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後感《時間管理陷阱,越努力越容易擺爛》

觀後感《時間管理陷阱,越努力越容易擺爛》

前言

今天悠哉看看B站,有些有趣一點的視訊就想寫一寫觀後感。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有時候别人的觀點會不經意間觸動自己的某些觀點。這個和馬克思主義裡面的認識論很像:認識的過程具有反複性和無限性。

有些認識有時候get到了,但是時間一久就會慢慢忘了,到别人一提,有馬上撿起。

《​​時間管理陷阱:越“努力”越容易“擺爛”​​》

内容

其實裡面的觀點很簡單,就是不要生搬硬套用時間管理,不然一是沒效率,二是沒效果,最後甚至還會擺爛。

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全天候保持全神貫注,不如在精力狀态最好的時間去做有挑戰,機動的事情,等精力慢慢狀态下調的時候,轉為機械,重複的事情。

事實也是這樣,特别是備考的人群更是深有體會。越是計劃詳細越覺得有壓力,每天根本沒辦法打完勾,計劃趕不上變化,最後直接擺爛。

還有一個評論很有意思

我覺得看半小時休息五分鐘根本沒用,隻會無心學習,停下來休息五分鐘就會變成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然後該吃飯了,第一年考編的時候我就是這種狀态,逼着自己天天看,買了計時器設定鬧鐘,買了計劃本定目标,看似兩個月非常用功,實際全是劃水

而真正看進去的時候根本停不下來,随便看十幾頁,邊看邊背,反複聯系記憶,幾小時就過去了,難的是每天怎麼有動力開始看,真的開始了,時間過得特别快,堅持把書完完整整一字不漏看了兩遍,第三遍看勾的重點,才考過了

這個也是,真正看進去後就會根本停不下來,但是有時候常常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還有一個評論更有意思,直接反駁

不太對,心流并不是一個要刻意用時限去調整的東西。遊戲設計理論也有專門講過,人處于心流狀态時是不會對時間流逝産生強烈意識的,這個時候如果專門去打斷這個體驗會讓人極其反感。就像你本來讀個小說正好發展到故事高潮了你媽喊你下樓吃飯;你本來打遊戲就差一個階段就能幹掉這個boss,突然來了個搔擾電話,這種體驗是極其危險的,它能最輕易地讓人放棄正在體驗的心流。

是以通過定時去調節心流是完全的錯誤,這不是調節,而是打亂。如果你半小時就學累了需要調節5分鐘了,說明你根本沒有進入心流。

遊戲設計讓玩家保持心流的方法是 引導-沉浸-調動情緒,并且用實踐證明了其有效性。如果想讓學習過程也能有心流體驗,更應該做的是找到一個能讓自己沉浸并且不間斷調用各種情感體驗的學習方式。為什麼“學習”難以進入心流,正是因為你長時間都處于同一種情緒狀态下才産生體驗疲勞,而不是因為心流是一個消耗品需要去補充

做事的時候,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如何引導進入狀态,并且在中間持續保持狀态。調整心态很重要,當不想幹某件事情(學習)并且迫切想幹另外一件事情(玩遊戲、看小說)的時候,強迫自己去幹那件事情(學習),會産生一種強烈的感覺,類似毒瘾,網瘾,最後想去幹的事情肯定幹不成,時間都用在自己的内心對抗中。

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調整心态,冥想,放空大腦,調整出狀态。當人進入一種狀态後,下一次進入狀态會更快一些,甚至長時間保持。比如我的寫作。

結尾

流水線的事情用時間管理會效果更好,但是去做機動靈活的事情容易效率低;

機動的事情不能被時間規定給框死,需要靈活使用。

這就涉及管理學中所說的有機式組織與機械式組織,機械式組織就是用時間管理,做程式性的事情,需要規則框下來才有效率,有機式組織就需要自己控制自己,不能給自己設定框,做非程式性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