天天看點

當代詩詞選評 | 孤山梅雨評:小樓周刊(2023年第二十八期)

作者:小樓聽雨詩軒
當代詩詞選評 | 孤山梅雨評:小樓周刊(2023年第二十八期)
當代詩詞選評 | 孤山梅雨評:小樓周刊(2023年第二十八期)

孤山梅雨 本名張奕。杭州人,旅居美國。醫學生理學博士。喜擅詩詞、現代詩、詩歌翻譯、詩詞賞析和文藝評論。癡書,愛樂,尚雲遊。詩詞作品收入海外詩庫、詩集《天涯詩路》《中外詩詞三百家》《中國當代民間格律詩選》等。

當代詩詞選評 | 孤山梅雨評:小樓周刊(2023年第二十八期)

孤山梅雨點評:《小樓周刊》2023年第二十八期

連城道上

丁永海(甘肅)

當年劉學保,全國大英雄。

泥像終推倒,勁吹西北風。

孤山梅雨評:

時代變遷産生的個人悲劇通過推倒的泥像加西北風伺候,與曾經風口浪尖上受人尊敬的大英雄形成對比,一出命運的荒誕劇上演在一首精煉的絕句中,賦句平實,選材精準,寓意深刻。

寄荷塘魚

章雪芳(浙江)

舉綠風翻韻,搖紅水逐新。

莫貪塘面景,處處有漁人。

孤山梅雨評:

二十字的篇幅,精煉地融入了荷塘綠翠紅搖水逐的夏日勝景,以及荷塘與魚、魚與未知情節之間的撲朔迷離關系。首二句有唐韻,三四句寓宋理。

起承句營造了一幅荷塘魚兒可悠哉悠哉的場景。轉句卻令人好奇地來了個警醒: 莫貪塘面景… 對比極有戲劇效果。一結更成功抖出包袱,詩人頓時成了懸念大師。妙哉。

瓶中花(新韻)

齊蕊霞(河北)

憑色奪人目,豈甘堂外居。

庭前嬌恃寵,不曉喪根基。

孤山梅雨評:

雖說此詩有拟人化寓意或影射某些人事,但“瓶中花”擔當的判詞不無蒙冤之嫌。畢竟花兒不會自己跑入瓶中硬要奪人青眼,它們更不願離開滋養自己生命的根基。略有比喻欠妥?若做調侃之吟,或無傷大雅。

回老宅留句(新韻)

王玉英(河北)

老杏還結果,新苔又上牆。

門前蛛網布,封鎖舊時光。

孤山梅雨評:

老杏、新苔、和蛛網幾個意象共同織就了物是人非的老宅前意境。轉結句以羸弱的蛛網之實封鎖時光之虛,用詞奇特誇張,造成了一種沒進門就聯想起舊日時光不再帶來的潛在傷感。

實體店

尤俊如(江蘇)

門面淨無塵,街頭棄置身。

偶看雲影過,疑是莅來賓。

孤山梅雨評:

實體店作為網絡數字時代的犧牲品,被詩人形容得恰如其分,首二句寫門可羅雀的清冷,即便店面被主人洗刷得幹幹淨淨。轉接尤佳,作為浮光掠影象征的雲影偶過,反倒成了實體店及店主信以為真的來客呢。誇張俏皮之中透射出時代一角的極其無奈。小詩很接地氣,憫世情懷隐隐。

過富春江拜谒黃公望隐居地

何正彪(浙江)

逶迤三百裡,來到富春江。

山色雲描繪,濤聲楫丈量。

林遮天矮小,水潤石蒼涼。

那幅殘圖卷,何時返故鄉?

孤山梅雨評:

中二聯摹富春江之山、濤、林、水,作者皆用間接意象的雲、楫、天、石來烘托場景,頓增畫面立體感和色彩豐富性,也提供了景物之間的毗鄰互動關系,進而視覺盛宴擴充到了聽覺與觸覺等的諸多感受,活泛多趣……

但前三聯的實地富春江山水所攬,都意在鋪墊尾聯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迄今殘卷未歸。如此構思造成了一種現實與藝術之間的瞬間疏離感,予人花明柳暗之戲劇性對比,詩意故陡升。而一結的畫外音不止感歎“富春山居圖”之殘缺,或許也是側面贊許真正的富春山居圖是永遠完整地藏在這片土地上的?

