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理行
在不知不觉中,我退休已经八年了,还真有点“乌飞兔走、日月如梭”的感觉!
要说八年时间不算短,可我却丝毫没觉得它有多漫长,似乎是转瞬之间的事。
俗语说,无事嫌夜长,有事嫌日短。我之所以觉得退休这八年如同“窗间过马”,归结为“有事做,没闲着”这六个字。
说得更简洁直白一点,所谓有事做就是“玩好”,没闲着就是“找乐”。
2016年12月在约旦特佩拉古城
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退休就意味着“船到码头车到站”,从此人生也就进入了安享晚年的阶段。“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此时迫切要做的,就是顺应形势及时“转段”,尽快与过去告别,迎接新的生活。千万不可再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志向和豪气。
根据我个人退休多年的体会,“转段”进行得越早,过程越短,与过去拜拜得越彻底,就会感到时间过得越快,退休生活的质量也就越高——起码在感觉上是这样。
2019年6月在立陶宛特拉凯城堡
当然,对于多数上了三四十年班的人来讲,无论是“转段”,还是“告别”,都很不容易,这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甚至是痛苦的适应过程。但无论怎么痛苦也要面对,这个“坎”必须跨过去。
如今回过头再看看我当年在“转段”和“告别”时的表现,自我感觉还不错,甚至有点自鸣得意。我当时不仅没有什么不适反应,而且还来了个漂亮的华丽转身,很快步入新的生活轨道,进而让退休生活精彩不断,亮点纷呈。
2017年7月在贵州梵净山
要说这其中有什么窍门或秘诀,没有,一点也没有。如果非要让说出个一二三,也就是许多人经常挂嘴边的那些老套套,而问题的关键,是要将这些“老套套”付诸行动并不断坚持才行。
下面,我就班门弄斧,得瑟一下,聊聊我退休生活的一点感悟。
2017年11月在南极
第一,别再“端着”。通俗地说,就是回归到一个正常人的状态。在位时“端着”或许是职场的需要,尚可理解,而退休了仍继续“端着”,就有点矫揉造作,令人厌恶。无论在职时有多么风光无限,是何等春和景明,一旦告老还乡,其角色就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头,此时就大大方方痛痛快快地脱下正装,换上休闲服或运动装,让身心先放松下来,自在起来。别看这小小的着装变化,这一换,就将原有的那种“势”换得无影无踪了,没有了“势”,即便还想“端着”,也是有心无力,“端”不起来了,恢复到老伴、父亲、爷爷、弟兄、同学、发小等这种自然、真实的身份中来,这多好!
2017年12月在智利复活节岛
第二,去看世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一直记着那位河南女教师辞职信里这句话。平时没事就喜欢到处闲逛的我,退休后更是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积极有为的精神状态,马不停蹄地去“周游列国”。在出国游方面,我先后随团去了南极、南美洲、北美洲、巴尔干地区、北欧、波罗的海以及白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从而大大拓宽了我退休生活的舞台天地。
2016年3月在云南腾冲和顺古镇
在国内,我以独行侠的方式,开启了说走就走的自由行,陆续去了青海、西藏、新疆、黑龙江、内蒙、四川、贵州、云南、河南等地,饱览了山川美景,品尝了天下美食,欣赏了异国美女,记录了沿途所见所闻,从而让退休生活波澜起伏,惊喜不断,绚丽多姿。
第三,玩自媒体。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百家号、网易等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平台,也让每个人都有了展示自己特长的渠道和机会。我没有错失良机。退休后立即买了手提电脑,在新浪博客(微博)和今日头条注册了账户,先后在这两个平台发表游记、杂谈等文章400多篇,约50多万字,另有旅游图片1万多张,仅今日头条一家网络平台就获得了3000多万次的展现量、200多万次的阅读量和21万人次的点赞量,而且还吸引了一批粉丝。
2017年11月在秘鲁马丘比丘古城
从去年3月开始,我又玩起了抖音,至今已发表了400多个短视频,记录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和旅行拍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玩自媒体,加强了我与各类群体的接触和交流,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进一步提高了写作和摄影水平,使我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也更有品位和质量。
第四,乐享天伦。这应该是我退休后最开心的一种生活方式。说来也巧,就在退休的当月,我收到了一份大礼:孙子出生。这无缝衔接让我兴奋不已。此后在陪伴孙子姐弟俩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我接送他们上幼儿园,教他俩背唐诗,架高高出去玩耍,与他俩嬉戏打闹,带着姐弟俩外出看世界,等等,都让我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这真是一段“爷孙牵手相视笑,天伦之乐尽逍遥”的美好时光,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并经常回放品味。
2022年5月,与原安康市汉滨区人事局部分同事聚餐后合影
第五,搞点聚会。我对此的观点是:不为吃饭,只图见面,不图喝酒,只为会友。实践证明,亲友之间不定期的聚在一起,喝喝茶,品品酒,吃吃饭,聊聊天,有利于沟通交流,愉悦身心。我们七姊妹及其晚辈一年有好几次齐聚共餐,或去酒店,或在家里,自由随意,不拘形式,开怀畅饮,互诉衷肠,加深了血脉亲情;我也曾多次邀约(或受邀)一些老朋友好哥们欢聚一堂,推杯换盏,胡侃神聊,叙旧畅谈,延续了哥们友情。这些随性而不刻意地聚会,让退休生活少了些许无聊和冷清,多了几分意趣和温情。
第六,注重保健。没有一副好身板,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我特别注重强身健体,激发活力。除了旅游本身自带保健功能外,我平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保持身心健康:一是营养平衡。在以粗茶淡饭为主的前提下,每天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一杯牛奶是必须的。如果当天运动量大了,还得加点牛肉。
2016年6月在贵州赤水丹霞国家公园
二是坚持运动。我在继续保持40多年慢跑习惯不中断的同时,增加了力量训练,这是防止老年人肌肉流失、延缓肌体衰老速度的有效方法。为此,我购置了哑铃、腹肌轮、拉力器等健身器材,这样可以随时在家里锻炼。同时,我还经常去健身房进行强化训练,与健友切磋交流。由于在健身方面思想重视,行动落实,已经68岁的我,至今还没有“三高”,而且行动敏捷,健步如飞,这也是我敢当独行侠一人出游的底气所在。嘿,说着说着竟然情不自禁地自夸开了,哈哈,不好意思!
【2023年5月写于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