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俗話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要想養好牛、産好奶,就必須種好草、吃好草。在樹立″大食物觀″的理念要求下,種飼草,就是種糧食,可減少牛羊養殖精飼料的消耗量。資料顯示,1畝優質高産苜蓿提供的蛋白質,相當于2畝大豆。是以,發展飼草産業,對保障糧食安全、提升人民營養水準,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第六屆中國草業大會在内蒙古阿魯科爾沁旗(簡稱″阿旗″)召開。期間,600多位嘉賓參觀了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台)位于阿旗的現代農牧業科技示範園區,并見證示範園二期草庫的建成。該草庫長225.4米,寬120.4米,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預計每年可實作優質牧草交易10萬餘噸。
MAP阿旗現代農牧業科技示範園二期項目占地76畝,配置行業先進的裝卸裝置及倉庫管理系統。項目建成後,将推動當地飼草″種植、收割、加工、儲存、銷售″全産業鍊一體化營運,打通産業鍊堵點,實作農産和農服關聯發展,推動阿旗農牧産業高品質發展。
阿旗位于科爾沁沙地西緣,全境總面積為1.4萬平方公裡,其中天然草地面積1447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67.6%。2001年起,阿旗實施封育禁牧,禁牧面積達589.5萬畝,季節性休牧草場1183萬畝,這也使得畜用牧草供應緊張。
為解決這一問題,2008年5月,阿旗第一個節水紫花苜蓿項目試種成功,由此開始了大面積發展人工草場的曆程。2011年起,當地相繼引進國内知名草業公司。到2013年,阿旗被授予″中國草都″稱号。2017年,阿旗被确定為″國家紫花苜蓿種植标準化示範區″。
2019年,MAP技術服務中心落地阿旗,開啟現代農牧業服務新篇章。中心緻力于采用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和服務,為當地農牧民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涵蓋農業生産全過程的現代農業綜合解決方案。
阿旗MAP技術服務中心
MAP農藝師與種植戶一起檢視苜蓿長勢
落地阿旗5年來,MAP為合作夥伴提供良種篩選、全程作物營養、全程植保、土壤改良、機械作業、智慧農業、灌溉服務等綜合服務,助力提升阿旗草業的整體競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截至目前,阿旗MAP技術服務中心已初步形成牧草優勢産業叢集。正是因為阿旗MAP技術服務中心的成功案例,MAP榮獲″第二屆全球減貧案例″等榮譽。
2021年,阿旗牧草種植面積達到70萬畝,牧草幹草年産量65萬噸,是大陸主要的商品草産區。雖然阿旗牧草産量已經形成規模,但因收割後無法進行分級分選,缺少權威品質鑒定和标準化倉儲,再加上地方草販壓價,牧草往往難以賣出好價錢。
牧草收獲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在收獲季節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内完成收割,才能減少牧草養分損失。另一方面,牧草收儲後在露天自然堆放,容易導緻牧草黴變、發黃,不僅失去營養價值,甚至會對牲畜造成危害。存儲手段和标準化生産的短闆,限制了阿旗牧草産業的發展更新。此外,由于近年來牧草進口量及進口價格的極不穩定,盡快實作牧草的國内穩定供應顯得尤為重要。
牧草收割後露天存放容易導緻牧草黴變、發黃
基于對阿旗草業發展痛點的深刻了解,MAP依托當地資源禀賦,在MAP示範園區建設牧草産地倉(即草庫),打造集牧草訂單收購、儲存、銷售為一體的牧草倉儲中心,推動飼草″種植、收割、加工、儲存、銷售″全産業鍊一體化營運,關聯牧草上下遊,打造牧草産業生态圈。
草業各界人士參觀MAP科技服務示範園區
依托産地倉,MAP可有序組織大規模牧草收割作業隊,第一時間為農場提供牧草收割作業,産出更多優質幹草。MAP還提供牧草品質檢測服務,可以讓剛剛收獲的牧草在地頭就開展品質分選和裝車,運至園區産地倉後按品質存放,完成牧草篩選。這一套流程大大節省了客戶收割牧草時的倒運成本和庫房管理成本,也解決了沒有庫房農戶的牧草存儲難題。
更重要的是,存儲于MAP草庫的大量優質牧草,可直接向周邊大型牧場穩定供貨,讓好草賣出好價錢,農戶得到好收益。
随着項目建成,MAP阿旗現代農牧業科技示範園将通過線上線下交易,預計可實作優質牧草年交易10萬餘噸,助力推進阿旗牧草産業轉型更新,增強阿旗優質牧草市場競争力,帶動種植戶增産增收,推動鄉村振興。
未來,先正達集團中國将持續在全國打造更多MAP現代農牧業科技服務示範園,建設農牧業價值鍊共創共享平台。讓農民增收,産業增效,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優質的農牧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