當代詩詞選評 | 孤山梅雨評:小樓周刊(2023年第二十八期)

訪 荷

鄧一蓑(廣西)

雨後景曈曈,陂塘獻嫩風。

歡聲魚唼喋,曼舞燕西東。

香動清波上,珠明綠蓋中。

我來蓮蕾樂,朱筆點蒼穹。

孤山梅雨評:

層層鋪叙,漸入佳境,尾聯推出不俗高潮:以朱筆欽點蒼穹形容紅蓮花苞之喜悅,一改傳統荷花形象孤高清冷之态,意趣别有。--- 遠客來訪?嗯嗯。閱!

癸卯仲夏泰州風之歌兄莅杭因聚飲于新庭記文晖店酒後繼以卡拉OK餘以醺醉先行告退未獲得聆清讴

李利忠(浙江)

泰州來舊雨,會飲向新庭。

氣接胸襟馥,燈同眼目青。

壺觞酣語笑,歌詠散芳馨。

惜我頹然醉,無緣側耳聽。

孤山梅雨評:

倘若詩人醺醉無法盡興聆聽盛會之歌詠,或許可效叔夜玉山頹傾之灑脫,為同席歌者舊雨平添一趣? 惜哉。惜哉。

另,詩前說明似可删。因内容基本已包含在詩裡了。

小暑日記二首(其一)

盧冷夫(北京)

樓外蟬聲密,身心日夜烘。

看雲人恨雨,搖扇自吹風。

花影參差裡,詩痕略約同。

惟将情守住,靜處鑒秋容。

孤山梅雨評:

一幅心靜自然涼的小暑自嘲圖。诙諧之中暑意似亦略有所退。一結頗有強迫自己看朱成碧的意趣… 不,此乃“情守住”的完美管理也。

看鏡子

戴克春(重慶)

無情歲月染霜多,一夢醒來背始駝。

晨起偶然看鏡子,還疑對面是三哥。

孤山梅雨評:

風霜流年之際,詩人突然變成了三哥的形象。結得風趣獨特,又充滿親情溫馨。

看“春運母親”圖所感

石豔萍(雲南)

背上氈包大似山,懷中稚子未來天。

前行負重民生路,忍去參禅與悟仙?

孤山梅雨評:

起承句詩意又精準悲壯。面對背着山、懷着天的春運母親,詩人的憫世情懷頃刻壓倒了參禅悟仙的出世情緒。讀來令人感慨不已。

生 活

布汝奎(山東)

自助招牌涮火鍋,精挑葷素計如何。

杯盤算盡知一事,免費終無消費多。

孤山梅雨評:

讀來甚覺此涮火鍋的成本效益不怎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些過度算計,但這正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包括的,他們畢竟沒有可以不多計較的财政實力。

當代詩詞選評 | 孤山梅雨評:小樓周刊(2023年第二十八期)

網上看村超感吟

範東學(湖南)

一提國足便窩心,甚覺無顔對古人。

今看村超知有幸,未泯蹴鞠好基因。

孤山梅雨評:

轉結風趣。

國足被海參喂得基因突變了。村超是正宗蹴鞠基因傳承。查查高俅後代有無一支移居貴州……

牽牛花

郭蕙(河南)

青青葉蔓繞籬爬,吹着嘟嘟小喇叭。

不管時光長短事,曉風一約就開花。

孤山梅雨評:

小詩把牽牛花的卑微、客觀但燦爛活潑的習性渲染得淋漓盡緻。作為詠物詩,形神兼備,神似更勝形似。

雨後見湖中遊魚作

吳寶軍(北京)

隻認江湖不認君,秀唇開合自忻忻。

吸來天上三升水,吐出湖中一朵雲。

孤山梅雨評:

詩人筆下的雨後遊魚,不僅是江湖混得遊刃有餘的怡情知足高手(起承句),還是大顯身手的作法魚師(轉結句):吸來天上三升水,吐出湖中一朵雲。- 作者觀察細緻,想象力爆棚,将秀唇貼近雲影的魚兒變成了雨後吐雲仙子。誇張得着實可愛。

外 婆

王十二(安徽)

一屋深埋十萬山,朝陽來到夕陽還。

操心事有繁星數,背比天邊月亮彎。

孤山梅雨評:

通篇四句用深山自然景物來側面烘托外婆形象,無一句外婆的正面人物白描,讀者卻從高古靜谧環境可以想象與推測外婆的形神風貌:彎腰得厲害卻美如月亮,凡塵俗事不妨交給群星去數,… 何等的浪漫主義筆墨下的山裡外婆啊。

