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IDC報告:雲計算市場呈現兩大特點,百度智能雲如何做到營收增速最快

文 | 李永華

來源 | 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雲計算領域最令人信服的“裁判”IDC又發聲了。

5月6日,IDC釋出《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18下半年)跟蹤》報告。報告顯示,2018Q3、Q4,國内網際網路廠商中,BAT仍然坐穩IaaS+PaaS第一陣營,其中百度智能雲是國内頭部廠商中下半年市場佔有率增速最快的公有雲服務商。

報告顯示,從IaaS+PaaS整體市場佔有率來看,前五名的雲服務商分别為阿裡雲、騰訊雲、中國電信、亞馬遜AWS和百度智能雲,其中百度智能雲首次跻身前五,營收同比增速超過3倍。此外,在PaaS層面,百度智能雲營收同比增速超過410%,在所有廠商中增長最快。下半年市場排名位列第五,其中在Q4排名第四。百度智能雲的發展速度令市場矚目。

聚焦IDC報告:雲計算市場呈現兩大特點,百度智能雲如何做到營收增速最快

來源:IDC《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18下半年)跟蹤》報告

IDC表示,2018年,公有雲市場後發廠商頻頻發力,華為、百度、浪潮、京東等均得力于其強大的研發和生态實力,實作了高達市場平均水準2-8倍的迅猛增長。

概覽整個報告,雲計算行業格局有兩個典型特征:

頭部玩家們的地位已經難以改變,尤其是網際網路陣營裡的BAT;

在頭部玩家内部,增長速度十分不平衡,相對位置還有很多變數。

在此基礎上,目光聚焦到增速最快的百度智能雲身上,雖然該平台沒有在規模上“折桂”,但卻掌握了雲計算“王國”裡的關鍵“立法權”——制定規則與玩法并被廣泛認同。

聚焦IDC報告:雲計算市場呈現兩大特點,百度智能雲如何做到營收增速最快

雲計算,産業智能化時代城邦的統治王國

全球雲計算正在高速發展。

根據Canalys報告,2018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高達804億美元,同比增長46.5%;高盛釋出的雲計算市場季度報告則稱,雲服務市場将繼續以每年至少20%的速度增長到2021年。

而這一波浪潮中,最顯眼的又是中國雲計算市場。中國的雲計算成為最激蕩的主戰場,價值窪地蘊藏更多發展機會:

在工信部的《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中,2019年中國雲計算産業規模預計将達到4300億元;在國盛證券的《哪些領域存在“弱周期”投資機會》的研報中,2018-2021年中國公有雲市場增速保持在30%以上。

這樣的發展速度,其驅動力絕不僅僅在于BAT等巨頭的持續推動,社會發展的大環境尤其是産業智能化時代的快速到來,才是根本力量。

IDC曾經大膽預測,到2021年,中國GDP的65%都講來自于數字化産品。這意味着,“傳統企業”的定義将被改寫,企業将隻分成“使用傳統工具的企業”和“使用數字化、資訊化工具的企業”。

其中,雲計算的地位不言而喻。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用電量”成為衡量一個區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現在,“用雲量”名額逐漸興起,成為判斷企業智能化水準的關鍵名額。

如果說産業智能化時代是由雲計算、網際網路、5G等一個個“城邦”組成的聯合王國,那麼雲計算就是這個聯合王國裡的“統治王國”。

因為,雲計算雖然是“基礎設施”,但正是雲計算的出現打破了傳統企業與科技企業之間的界限,成為各行各業智能化更新的關鍵。

在這個王國内部,各主體也在飛速發展。

僅從财報增速來看,阿裡雲2019财年第三季度(即自然年2018Q4)同比增長84%;騰訊雲2018年較2017年增長超過100%,前三季度連續三季度增長100%;百度智能雲2018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超過100%;金山雲2018第四季度同比增長81%。

聚焦IDC報告:雲計算市場呈現兩大特點,百度智能雲如何做到營收增速最快

一方面,百度和騰訊增速領先,顯示強勁發展勢頭;另一方面,巨頭阿裡較過去的快速增長有一定放緩;而一直在追趕的金山雲不但體量最小,增速也最低,落後越來越遠。

這顯示,雲計算王國的“統治者們”也面臨地位輪換的可能。更重要的是,雲計算玩家不隻有規模上的差别,不同玩家有優勢和特征決定它們在“王國”内部有各自不同的“職能”和“地位”。

