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爾卑斯山時間規劃法精髓(提高工作效率)

最近閑的沒事看了些時間規劃相關的課程,總結了一波分享給大家。

廢話不多說,幹貨開始。本分主要介紹阿爾卑斯山時間規劃法(有效提高每日工作效率)、以及三大時間定律(以上帝的眼光審視時間)。至于為何叫阿爾卑斯山呢?别急,慢慢看。

這玩意是時間管理大師羅塔爾.丁.塞維特《把時間花在刀刃上》一書中提出。

本文适用于:平時覺得自己工作效率低,沒節奏,老是不由自主的加班的孩紙。

(說的就是我們)

利用阿爾卑斯山法制定每日計劃的步驟

1. 分類列出任務

不要想到什麼些什麼,因為這樣會遺漏任務。我們可以按照分類去想,即:

a、每周計劃/每月計劃列明的任務

b、前一日未完成的任務

c、新下達的日常工作

d、需要應付的日程和會議

e、正常性任務(處理郵件等)

2. 估計時間

a、根據經驗值預估時間。

b、預估時間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

将大任務拆分成若幹小任務,小任務心裡有數即可,不必寫下,可以隻将大任務寫在你的任務清單上,預估時間就變成每天你需要投在大任務上的時長。

将任務分為獨立任務、合作任務。獨立任務往往比較好估計,合作任務我們需要多預留一些時間,提前和對方溝通一下,讓他們能夠緩沖一下。

阿爾卑斯山時間規劃法精髓(提高工作效率)

(時間定律一)帕金森定律:工作會自動膨脹、占滿你所有的時間。

預留時間越多完成時間也就越多,多預留時間會降低工作效率,故安排正常性、重複性事物的時候應當縮短時間,這樣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時間定律二)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變化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不熟悉的任務想的再周到也會出錯,故當我們碰到新任務、不熟悉的任務或需要新技術時,需要多預留一些時間。

3.預留機動時間給意外事件

如果排滿世間那麼我們便無法面對突發事件(如被人打斷),我們規劃多少工作時間合适呢?

通常應當留出 40% 給意外事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一天8小時工作時間需要預留出 2~3 小時。如果你996或者11117,1天12小時工作時間,那這話當我沒說…

如果突發事件很少,那麼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将本來計劃第二天做的事情提前做。

4. 優先級排序、删減授權、安排時間段 (重要)

規劃時間的初衷就是為了提高每日工作效率,避免經常加班(研發除外)。

合理配置設定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任務,事半功倍。

如何确定任務優先級?

時間管理四象限法。

A 級:危機事物,急迫問題,有 deadline 壓力的計劃

B 級:改進、優化,新想法實踐,建立人際關系,規劃長期目标,發掘新機會

C 級:沒有議題的會議、處理郵件、被别人打斷(意外事件)(可授權讓下級處理)

D 級:繁瑣浪費時間

要花費足夠的時間到 B級 事物上,以防止 B 級事物向 A 級事物發展。

阿爾卑斯山時間規劃法精髓(提高工作效率)

(時間定律三)伊利赫定律:人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效率會下降。

适當地休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5. 事後檢查回顧,将未完成任務轉移

回顧工作、安排。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自己時間運用的規律,以便有針對性的改進。也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便于以後更精準估計時間。

1、核對清單上任務是否完成

2、分析各項任務耗時,哪些地方浪費了時間?今後如何避免?有無更好的方案?

好處

由被動便主動,了解每天的任務以及所需時間,區分任務輕重緩急,授權及删減更有助于專注工作。

阿爾卑斯山時間規劃法精髓(提高工作效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