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20年,似乎很難找到一個精準的詞語去形容。
這一年裡,我們遇到諸多魔幻事件,也無數次見證着曆史,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影響着每個行業。
在整體大環境的浸染下,AI行業将何去何從?人工智能是否迎來紅利期?抑或這隻是一場虛假繁榮背後的泡沫……
趁着新舊年交替之際,極視角特意給大家彙總了2020年最新AI領域報告(報告内容偏向于産業落地情況),來告訴大家答案~
01《2020中國與全球企業人工智能應用現狀調研》
資料來源:德勤

人工智能技術參與企業管理流程與生産流程,企業數字化趨勢日益明顯,部分企業已實作了較為成熟的智能化應用;同時,人工智能的發展極大地提升社會效率,并且把過去在每一個行業不同的專業化知識,變成了統一的底層技術,行業的界限正在不斷消失。
02《2020年中國新基建時代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報告》
資料來源:艾媒咨詢
2020年國家新基建戰略的出台将從技術生态、應用場景、政策資源等多個方面助力人工智能全面産業化。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以及日漸向好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為人工智能營造了供需兩旺的氛圍,人工智能将加速與傳統産業融合,落地場景更加細分垂直,行業将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03《人工智能2020之落地挑戰與應對》
資料來源:愛分析
随着産業數字化帶來的資料基礎的日益成熟,人工智能在營銷、金融、數字政府、零售、醫療等行業的落地持續推進,并開始帶來顯著的效益,但落地進展有先後。在部分行業,傳統企業已經充分認可人工智能的應用價值,開始在實際業務場景規模化地引入相關技術。
04《2020人工智能白皮書》
資料來源:騰訊研究院、騰訊優圖
從“網際網路+”到“智能+”,中國人工智能政策越來越重視技術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新基建更是進一步讓人工智能肩負重任,要求人工智能技術發揮未來産業頭雁效應,通過與傳統産業的深度融合,助力實體經濟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05《人工智能無處不在》
資料來源:畢馬威
高管層往往低估了人工智能給企業帶來價值所需的時間和工作投入。價值并不會随生産規模系統搭建完成自動生成。隻有當系統得以持續運作并幫助實作企業流程轉型時,才能産生價值。
06《人工智能紅利滲透與爆發》
資料來源:阿裡雲、埃森哲
随着人工智能的熱點從“AI産業”轉向“産業AI”,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提供商開始深入場景的需求,與行業從業者相結合提供跨技術解決方案,逐漸向全景化、垂直化雙向發展,進而實作能覆寫經濟民生關鍵感覺端口的人工智能系統,可以運用這些場景能力通向整體進化。
07《State of AI Report》
資料來源:劍橋大學
2020年,AI在醫療領域做出重大貢獻,衆多AI醫療創業公司籌集到巨額資金,并實作平台戰略;自動駕駛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領域,Graphcore、英偉達等公司今年推出的新一代晶片成為人們的希望。此外,AI在保護人類免受電子郵件釣魚攻擊方面、計算機視覺檢測篡改身份檔案、反洗錢和恐怖分子融資和經濟犯罪等方面做出貢獻。
08《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
2020年,人工智能已經廣泛出現在決定企業産生經濟效益的各個環節,它将催生新技術、新産品、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實作社會生産力的整體躍升,推動社會進入智能經濟時代。
09《人工智能商業應用報告》
資料來源: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
截止到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預計将達到1萬億元以上,帶動相關産業規模将達到10萬億元以上。金融、安防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價值空間兩個次元均有很好的表現;教育、營銷分别在一個次元有較為顯著的優勢。
10《新一代人工智能白皮書(2020年)—産業智能化更新》
資料來源: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商湯智能産業研究院
未來,圍繞政府管理、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打造融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産業智能化應用設施;圍繞制造、農業、金融、交通、教育、安防等重點領域,建設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産業智能化創新應用體系,全面提升産業智能化應用基礎能力。
【AI行業報告擷取方式】
關注極視角微信公衆号,在背景留下您的郵箱位址,我們将會于兩個工作日内将報告發送至您的郵箱,請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