手機傳來孫子照片,喜看

張明新(山東)

千裡傳來像幾張,手扶花鏡久端詳。

酒杯在桌忘拿箸,熱了三回菜又涼。

孤山梅雨評:

祖孫情深在爺爺詩人飯桌看照片的場景中渲染得平實、自然、真實,典型的語淺意深之作。

過金陵魯迅讀書處

王子颍(南京)

決引西江洗舊吳,尋津負笈到皇都。

觀心自在齋三味,立志何妨策九衢。

筆宕鋒回刳骨刃,詩耽病棄種桃符。

狂歌東渡歸來日,誓薦軒轅一丈夫。

孤山梅雨評:

用筆虛實相間,融典羚羊挂角,遣字精準,造景之間魯迅形象傲然而立,栩栩如生。

次韻香煙

李育林(成都)

頑癖終難戒到秋,斯人吞吐一些憂。

煙灰散作浮塵冷,劍器熏成繞指柔。

因納稅為天下造,如通竅自筆端收。

欲将尼古丁過濾,借步山林浚肺溝。

孤山梅雨評:

好一個性情中人的瘾君子之詠!讀來教予忍俊不禁。通篇在戒煙而不得的故伎重演中,中二聯夾雜喜憂參半的自嘲,曆數吸煙妙處一二三不止:“劍器熏成繞指柔”, “如通竅自筆端收”, 均乃尼古丁功勳也。而欲對抗尼古丁隐含之弊端,不是還有“借步山林浚肺溝”嗎?妙結真有繼續保持瘾君子身份的錦上添花之理乎。佳律如聞蒼天一笑!

天台山黃龍峽谷探險

池健(浙江)

蒼岑列隊九霄通,隐約坑深藏毒蟲。

無徑可行岩滑滑,臨淵響處霧濛濛。

手抓繩索緣溪降,眸攝山阿岨谷雄。

即使懸崖皆有底,也愁一旦踩虛空。

孤山梅雨評:

僅尾聯别有意趣的收束,便把天台山黃龍峽谷之險描摹得令人不寒而栗。尤其此高潮的意境乃踏空有底懸崖的驚悚組成。詩人真風趣又妙思細緻也,對區區肉身萬一虛空一踩而言,懸崖無底或有底,到底是分别焉在……

微信群偶遇

付向陽(英山)

廿載蹉跎信未通,感傷近照鬓飛蓬。

當年意氣驚非複,遙夜悲歌惜遽匆。

運筆披襟懷逸少,高談揮麈憶支公。

臨屏忍淚情無限,拟約明朝赤壁東。

孤山梅雨評:

詩眼在一結。縱然前面鋪叙微信故友重逢讓人感歎流年磨損往日朱顔豪情的戚戚不堪,終是掩不住衰老與悲歎難擋“拟約明朝赤壁東”的興奮。整首律情緒情景跌宕有緻,收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婉拒退休幹部免費查體感賦(新韻)

白春來(天津)

即赴幽冥何憾焉,不須透肺與查肝。

已償犬子前生債,更了丁婆此世緣。

書似佳人陪半榻,詩如飛瀑瀉八千。

臨行唯念西園柳,誰與談心到夜闌?

孤山梅雨評:

首聯豁達之極,更為國家節省醫療費用。中二聯道來不屑免費體檢之緣由:蓋因塵緣得踐,詩書相伴,人生知足也。

縱然豁達又知足,詩人仍然想象臨行那日的不舍與孤寂,與首聯的豪情形成對照,于是刻畫出一個多情老人不舍離去的豐富形象……

當代詩詞選評 | 孤山梅雨評:小樓周刊(2023年第二十八期)

西江月·隴海鐵路旁的那些白楊樹

獨孤食肉獸(武漢)

阻塞沙于北地,接秦嶺到東徐。道旁行禮掠同模。思想各殊千樹。

默數列車過往,慣随四季榮枯。月中攜手意蕭疏。遞叙天風海雨。

孤山梅雨評:

與詞人偶然邂逅的隴海鐵路道旁白楊樹,俨然成了瞬間的天選之子,被作者賦予了形神兼備的難忘印象,動靜結合的自如跳躍,以及忽人忽物的遊刃有餘“變形記”演繹,譬如修長的模特兒,或内外兼修的思想之樹(此令人想起帕斯卡爾的思維之蘆)的比興,想象力不俗。

