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南海股票泡沫

3.1 傳染到英吉利海峽對岸的泡沫

當法國的股票市場在約翰·勞的鼓動下瘋狂上揚,并且在1720年1月登峰造極的時候,海峽另一邊的英國人再也按捺不住沖動,馬上開始效仿。盡管英國和法國 在争奪歐洲霸主時明争暗鬥,互不相讓,但是在巨額國債方面兩國政府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相差無幾。既然約翰·勞能夠通過發行股票來彌補巨額國債,那麼,英國 也有充分的理由如法炮制。 英國南海股票泡沫的興起與發展過程和法國密西西比泡沫非常相似,其主要的差別是英國南海泡沫中沒有一個象約翰·勞那樣著名的悲劇性的經濟學家。南海泡沫的 主角--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也從來也沒有取得象法國印度公司和皇家銀行 那樣巨大的财政金融權力。英國南海公司的海外貿易也遠遠不如法國印度公司。這家公司僅僅擁有在南海,即南美洲的貿易壟斷權。由于當時拉丁美洲主要是西班牙 的殖民地,英國在這個地區的貿易受到了西班牙的阻礙而進展不大。英國南海公司股票泡沫持續上升了8個月,股票價格由100英鎊上升到1000英鎊,然後迅 速崩潰,在下跌6個月之後,股票價格回到了100英鎊水準。股市跌幅為84%。是以,無論是在規模上和泡沫持續的時間上英國南海泡沫都比密西西比泡沫遜色 一籌。英國的南海股票泡沫實際上是密西西比泡沫在英吉利海峽對面的一個倒影。

3.2 用賄賂取得的特權

在1720年英國的國債總額為5000萬英鎊。其中持有國債最多的三家公司分别為南海公司1170萬英鎊,英國銀行(Bank of England)340萬英鎊,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320萬英鎊。南海公司是英國國債的最大債權人。 1720年1月,南海公司向英國政府提出,他們打算利用發行股票的方法來減緩國債的壓力,願意向英國政府支付750萬英鎊來換取管理英國國債的特權。很明 顯,這個想法的發明權應當屬于約翰·勞。當時,受到約翰·勞在法國成功的鼓勵,英國銀行也試圖獲得這個特權。在激烈的競争中,南海公司向英國國會的主要議 員們和英國皇室支付了120萬英鎊的賄賂,終于英國國會把管理非南海公司持有的3100萬英鎊的國債的特權判給了南海公司。[6]

3.3 南海泡沫的猛烈膨脹

在1720年3月,英國國會開始辯論是否給予南海公司經營國債的法案。就在這個時候,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就逐漸上升,從每股120英鎊開始,漸漸增加到每 股200英鎊。英國國會在3月21日通過了這項法案,南海公司的股票趁勢一躍,翻了一番,超過了400英鎊。在4月初,在人們的疑惑中南海股票價格略有下 降。南海公司股票很快就恢複了增長的勢頭。為了取得現金,融通債務,南海公司于1720年4月14日和4月29日分兩次向公衆提供股票預約認購。第一次發 行22500股,每股的股價為300英鎊,認購者需要立即支付股價的五分之一的現金。第二次發行15000股,每股的股價為400英鎊,認購者需要立即支 付股價十分之一的現金。這兩個舉動給南海公司的股票投機打開了大門。人們期待着南海股票再度出現飛漲的奇迹,紛紛搶購。南海公司很容易就從這兩次認購中籌 集到了一大筆資金。它的第一筆支出就是向貴族、議員和政府官員兌現大約200萬英鎊已經許諾了的賄賂。 在4月下旬,南海公司承諾所有持有國債的人都可以把尚未兌換的國債年金轉換為南海公司的股票。為了确定需要轉換的股票數目,債券持有者可以在4月28日到 5月19日之間向南海公司預約。當時,對于持有英國國債的人來說,與其按照國債的面值領取固定的年金,還不如轉換成南海公司價格不斷飛漲的股票。結果,有 52%的短期年金和64%的長期年金被轉換成了南海公司的股票。[7]在南海泡沫膨脹過程中,英國國會議員和政府大員們和南海公司互相勾結,狼狽為奸。達 官顯貴們從南海公司獲得大量貸款來購買其股票。在第一次股票發行中有128位議員購買了南海股票,在第二次發行中有190位議員,在第三次發行中有352 位議員被卷進了股票交易。有58位貴族在第一次發行時購買了南海股票,有73位參與了第二次股票發行,這個數字在第三次股票發行時增加到119位。議員持 有的股份總額為110萬英鎊,貴族持有的股份總額為54萬8千英鎊。政府高官、議員和貴族們的積極參與和大肆鼓吹給南海公司股票披上了一層迷彩斑駁的外 衣,促使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再次上揚,突破了700英鎊。 南海公司在1720年6月17日進行了第三次股票的現金認購。共發行了50000股,每股價格1000英鎊,認購者需要支付十分之一現金。其餘部分可以按 照每半年一次,分九次付清。股民們再度蜂踴而上,股市空前活躍。投機活動把南海公司股票價格越炒越高,由745英鎊直沖950英鎊。在約翰·勞的理論的影 響之下,許多英國的經濟學家也站出來證明,擴充貨币供給具有超級杠杆作用,它有可能創造新的工作機會,在提高社會需求的同時提高社會生産能力,進而把國民 經濟帶到一個更高的均衡點。可惜,他們的論述都沒有能講清楚,這個新的均衡點究竟在哪裡?達到這個均衡的基本機制是什麼?[8]

