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枚緬懷劉邦,寫下了一首七律,有情果是真天子, 無賴依然舊酒徒

作者:雲水心語

華夏文明曆史悠久,詩詞歌賦流傳廣泛,人們通過學習曆史、誦讀詩篇,既可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又能提升修養、充實内心。古代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有一些值得贊賞的帝王将相,他們演繹着一個個傳奇,也讓後世崇敬不已。

詩人袁枚喜歡讀書創作,也經常在祖國各地留下自己的足迹和墨寶,他細心觀察,深入思考,不僅見多識廣,而且見解深刻。每次品讀他的作品,都能有一種受益匪淺的感受。下面介紹袁枚緬懷劉邦,寫下一首七律,有情果是真天子, 無賴依然舊酒徒。

袁枚緬懷劉邦,寫下了一首七律,有情果是真天子, 無賴依然舊酒徒

歌風台

清代 · 袁枚

泣下龍顔氣概粗,子孫世世免全租。

有情果是真天子,無賴依然舊酒徒。

父老尚知皇帝貴,水流如聽築聲孤。

千秋萬歲風雲在,似此還鄉信丈夫。

袁枚緬懷劉邦,寫下了一首七律,有情果是真天子, 無賴依然舊酒徒

袁枚是清代著名才子,他23歲進士及第,早年曾在江蘇溧水、沭陽等地擔任縣令,工作勤懇,受人愛戴。由于多年無法得到升遷,詩人便辭官還鄉,購置園林,從此開始享受無拘無束的隐居生活。

詩人在金陵的随園開設學館,很多青年學子都慕名而來。他又喜歡廣交朋友,并經常外出遊訪和講學,所到之處都會題詩抒懷。詩人36歲那年應邀前往徐州沛縣作客,那裡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袁枚順便前往參觀古迹,并寫下了這首傳世之作。

袁枚緬懷劉邦,寫下了一首七律,有情果是真天子, 無賴依然舊酒徒

想當年漢高祖剿滅了英布,然後順道傳回沛縣老家,一方面探視父老鄉親,另一方面也想體驗一種衣錦重歸的感覺。沛縣的縣令特地設立了行宮、準備了宴席,并親自率領部屬和一些百姓出城跪迎。

開篇介紹了劉邦回鄉後的壯舉,“泣下龍顔氣概粗,子孫世世免全租。”高祖召見了父老子弟縱情飲酒,他在席間舉杯起舞,慷慨悲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還在沛中尋覓到一百二十位兒童,親自教其唱歌,同時又許諾當地百姓,永遠免去他們的賦役。

袁枚緬懷劉邦,寫下了一首七律,有情果是真天子, 無賴依然舊酒徒

颔聯乃是作者的評價,“有情果是真天子,無賴依然舊酒徒。”詩人回憶起劉邦的那些傳奇故事,又想到古人曾說成王敗寇,于是不禁感慨地說:漢高祖當了皇帝,沒有忘記父老鄉親,可謂至情至性。當年人稱“無賴”的劉邦,依然不改好酒的習性。

據《史記》記載,劉邦本是無賴之徒,他年輕時不願意參加勞動,家人們都埋怨他不勞而食。後來他當了泗水亭長,更加喜愛酒色,他的部屬也同樣是言行輕慢,備受時人責備。袁枚沒有一味地歌功頌德,而是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對這位酒徒天子的嘲笑。

袁枚緬懷劉邦,寫下了一首七律,有情果是真天子, 無賴依然舊酒徒

頸聯抒寫沛縣百姓對劉邦的懷念,“父老尚知皇帝貴,水流如聽築聲孤。”沛縣的鄉親們為了感謝劉邦的恩德,便在行宮前築起一個高台,稱為歌風台。多少年之後,人們依然對漢高祖懷有崇敬之情。“尚知”二字,傳達出沛縣人民世世代代都充滿了自豪感。

築,是一種古樂器,類似古筝,歌者一邊用力擊築,一邊放聲高歌,顯得極有氣勢。歌風台旁的流水淙淙,仿佛是漢高祖擊築而歌。雖然那些風流人物早已化為塵灰,可是他們的事迹和傳奇,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

袁枚緬懷劉邦,寫下了一首七律,有情果是真天子, 無賴依然舊酒徒

結尾表達出詩人對劉邦的敬仰之意,“千秋萬歲風雲在,似此還鄉信丈夫。”雖然過去了千百年,很多人早已淡忘了楚漢争霸的曆史,但是大家卻經常談論漢高祖知人善用、寬厚愛民,也欣賞他在困境時善于隐忍、在失誤時又能勇于認錯的精神品質。風雲在,指影響久遠。信,确實的意思,詩人誇獎他胸襟坦蕩,不愧為一代帝王。

袁枚的這首七律采用叙議結合的表達方法,詩人贊美漢高祖的壯志豪情,也毫不掩飾地嘲笑這位真天子其實是一位舊酒徒。世事滄桑,多少英雄人物都已作古,可是人們卻對劉邦的《大風歌》印象深刻,一句“水流如聽築聲孤”更是令人贊賞劉邦當年放聲高歌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