上片是列車上詞人觀景詠物的角度,下片則以白楊樹看列車作拟人化審視,替代短暫的人之一生來見證青史榮枯,似乎更客觀,或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天人合一局面。結拍兩句以白楊樹月下攜手和遞叙天風海雨的意境寄托詞人自己的情懷,一石雙鳥矣。

滿江紅·詠廬山

唐雙甯(北京)

北枕長江,蒼茫處、連霄拔地。彩雲裡、青天削出,銀河遙指。白練雷奔飛影翠,黃雲風動流霞紫。好匡廬、天下一時間,名人至。

真面目,東坡喜。三千尺,青蓮醉。更有毛潤之,一山飛峙。九派雲橫黃鶴去,三吳浪下青煙起。問陶令、無限好風光,如何比。

孤山梅雨評:

這首滿江紅.詠匡廬的造景與抒情集中在“匡廬彙名人”之主題意境,構思别有機杼。上片歇拍在前面景物氣勢烘托下帶出天下名人至的總綱,行雲流水地過渡到下阕曆數史上名人與廬山的淵源關系,鋪叙流暢又不無跌宕。在下片人物選擇上,蘇李毛屬浪漫主義代表,陶令乃山水隐逸象征,故從人物風格性情上也間接展現了匡廬氣勢修心或出世入世鹹宜之全景魅力。

蝶戀花·養老金上調

王又龍(上海)

月漲薪金年漲壽,十九連加,驚喜連連有。抗疫三年猶出手,千家萬戶無疏漏。

物質充盈錢袋厚,曼妙人生,幸福綿長久。雨露陽光滋媪叟,滿天彩虹黃昏後。

孤山梅雨評:

起拍“月漲薪金年漲壽”,精煉點題,朗朗上口,不無潇灑惬意。

讀了此蝶戀花.養老金上調,隻希望在魔都退休啊!令人羨慕……下阕意象烘托若具體些,詩意将更上一層樓。

清平樂·醉酒

餘月清(江西)

三杯兩盞,隔座聽絲管。舞袖迷眸聲緩緩,侍起娥兒嬌懶。

玉液催面如春,梨花帶雨含嗔。欲解千千眉蹙,何勞醉飲黃昏。

孤山梅雨評:

醉酒乎? 醉人乎? 先醉酒而後醉人邪,或如結拍所言“何勞醉飲黃昏”暗示的,可惜了三杯兩盞之醉意墊底?因為沒有科學對照組,故而也難得出一結“何勞”之合理性。然“語嫣不清”的詞情回旋,無非進一步襯托了詩人“醉意”之醉重在上片人之“娥兒嬌嫩”種種, 盡管也不能排除酒之助醉之功。頗得詩情朦胧意趣。

定風波·人在旅途

楊逸明(上海)

下了飛機上動車,遊來海角逛天涯。倚仗一笻添足力,飄逸。身披風雨共雲霞。

轉眼人生迎夕照,防老。吟囊打理自塗鴉。筆底煙光重展現,堪戀。詩翁不是井中蛙。

孤山梅雨評:

上阕寫行旅之“飄逸”,下阕頌人生“防老”之錦囊妙計:即詩翁塗鴉,重制山水煙霞于筆底。讀來有東坡豪情滾滾。作為古稀之年的詩人,如此旅途之吟自是不同于盛年遊山玩水的寄情林泉之輩,突顯了作者如何處理夕照歲月的襟懷。一結浪漫、哲理和童趣三美具。

虞美人·代楊貴妃賦

張昆(陝西)

人間幽怨應難訴,堪羨中山舞。馬嵬坡下野花生,淚眼茂陵賦裡、最鐘情。

山盟自古多長恨,寂寞憑誰問。三郎栽了一株槐,卻不載奴玉體、長安回。

孤山梅雨評:

懷古思曆史人物,視角意境通常不易出新。作者此詞借用馬嵬坡的“野花生”與三郎栽的“一株槐”寄托楊李幽怨和千古懷思,可謂長恨歌之虞美人簡潔版。婀娜野花與挺拔之槐正是倆人“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異曲同工。結拍則點出了三郎的無奈,以九五之尊而隻能以物含蓄托情,無意中提升了整首詞言情之“悲劇的力量”。

當代詩詞選評 | 孤山梅雨評:小樓周刊(2023年第二十八期)

編輯/章雪芳 稽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