3.4 樂極生悲

南海泡沫突然崩潰 股票市場的狂熱使得英國朝野上下都喪失了理智。既然南海公司的股票上竄得如此之快,為什麼别的公司不可以如法炮制呢?在英國馬上就冒出來許多泡沫公司 (bubble companies),紛紛發行股票,進行投機活動。為了禁止沒有取得經營許可證 的公司的蔓延,英國國會在1720年6月通過了一個“泡沫法案”(Bubble Act),并且決定在8月18日付諸實施。就在這個時候,1720年6月法國密西西比泡沫迸裂了。法國股市一落千丈,壞消息震撼了倫敦。參與投機的人都不 知所措。南海公司不得不宣布暫時關閉轉移帳目。8月18日反泡沫法案正式執行。這個法案打擊了那些泡沫公司。持有這些公司股票的股民們不得不抛售他們手中 的股票。幾乎沒有人願意在這個關頭接收這些股票。垃圾股票價格劇烈下跌,也帶累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嚴重地影響了英國人對股市的信心。在8月24日南海 公司再度發行股票,每股1000英鎊,總值125萬英鎊。要求認購者支付五分之一的現金,其餘部分在九個月内分四次付清。可是在法國股市崩盤以後,英國的 股民已經象驚弓之鳥一樣,人心惶惶。認購股票的人還沒有抛出股票的人多。 1720年9月,約翰·勞和他的印度公司垂死掙紮,用各種優惠來争取流動資金。不少資金從英國流向法國和荷蘭。使得南海公司的處境雪上加霜。盡管南海公司 在8月上旬連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挽救群眾的信心,但是,無可奈何花落去,英國股市終于象雪崩一樣,徹底瓦解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從1720年8月 31日的775英鎊一個跟鬥跌下來,到了10月1日隻剩下290英鎊。在一個月内跌幅為63%。南海公司的資産總值從1.64億英鎊跌得隻剩下6100萬 英鎊,下降了1.69倍。議會的老爺們見南海公司大勢已去,馬上翻臉不認人,強逼南海公司把部分債權出讓給英國銀行。随後,議會對南海公司落井下石頭,沒 收了南海公司總管和某些政府官員的家産,強令南海公司資産改組。南海公司股票泡沫在轟轟烈烈地折騰了一年之後徹底破滅了。

3.5 為什麼南海泡沫如此脆弱?

