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從零到一,是最難突破的一步!被譽為"冰雪女王"的楊洋,幫助中國在2002年赢得了第一枚奧運金牌,并在冬奧會上實作了零金牌的突破。

"冰上女王"楊洋舉國旗
楊洋在職業生涯中已經赢得了59個世界冠軍,目前是中國最多的世界冠軍。
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楊洋站了起來,扛起了中國冰雪運動的旗幟。現在退休了,她仍然在她的冰雪項目職業生涯中大放異彩。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5">夢萌發,結果很難練習</h1>
楊洋和大多數運動員一樣,她不是出生在體育世家,父親是警察,母親經營着一家小型照相館,即便如此,楊洋從小就表現出對滑冰的濃厚興趣。
8歲時,楊洋被家鄉業餘體育學校選中,開始滑冰。
楊洋在溜冰場上
14歲那年,黑龍江省立體育學校的金美宇教練看了一眼不出衆的"小點",楊洋得以進入省立體校接受專業訓練。
但剛加入球隊的楊洋,因為他從未接受過職業訓練,再加上身體瘦弱,馬上就和球隊的其他成員一起展現了差距。
如果表現不好,楊洋随時都有被淘汰的風險。為了留在團隊中,楊洋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黑龍江的冬天往往停留在零下30度的超低溫下,但每天早上5點鐘,小楊的身影都會出現在訓練基地,下着雨點。
楊洋,訓練紮實
一名14歲的女孩在超冷的天氣裡每天在溜冰場上摔倒,她說:
"好成績很難練習,如果一個人想學滑冰,他必須準備好在冰上摔跤。
楊洋的好成績都是"倒下"出局,皇帝不負責人,楊洋是以一路"跌倒"進入國家隊,也"跌倒"出後59個冠軍,"跌倒"出場沒人能阻止"冰上女王"。
<世界>"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17"奪得冬奧會第一枚金牌</h1>
1998年,在日本長野舉行的第18屆冬季奧運會上,楊洋參加了短道速滑500米比賽,成為奪冠的最愛,并獲得了第八名,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可怕的失敗。
但這次慘敗的經曆并沒有擊垮楊洋的信心,她内心對冠軍和冬奧金牌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
四年後,楊洋卷土重來,在第19屆冬奧會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決賽中,楊洋以44秒187的成績壓垮對手,終于打破了中國奧運金牌數上零的尴尬!
楊洋領金登上領獎台
比賽開始後,楊洋獲得第一名,其次是保加利亞和加拿大選手。第一個角球過後,楊洋領先對手一分。
在比賽過程中,楊洋取得了領先,始終領先第二名保加利亞人一個名次,而當比賽最後兩個彎道還剩下時,楊洋已經越過了第二名保加利亞人的兩個位置。
當比賽進行到最後一個彎道時,楊洋壓低身體為沖刺做準備,排在第三位的是另一位中國選手王春璐。
楊洋與國家隊隊友王春璐将被保加利亞球員夾在中間,形成2打1、兩人接二人的局面,楊洋"護航"到最後一刻,終于,楊洋以一半的差距與保加利亞球員,奪得金牌!
楊洋逼對手奪得金牌
可以說,楊洋在競争的全過程,優勢非常明顯,無論是技術動作,還是比賽經驗,都領先于對手,她也終于幫助中國在冬奧會上實作了零突破,成為中國第一個冬奧會冠軍!
除了這枚金牌,幾天後,她又拿下了一枚金牌和一枚銀牌,冬奧會成為她職業生涯最重要的轉折點。
在幫助中國隊赢得第一枚奧運金牌後,楊洋的職業生涯就像是堅持了下來,把冠軍帶到了軟肋。無論大小,她都一直奪得冠軍,59個冠軍頭銜使她成為當之無愧的"冰雪女王"。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30">熱心公益,幫助更多孩子實作夢想</h1>
2006年都靈冬奧會後,楊洋正式退役,開始投身公益事業。
2008年汶川大地震,讓無數孩子失去了家園,也毀了他們的夢想,楊洋儀與中國紅十字會基金會共同設立了體育公益專項基金——冠軍基金。
楊洋在基金設立後發表上述言論
冠軍基金讓災區無數兒童重拾夢想和希望,也培養了災區大量兒童成為真正的冠軍。
"我們的目标不是培養更多的金牌得主,而是培養真正的冠軍,金牌和冠軍是兩個概念,"楊說。
不僅如此,楊洋還創立了飛翔冰上運動中心,幫助更多孩子快樂成長,實作夢想,為有自然夢想的孩子提供專業的舞台!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37"退役後>打"事業",生下"申奧"寶貝</h1>
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情,楊洋退休後,從未與自己熱愛冰雪工程分開。
15年後,楊洋懷孕了,但同時,卻是申辦2022年冬奧會最繁忙的時刻。
申奧期間懷孕的楊洋
懷孕會影響楊洋申奧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申奧期間,中國奧運代表團要求統一着裝,但楊洋肚子越來越大成了一大問題。
去吉隆坡幾天後,楊洋發現出發前的定制制服已經不合身,在向全國發表緊急聲明後,楊洋留下了一道"心眼":放大尺寸,制作更多的制服。
其實楊洋的心思是極其正确的,因為在聲明的那天,楊洋發現定制的第二套制服不能扣。
申奧期間楊揚
這三件制服成為楊洋申奧期間最特别、最難忘的回憶。經過幾次曲折,楊洋帶領團隊成功申奧,同時,在申奧期間,她也生下了堅強的"申奧寶貝"。
現在楊洋的家人幸福了,她還在為自己熱愛的事業而奮鬥。離北京冬奧會不遠,我們期待中國隊員在自己的門前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