攜技術上位,被追随的百度智能雲執掌王國“立法權”

以百度智能雲為例,與阿裡、騰訊等玩家相比,它并不是規模上的“王者”,卻因為技術上先導優勢以及對行業的前瞻布局,某種程度上掌握了雲計算王國的“立法權”。

擁有“立法權”的并不是“最高長官”,但最有話語權。百度智能雲不斷輸出對行業未來走向的“定義”和“規範”,并以自身實踐成功來獲得行業認可。

目前來看,百度智能雲這個“立法者”在這三個方面樹立了自己的公信與權威,立下了行業共同遵循的“律法”。

1、全系AI技術被雲計算你追我趕

百度智能雲本身就是百度AI戰略的載體,百度智能雲是百度大腦的雲化,也是推動其内生進化、外部生态擴充的源動力。

百度智能雲上有百度大腦的171+AI能力,智能駕駛平台Apollo、智能語音平台DuerOS都由百度智能雲提供技術支撐。

一方面,百度智能雲已成為百度AI戰略落地市場的重要視窗,另一方面,這種雲與技術的獨特關系也從剛開始僅限于百度智能雲身上,到現在被各大雲計算平台反複提及。

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騰訊、阿裡都進行了雲業務架構調整,節奏“整齊統一”,雲計算在與AI融合上主動權更大,能調動大量技術資源。

無論是2018年8月騰訊釋出其“超級大腦”,騰訊雲AI服務全面接入,還是阿裡雲内部催生的“ET大腦”(又分成工業、城市等分領域),雲計算“計算”的價值都開始走向更底層,同時“智能”成為最主要的驅動力。

現在的中國雲市場十分重視AI+雲,而這一切,百度很早就開始布局,既可以認為是“搶先一步”,也可以認為在提前布局的過程中,為行業做了先驗示範,某種程度上确定了AI與雲結合的基本方式方法。

聚焦IDC報告:雲計算市場呈現兩大特點,百度智能雲如何做到營收增速最快

2、ABC三位一體已經成為“必選項”

在AI技術基礎上,百度智能雲還為雲計算制定了一個後來被紛紛認同的模式:“ABC三位一體”,即AI、大資料、雲計算互相融合、輸出和服務。

2016年,百度提出ABC三位一體戰略時,市面上還存在有質疑的聲音,彼時對雲計算到底是1.0還是2.0的争論甚嚣塵上。

從2018年開始,ABC模式要麼被公開支援,要麼被默默踐行。今年3月21日,阿裡雲在其北京峰會上,首次對外闡述其雲戰略加速的“四級火箭”,即達摩院加持的雲、資料智能的雲、最佳實踐的雲和被內建的雲。很明顯,ABC一體化換成了阿裡雲自己的方式被認可和推行。

百度提出和推行的ABC三位一體戰略,已經成為雲計算未來發展的“必選項”。

3、“産業智能化”前瞻,正引導行業走向

除了頂層設計,在現實應用上,百度智能雲也在客觀上為整個雲計算進行過某種發展的引導——産業智能化。

早在2016年,百度就已經憑借AI技術優勢,将人工智能技術用于搜尋、安全、醫療、教育、無人車等産業上,隻是彼時并未正式提出産業智能的概念。

到了2018年,ABC3.0釋出會上,百度智能雲正式提出要引領全産業的智能化變革,而後2019年全國兩會上,“智能+”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在雲計算領域,産業智能雲從最早百度自己搞,到現在變成人人嘴上都要挂着的詞彙,騰訊去年臨近年底才開始的全面ToB,産業智能化就是核心内容。

顯然,百度又一次“搶先”了。不僅如此,百度在産業智能實際應用的推動上,仍然最為堅決。例如,最近一段時間,百度智能雲在過往沉澱基礎上,又在視訊、金融、教育等領域更不斷增添新的案例與實踐。

在文娛視訊産業,百度智能雲為秒懂百科提供穩定、安全、高效以及高擴充存儲服務,支援智能調用百度教育、小度在家和其他視訊平台内容;為愛藝奇提供了高負載推送能力,實作天量通路沒有任何延遲和卡頓;為全民小視訊提供全流程媒體雲服務,智能截取、智能合集、智能稽核、智能推送;為寶寶知道線上專家直播提供多終端流暢高清播放和原創版權保護,其CDN服務,将寶寶知道南方地區使用者的浏覽速度提高了30%。