根據史實,直到南海公司泡沫迸裂之際他的籌資活動尚未完成。從他的帳目上來看一般人還很難發現南海股票的敗象,為什麼具有雄厚實力并且得到了英國王室和議 會支援的公司竟然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促使大量資金迅速向南海股票彙集的原因是英國朝野的投機心理。促使南海股市飛漲的動力來自于群眾的樂觀的預期。摧毀南海泡沫的直接因素是人們對股市預期的 改變。成也肖何,敗也肖何。社會大衆的心理要素和非理性預期促成了南海股票泡沫的形成和破滅。在南海泡沫事件中導緻人們改變預期的主要原因來自于法國約翰 ·勞的失敗。這說明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破滅在國際上具有相當高的傳染性。 如果英國政府和議會的高官顯貴們沒有直接參與南海股票的投機活動,如果英國政府還能夠對金融市場保持一定的監督和管理的話,南海泡沫未必就會鬧到這個程 度。是以,和法國密西西比泡沫的教訓一樣,保持一個與政府行政部門相對獨立的金融機構,防止金融部門的腐敗,時刻保持對金融體制的有效的監督管理都是避免發生泡沫經濟的必要條件。

[6] 參見Scote, 1911, P.315。

[7] 參見Dickson, 1967。

[8]經濟學家在本世紀80年代已經證明了在泡沫經濟膨脹的過程中根本就不存在着均衡點。是以,被金融投機炒作上去的泡沫一定會持續膨脹下去,直到最後徹底迸裂。

----------------------------------------------------------------

參考文獻:

[1] Anderson, A., “An Historical and Chronological Deduction of the Origin of Commerce”, Vol.3, London, J. Walter, 1789。

[2] Azariadis Costas,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December 1981, 25, p380-96。

[3] Bordo, M., in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eds. by Eatwell, John, Murray Milgate and Peter Newman, London: MacMillian Press, 1994.

[4] Camerer, Colin, “Bubbles and Fads in Asset Price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vidence”, Manuscript,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Wharton School, April 1987.

[5] Dickson, P. G. M.,“The Financial Revolution in Ebgland: A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Cridit. London, Macmillian, 1967。

[6] Flood Robert and Garber Peter “Market Fundamentals versus Price-Level Bubbles: The Fist Tests”, J.P.E, 88, p745--70, 1980。

[7] Garber, P. M.“Tulipmani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Vol. 97, No. 3, p535-60, 1989。

[8] Garber, P. M. “Famous First Bubbl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4, No.2, p35-54, 1990。

[9] Hamilton, James D.“On testing for Self-fulfilling Speculative Price Bubbl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27, p545-52, 1986。

[10] Kindleberger, C. P.“A Financial History of Western Europe”, London, Allen & Unwin, 1984。

[11] Law, John, “Money and Trade Considered: with a Proposal for Supplying the Nation with Money”. 1st ed. 1705, Glasgow: Foulis, 1760。

[12] Mackay, Charles,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Vol. I, 2nd Edition, London, Office of the National Illustrated Library, 1852。

[13] Neal Larry, “How the South Sea Bubble Was Blown Up and Burst: A New Look at Old Data”, Univ. of Illinois, Working Paper, August 1988。

[14] Schumpeter, Joseph,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15] Scott, William, “The Constitution and Finance of English, Scottish and Irish Joint Stock Companies to 1720”, Vols, I, II, III,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0-12。

[16] Spooner, Frank,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Monetary Movements in France, 1493-1725”,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17] Stiglitz, J. E. “Symposium on Bubbl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4, No.2, 013-18, 1990。

[18] West, Kenneth D. “Speculative Bubbles and Stock Price Volatility”, Financial Research Memorandum no. 54,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December 1984。

[19] Woo, W. T. “Some Evidence of Speculative Bubbles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Journal of Money, Cridit and Banking, Vol. 19, No.4, p499-514, 1987。

[20] Wood, C., “The Bubble Economy: Japan's Extraordinary Speculative Boom of the 80's and the Dramatic Bust of the 90's”, New York: The Atlantic Monthly Press, 1992。

[21] Yoshida, A. “Demand for Residential Land: A Time-varying Time Preference Rate Approach”,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7, p 277-96, 199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