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理行
在不知不覺中,我退休已經八年了,還真有點“烏飛兔走、日月如梭”的感覺!
要說八年時間不算短,可我卻絲毫沒覺得它有多漫長,似乎是轉瞬之間的事。
俗語說,無事嫌夜長,有事嫌日短。我之是以覺得退休這八年如同“窗間過馬”,歸結為“有事做,沒閑着”這六個字。
說得更簡潔直白一點,所謂有事做就是“玩好”,沒閑着就是“找樂”。
2016年12月在約旦特佩拉古城
對于一個普通人而言,退休就意味着“船到碼頭車到站”,從此人生也就進入了安享晚年的階段。“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此時迫切要做的,就是順應形勢及時“轉段”,盡快與過去告别,迎接新的生活。千萬不可再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志向和豪氣。
根據我個人退休多年的體會,“轉段”進行得越早,過程越短,與過去拜拜得越徹底,就會感到時間過得越快,退休生活的品質也就越高——起碼在感覺上是這樣。
2019年6月在立陶宛特拉凱城堡
當然,對于多數上了三四十年班的人來講,無論是“轉段”,還是“告别”,都很不容易,這需要有一個适應過程,甚至是痛苦的适應過程。但無論怎麼痛苦也要面對,這個“坎”必須跨過去。
如今回過頭再看看我當年在“轉段”和“告别”時的表現,自我感覺還不錯,甚至有點自鳴得意。我當時不僅沒有什麼不适反應,而且還來了個漂亮的華麗轉身,很快步入新的生活軌道,進而讓退休生活精彩不斷,亮點紛呈。
2017年7月在貴州梵淨山
要說這其中有什麼竅門或秘訣,沒有,一點也沒有。如果非要讓說出個一二三,也就是許多人經常挂嘴邊的那些老套套,而問題的關鍵,是要将這些“老套套”付諸行動并不斷堅持才行。
下面,我就班門弄斧,得瑟一下,聊聊我退休生活的一點感悟。
2017年11月在南極
第一,别再“端着”。通俗地說,就是回歸到一個正常人的狀态。在位時“端着”或許是職場的需要,尚可了解,而退休了仍繼續“端着”,就有點矯揉造作,令人厭惡。無論在職時有多麼風光無限,是何等春和景明,一旦告老還鄉,其角色就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頭,此時就大大方方痛痛快快地脫下正裝,換上休閑服或運動裝,讓身心先放松下來,自在起來。别看這小小的着裝變化,這一換,就将原有的那種“勢”換得無影無蹤了,沒有了“勢”,即便還想“端着”,也是有心無力,“端”不起來了,恢複到老伴、父親、爺爺、弟兄、同學、發小等這種自然、真實的身份中來,這多好!
2017年12月在智利複活節島
第二,去看世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我一直記着那位河南女教師辭職信裡這句話。平時沒事就喜歡到處閑逛的我,退休後更是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和積極有為的精神狀态,馬不停蹄地去“周遊列國”。在出國遊方面,我先後随團去了南極、南美洲、北美洲、巴爾幹地區、北歐、波羅的海以及白俄羅斯等幾十個國家,進而大大拓寬了我退休生活的舞台天地。
2016年3月在雲南騰沖和順古鎮
在國内,我以獨行俠的方式,開啟了說走就走的自由行,陸續去了青海、西藏、新疆、黑龍江、内蒙、四川、貴州、雲南、河南等地,飽覽了山川美景,品嘗了天下美食,欣賞了異國美女,記錄了沿途所見所聞,進而讓退休生活波瀾起伏,驚喜不斷,絢麗多姿。
第三,玩自媒體。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資訊化時代,微信、微網誌、抖音、今日頭條、百家号、網易等自媒體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為普通大衆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資訊交流平台,也讓每個人都有了展示自己特長的管道和機會。我沒有錯失良機。退休後立即買了手提電腦,在新浪部落格(微網誌)和今日頭條注冊了賬戶,先後在這兩個平台發表遊記、雜談等文章400多篇,約50多萬字,另有旅遊圖檔1萬多張,僅今日頭條一家網絡平台就獲得了3000多萬次的展現量、200多萬次的閱讀量和21萬人次的點贊量,而且還吸引了一批粉絲。
2017年11月在秘魯馬丘比丘古城
從去年3月開始,我又玩起了抖音,至今已發表了400多個短視訊,記錄了與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和旅行拍攝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通過玩自媒體,加強了我與各類群體的接觸和交流,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進一步提高了寫作和攝影水準,使我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實和豐富,也更有品位和品質。
第四,樂享天倫。這應該是我退休後最開心的一種生活方式。說來也巧,就在退休的當月,我收到了一份大禮:孫子出生。這無縫銜接讓我興奮不已。此後在陪伴孫子姐弟倆慢慢成長的過程中,我接送他們上幼稚園,教他倆背唐詩,架高高出去玩耍,與他倆嬉戲打鬧,帶着姐弟倆外出看世界,等等,都讓我獲得了極大的精神滿足,這真是一段“爺孫牽手相視笑,天倫之樂盡逍遙”的美好時光,它将永遠留在我的記憶裡,并經常回放品味。
2022年5月,與原安康市漢濱區人事局部分同僚聚餐後合影
第五,搞點聚會。我對此的觀點是:不為吃飯,隻圖見面,不圖喝酒,隻為會友。實踐證明,親友之間不定期的聚在一起,喝喝茶,品品酒,吃吃飯,聊聊天,有利于溝通交流,愉悅身心。我們七姊妹及其晚輩一年有好幾次齊聚共餐,或去酒店,或在家裡,自由随意,不拘形式,開懷暢飲,互訴衷腸,加深了血脈親情;我也曾多次邀約(或受邀)一些老朋友好哥們歡聚一堂,推杯換盞,胡侃神聊,叙舊暢談,延續了哥們友情。這些随性而不刻意地聚會,讓退休生活少了些許無聊和冷清,多了幾分意趣和溫情。
第六,注重保健。沒有一副好身闆,一切都是空談。是以,我特别注重強身健體,激發活力。除了旅遊本身自帶保健功能外,我平時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保持身心健康:一是營養平衡。在以粗茶淡飯為主的前提下,每天一個雞蛋、一個蘋果、一杯牛奶是必須的。如果當天運動量大了,還得加點牛肉。
2016年6月在貴州赤水丹霞國家公園
二是堅持運動。我在繼續保持40多年慢跑習慣不中斷的同時,增加了力量訓練,這是防止老年人肌肉流失、延緩肌體衰老速度的有效方法。為此,我購置了啞鈴、腹肌輪、拉力器等健身器材,這樣可以随時在家裡鍛煉。同時,我還經常去健身房進行強化訓練,與健友切磋交流。由于在健身方面思想重視,行動落實,已經68歲的我,至今還沒有“三高”,而且行動靈活,健步如飛,這也是我敢當獨行俠一人出遊的底氣所在。嘿,說着說着竟然情不自禁地自誇開了,哈哈,不好意思!
【2023年5月寫于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