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美元化"已成趨勢?是時候再看看黃金的投資機會了

作者:廣發基金

有關注黃金闆塊的小夥伴應該比較清楚,央行6月7日公布的資料顯示,大陸5月份又新增了51萬盎司黃金儲備,已經是連續7個月增加黃金儲備了。

其實,增加黃金儲備并不是大陸獨有的行為,而是多國央行不約而同的一緻行為。

世界黃金協會資料顯示,各國央行2022年增加黃金儲備1136噸,是自1967年以來的最大增持。

"去美元化"已成趨勢?是時候再看看黃金的投資機會了

進入2023年,全球央行也沒有停下“買買買”的節奏。一季度黃金購買量高達228.4噸,同比增長176%,是有記錄以來最強勁的一季度。

這一行為,背後的重要原因是“去美元化”。

而且,從種種迹象分析,“去美元化”趨勢可能不會就此停止,很可能會成為長期趨勢。

01

美元被美國作為制裁工具,信用嚴重受損

美元逐漸“武器化”,成為美國政府用來對外實施單邊制裁的金融工具,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美元信用。

俄烏沖突後,美國啟動對俄羅斯一系列金融制裁,包括禁止俄羅斯主要銀行使用SWIFT系統,當機俄羅斯3000億左右的美元儲備。

連瑞士信貸也放棄了一直堅持的所謂“中立立場”,宣布當機俄羅斯約100億美元的資産。這一事件讓全球震動,所有瑞士信貸的使用者忽然發現,原來瑞士、瑞士銀行宣稱的中立、安全都是虛妄的。

而且,美國當機它國資産并不是第一次發生。

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美國總統拜登曾簽署一項解凍阿富汗在美國資産的行政指令,對阿富汗央行被當機的70億美元資産進行配置設定。

種種行為引發了國際資本對在美資産安全性的擔憂,美元信用風險進一步提升。(來源:東吳證券、國聯證券)

02

美國巨額的債務,伴随的是高風險

疫情後美國債務規模占GDP比重大幅上升,未來政府償債壓力較大。

目前美國國債總額已超過31.46萬億美元,未償國債占GDP的比重從2019年底的106%上升至2022年底的120%以上。

同時,由于美聯儲激進加息推升了利率水準,美國政府利息支出也在快速增長,其占GDP比重預計将不斷提高。(來源:中信證券)

"去美元化"已成趨勢?是時候再看看黃金的投資機會了

巨額的美國債務,讓市場對于政府未來的償債能力産生懷疑,因為當政府債務的擴張速度超過了經濟增長率時,政府在未來可能不得不大量發行貨币進行“龐氏融資”來償還債務,而這會增加惡性通脹的風險。(來源:太平洋證券)

一旦與美元深度捆綁在一起,那麼相當于被迫承擔美國債務過高所帶來的風險,這是每一個國家都不願意的。

03

逆全球化,帶來的是“去美元化”壓力

貨币國際化離不開貿易,逆全球化必然伴随去美元化。

美元通過“經常項流出—金融項流入”的主要形式完成内外循環,是以貿易可以說是美元體系的基礎。

這意味着,美國在推動逆全球化的同時,将無法避免“去美元化”的壓力。(來源:興業證券)

04

多國積極推進貨币體系多元化

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在跨境投融資、跨境支付、外匯存底等方面積極推進“去美元化”。

主動和被動雙重因素下,俄羅斯是推動去美元化最為積極的國家之一。

根據俄羅斯央行報告,2022年美元和歐元在俄羅斯對外貿易中份額急劇下降:出口結算中,二者合計占比從2022年初的87%降至2022年末的48%;進口結算中,二者合計份額從2022年初的65%降至2022年末的46%。(來源:東吳證券)

"去美元化"已成趨勢?是時候再看看黃金的投資機會了

近年來大陸在人民币國際化程序上也有明顯進展。

目前已有80多個境外央行或貨币當局将人民币納入外匯存底,人民币躍升為全球第五大儲備貨币,在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特别提款權貨币籃子中的權重排名第三。(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05-30)

截止2023年2月,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資料,人民币占全球支付貨币的比重為2.19%,位居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币。(來源:國聯證券)

除此之外,今年以來多個國家也在紛紛行動,尋求美元以外的替代方案。

"去美元化"已成趨勢?是時候再看看黃金的投資機會了

可能有人會問,看你這麼分析,我對“去美元化”已經了解不少了,但還是沒搞懂“去美元化”跟買黃金之間有什麼關系啊?

原因是這樣的,各國的主權貨币或多或少都會有信用風險,因為存在着貨币超發或政府破産的風險,而黃金可以說是零信用風險的儲備貨币。一旦主權貨币的信用受到質疑時,零信用風險的黃金就會受到追捧。(來源:太平洋證券)

當然,即使基于以上的四點分析,各國具有很強的動力和迫切性去推進“去美元化”,但由于美國強大的綜合實力以及目前無人撼動的國際地位,這個程序是十分漫長的。

不過太平洋證券認為,在舊的國際貨币體系受到沖擊、新的貨币體系尚未形成之前,黃金作為零信用風險的儲備資産将成為全球各國央行越來越看重的籌碼。

總的來說,從“去美元化”這個長期趨勢看,黃金的配置價值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留意起來~

風險提示:本資料不構成本公司任何業務的宣傳推介材料、投資建議或保證,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檔案。本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産,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過往業績和獲獎情況不預示未來表現。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前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産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檔案,全面認識基金産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在了解産品情況及聽取銷售機構适當性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标,對基金投資作出獨立決策,選擇合适的基金産品。以上資訊不構成個股推薦,股票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