在金融産業,百度智能雲聯合浦發銀行、中國移動在業内首次提出的虛拟“數字人”創新理念計劃在10月份正式推出。該項目将具備拟人的3D形象,不但能感覺環境、實時反應、自然互動,還具備管理預算開支、投資理财等專業技能。

在教育産業,4月24日,百度VR與上海市金楊中學宣布進行校企合作,共研智慧教學,推動教育現代化,這也是百度VR首個國中教學試點;在這之前的4月17日,百度VR還在浙江與嘉興吉水國小展開了合作;4月23日,百度智能雲教育與南京第一幼稚園攜手打造的“AI學前空間”落成,雙方共同探索用AI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的全新智能幼兒教育場景。

總結起來,百度智能雲不但給出了“産業智能化”的方向,也在具體做法上不斷進行新領域、新功能探索。

聚焦IDC報告:雲計算市場呈現兩大特點,百度智能雲如何做到營收增速最快

風雲還在激蕩,雲計算沒有不可能

任何一個行業,“初級階段”都有兩個顯著特征:發展速度很快,機會也很多。雲計算王國的風雲還在激蕩,誰主沉浮還未可知。

1、“跑馬”才開始,“圈地”遠未結束

福布斯預計,2020年,全球雲計算規模将達到3900億美元,前瞻産業研究院認為,全球雲計算規模到2022年将達到5500億美元……

這些資料雖然不一定完全準确,但都昭示一個共同的現實:市場餘量還有很大,可供“騰挪”的空間很充裕。

我們所見到的雲計算行業如火如荼,實際上它們隻不過是智能化時代對雲計算需求的冰山一角。企業、組織對雲計算的态度,剛剛從“為什麼上雲”到“為什麼不上雲”轉變,雲計算還遠未到決賽的時候,也不存在恒定的赢家。

這場“跑馬”的運動才剛剛開始,待圈的大量土地還在等待權屬。

2、原生技術鳌合是“立法者”百度最大機會

領先者總是比遲到者更有優勢。

作為“立法者”,百度提出和踐行許多被行業後來所認可的發展理念與模式,自然也能憑借這種領先獲得更多機會。

例如,在ABC三位一體打法中,百度智能雲把過去雲計算依靠CPU\GPU的“計算架構”變成了承載AI、大資料的“能力架構”,A+B+C得到融合,AI與大資料不再是雲計算的“外部支援力量”,而成了複合化的整合形态。

“最全面最落地的A+最開放最安全的B+持續領先的C”,百度智能雲事實上成為百度能力、百度資源、行業解決方案的對外一站式服務輸出視窗。這種整合,在不少後來事實上推行ABC一體化的雲計算平台上還未有效形成。

從企業或組織的需求來看,智能化時代它們對“上雲”的需求往往還附帶有能力要求,不隻是要伺服器的硬體,還寄希望于雲計算平台背後的力量能幫助企業在智能上有所突破。

原生的技術“鳌合”,而不是後來的“整合”,讓“立法者”百度在智能時代更具備突破的動能,是以我們能看到百度智能雲在營收上有着更快的發展速度。

産業智能化時代越深入,這種發展的“後勁”就會越足。

3、下一部律法,還在等待制定者

4月11日,2019 INSPIRE 百度雲智峰會上,除了14款ABC新産品、百度智能視訊平台和3大視訊行業解決方案外,百度副總裁、百度智能雲總經理尹世明對“百度智能雲”又有了新的诠釋:“不限于+智能,不止于智能+,打造更領先的底層技術ABC+X……”

聚焦IDC報告:雲計算市場呈現兩大特點,百度智能雲如何做到營收增速最快

百度副總裁、百度智能雲總經理尹世明表示,百度智能雲将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技術和服務

超出“智能+”,更整合的“ABC+X”,“立法者”百度智能雲又給自己、給雲計算王國提出了新的要求或規範。

或許,不久之後回過頭來看,百度智能雲在四月這個節點上又領先于行業,“頒布”了雲計算行業新的律法。

産業智能化時代的空間是廣闊的,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要做的、能做的事還有很多,新的規則制定和争搶仍有大量的機會。

可以肯定的是,一直擔任“立法者”的百度在這個過程中也将占據優勢,畢竟,過去能夠一次次“搶先”,本身也是未來前瞻能力的證明。

拭目以待吧。

以上圖檔來源于網絡。

*此内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這口井,評出鹹淡,講出黑白,道出vb深淺。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體、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後的晶片、算法、人機互動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