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食人族,是狗幹的事,推翻1939年考古定論”
再權威的考古結論,也有可能是錯的。最近,意大利的一項研究推翻了80多年前的定論。
1939年,在意大利拉齊奧一采石場,意外發現了名為瓜塔裡(Guattari)的石窟入口。在這個小洞穴的一個窟中,勞工發現了一個儲存完好的古人頭骨。
經鑒定,這是尼安特人頭骨。
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是一種已滅絕的人種,是現代歐洲人祖先的近親,因其化石發現于德國尼安德特山谷中,故名,簡稱“尼人”。
尼人大概從12萬年前開始出現,生活在着整個歐洲、亞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2.4萬年前忽然消失了,顯得很神秘,原因至今沒有搞清楚。
這個頭骨發現後,在當天便移交給了著名的考古學家阿爾貝托·布蘭克。
幾天後,在距離發現頭骨幾米外的地方,發現了此人的下颚。
後來不時有人骨獸骨發現。
尼人的頭骨怎麼會出現在這個洞穴中?布蘭科給出的結論是,他是食人族的受害者,被食人族弄到洞穴中分食掉。那食人族為什麼仍将頭骨留在的洞穴中?布蘭科認為是出于某種的儀式需要。
這個說法最近被推翻。
最新考古研究給出的結論是,尼人的頭骨應是被狗叼到洞裡的,這個洞穴并不是尼人的居所,它的真正主人是鬣狗。
鬣狗是當年一種體型很大的食肉動物,喜歡夜間出行,主要以死人死動物腐肉為生。
1990年代初期重新斷代,頭骨年代在5.3萬在6萬年之間。
2019年,羅馬大學的考古學家對瓜塔裡石窟進行重新發掘,發掘了以前沒有發掘的遺址,又發現了另外8名尼安德特人的遺骸。不隻有人骨,還有大量的其他哺乳動物的零散骸骨,數量近萬件。
另外在遺址上還發現了28件石器和7件銅器
新的考古報告認為,這些人和其它動物的骨頭之是以出現在石窟内,是鬣狗幹的事,叼到洞穴内慢慢食用。
鬣狗出現在此洞中,以洞為家,大約從6.5萬年前開始,在此洞生活了5000年左右後離開洞穴。
注,
圖1、2、3是考古現場
圖4博物館展出尼人完整遺骸
圖5據出土遺骸複原尼人像
#倪方六##考古發現##瓜塔裡石窟##鬣狗##尼人##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