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凱王斯琪
《莊子·知北遊》,說的是一個叫“知”的人到北方遊曆,請教道的知識,即對宇宙萬物的本原和本性的基本認識,也論述了人對于宇宙和外在事物應取的認識與态度。
1949年春天,當時正在香港的著名報人、《文彙報》主筆徐鑄成與柳亞子、陳叔通、葉聖陶、宋雲彬等幾十位愛國民主人士一道,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護送下,乘“華中輪”北上參加即将召開的新政協籌備會議。葉聖陶形象地将他們這次行程稱為“知北遊”——知識分子北上之意也。輪船在山東煙台港靠岸後,徐鑄成一行參觀了山東解放區的城鎮和農村。對此,他在日記和回憶錄中都做了詳細的記錄,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帶有生命體溫的鮮活記憶。

1949年春,20多位文化名人應邀自香港北上,這是部分民主人士在“華中輪”合影。
1949年3月5日下午,“華中輪”抵達煙台港,膠東軍區參謀長賈若瑜在碼頭迎接——賈若瑜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歡迎儀式結束後,徐鑄成他們被安排到外國人留下來的别墅休息,徐與劉尊棋、王芸生、趙超構合住一幢。
3月6日,中共華東局秘書長郭子化和宣傳部副部長匡亞明專程從青州趕來迎接,郭子化代表華東局在合記貿易公司設宴款待“知北遊”一行。郭、匡以煙台特産張裕葡萄酒待客,菜肴極為豐盛,賓主盡歡而散。對于這次宴會的東道主,徐鑄成介紹說:“郭子化先生年近半百,大家都尊稱為‘郭老’,為人和藹,聞在淮海戰役中,我方動員野戰軍及民兵、民工近百萬,後方供應、組織,郭老曾負重要責任。”幾天後華東局南下,郭子化留在山東,擔任了中共山東分局成員和山東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後來郭曾任衛生部副部長,1975年在京去世。
“知北遊”一行進入煙台解放區時,上岸後的合影。
宴會後,衆人赴煙台市區遊覽。當時恰逢國民黨海軍“重慶号”起義後駛入煙台港,飛機頻頻來襲,是以煙台市區空氣緊張,許多商鋪都已關門,市面極為蕭條。但即使如此,徐鑄成也看出膠東半島上這座城市曾經的繁華,他在回憶錄中如此寫道:“煙台相當富庶,各行業中,以孟家(即在北京開瑞蚨祥綢緞業之孟家富商)财力最大,不僅綢布業,錢莊、南貨等均在經營範圍。”文人最喜歡的還是書店,徐鑄成還在一家書鋪“淘”了一本東北出版的《毛澤東選集》,非常高興,“紅布面,一厚冊,如見異品,即購買一本,暇時詳讀,如獲至寶”。晚上,參加煙台黨政軍民“歡迎來煙民主人士大會”,會後觀賞了一場精彩的平劇晚會。徐鑄成說:“演平劇(即平劇),有《四傑村》、《群英會》等,演員年輕而極有功夫。蓋煙台一帶,平劇素有根蒂,舊北平劇界,一向視煙台為畏途也。”
徐鑄成等人3月5日在煙台轉乘時攝于煙台港(老照片)
7日下午,“知北遊”一行移居萊陽西部農村(即今天的萊西市),為安全起見,分别安排在當地農戶家居住。徐鑄成與傅彬然同居一室,傅嗜睡,一沾枕頭即鼾聲如雷,聲達戶外,以至于糊着白紙的窗戶都被震得發出簌簌的聲音。徐鑄成不勝其苦,“每至深晚,蒙被後始能安睡四五小時。”早晨起床後,看見農家院牆挂滿了地瓜幹,屋頂及晾台上則曬滿了玉米,房東告訴徐鑄成,他們一年到頭均以此為主食,難得吃頓面粉。和村裡幹部閑聊時,他們從地窖裡取出正宗的萊陽梨招待,皮色雖然發黑,但去皮後甜嫩無比,果然是名不虛傳。
9日,徐鑄成他們由萊陽到濰縣(今濰坊市);10日,乘膠濟路火車抵華東局駐地青州。
12日,在中共華東局常委兼社會部部長、國軍工作部部長舒同的陪同下,徐鑄成他們參觀了“解放軍官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俘虜團”。華東地區國民黨被俘和投降官員有萬餘,青州這個團是第14分團,設在離城40裡的蕭莊,在這裡學習的都是國民黨的進階軍政人員,軍人少将以上,文官廳長或省市黨部主委以上官員。
民主人士參訪團抵達後,學員們在大門口列隊歡迎。徐鑄成在這裡意外地遇見了原來的老相識、國民黨山東省主席王耀武。對于兩人的這次巧遇,徐在文章中如此記述:“這次我去‘軍官團’時,身着一件舊棉袍,他(指王耀武)大概俯首未加注意。等到舒同依次介紹到我時,他擡頭注視,并對我微笑點頭。舒同在旁看得清楚,輕聲問我:‘你和王耀武認識?’‘是的,六年前在桂林交往過。’‘那好,等一會參觀他們宿舍時,你找他個别談談,了解他目前的思想狀況。’”
關于和王耀武在桂林的交往,徐鑄成在《徐鑄成回憶錄》(修訂版)一書中記述甚詳:“6年前,我在桂林工作時,與王耀武曾見過兩三面。那時,他駐防湘西常德一帶。他在桂林建幹路建有一幢相當闊氣的公館,以便不時回桂度假。他和《大公報》桂館副經理王文彬熟識。有一次,文彬告訴我:“王耀武想見見你,後天特在其公館宴請。”屆時,我與誠夫、李俠文、馬廷棟、黎秀石等赴約。室内外陳設和那天宴會的豐盛,在那時的桂林都屬罕見。
最有趣的是,主人曾不斷問我們:‘照外國規矩,此時應斟什麼酒?照國際慣例,此時是否應遞上手巾?’可以說,主人很謙虛,‘每事問’。也可見他那時已有雄心,抗戰勝利後升任方面大員了(那時,他已是蔣的王牌軍之一,1945年奉派接收山東,被任山東省主席兼綏靖區司令,直至濟南圍城被俘。”
随後,徐鑄成他們參觀了學員宿舍,一般是一屋一盤大炕,室内溫暖、清潔,被褥整齊,桌椅齊全。王耀武自己單住一間,陳設比一般房間要好一些,有衣櫥及桌椅。徐與王略事寒暄後,便問他生活習慣否?有無不舒的感覺?王耀武的回答很實在,也很有意思,他說:“從我被俘到入團以來,他們從沒有對我們責罵或侮辱,隻是勸導我們好好學習。像我這樣地位的共産黨員,要被國民黨捉住了,早沒有命了。現在,人家如此對待我們,我們心中隻有愧感。你問我生活是否吃得消?像我們這類人,過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寸草不拈,現在要自己勞動,自己鋪床、洗衣,自己掃地,自己去打飯,當然不習慣。但仔細想想,人生的目的是什麼?隻為了剝削别人的勞動,自己享福麼?想到這些,心地坦然,安心學習了。”
徐鑄成把他與王耀武的這番談話告訴了舒同,舒同笑着說:“他的思想倒開始通了。”閑談中,舒同還與徐鑄成談起王耀武在濟南解放時逃跑的經過,情節曲折、離奇,如同一部傳奇小說。後來徐鑄成将王耀武的這段經曆寫成《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收入其《舊聞雜憶續編》一書。
13日晚間,徐氏一行乘火車西進,行前,舒同、許世友等人為他們餞行,柳亞子在其日記中記道:“諸首長俱來陪飲,幹杯屢屢。”翌日清晨抵達濟南,遊大明湖、千佛山等濟南名勝,參觀圖書館、博物館、華東大學等。晚飯後繼續北上,至黃河北岸桑梓店時鐵路損壞,改乘汽車北行。
柳亞子
柳亞子夫婦、葉聖陶夫婦、陳叔通、馬寅初、包達三等幾位年長體弱者乘坐小車,其他人均乘大客車。途中司機迷路,柳亞子的車前倒而遭颠覆,但有驚無險,柳先生安然無恙,柳夫人鄭佩宜女士傷及手腕,但也無大礙,随隊醫生略事包紮後繼續前行。好睡的傅彬然在車上又呼呼大睡,公路颠簸難行,車子不時東搖西晃,徐鑄成和宋雲彬唯恐傅彬然碰傷,屢屢将其叫醒。傅醒後自我解嘲說:“不是我要睡,是它不讓我醒。”多年以後,徐鑄成對這一幕仍記憶猶新:“(傅彬然所說)‘它’者蓋指困極之瞌睡蟲也。今彬然墓木已拱,雲彬亦早做古人。當時車中神态,尚宛然也。”
15日晚,“知北遊”一行自德州進入河北境内,結束了十餘天的山東之旅。
(壹點号 人文齊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