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史為鑒,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已經開始了?

作者:李偉

戰争,總是發生在意想不到之處,誰能想到在科技快速發展,飛機開始運用,巨輪環球航行,人們不需要護照就可以實作環球航行的20世紀最初的十年,歐洲人生活得無比富足燦爛,卻突然因為巴爾幹半島的一聲槍響,爆發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全面戰争,數以千萬計的人為此喪命。

正如德國入侵波蘭之前,英法觀望着德國在中歐小打小鬧,先後吞并了奧地利和捷克,仿佛也事不關己,張伯倫首相還表示為英國人帶回了寶貴的和平。即使在德國滅了法國,并持續轟炸英國期間,蘇聯同樣是作壁上觀,每天通過報紙看着西歐的戰事,高高興興的吃瓜,哪有人會想到,1941年德國人會突然進攻蘇聯,給蘇聯紅軍造成了緻命性的打擊。

以史為鑒,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已經開始了?

德國閃擊波蘭

是以,戰争往往會爆發在不經意間,我們能做的就是未雨綢缪,強大自己,有實力在一場世界性大戰中保全自己不受戰火的侵蝕。回到當今的2023年,世界的局勢很不同尋常。

自疫情爆發之後,全球的經濟泡沫仿佛被戳破,資本的虛假繁榮難以為繼,連地主漂亮國家都沒有餘糧了,然後就開始在全球割韭菜。為了促進資本回流,繁榮本國市場,美聯儲在去年和今年很長時間裡,持續不斷的加息,而因為美元是全球性貨币的緣故,美聯儲加息,勢必會造成全球性各國都加息的狀态,畢竟每個國家都想留住資本,而留住資本的最好方式就是加息,和萬惡的美聯儲扳手腕,但是加息就會破壞原有的市場,因為加息很自然會導緻大量的貨币集中到銀行之中。

而前文提到了,銀行加息會吸收大量的存款,自然也就會造成市場上流通的貨币減少,然後就會造成消費萎靡,然後就是通貨緊縮和産能過剩。而随着全球性的市場萎縮,對于很多制造業大國和出口導向型國家來說都是滅頂之災。這些國家的瀕臨崩潰,随後就會造成全球經濟不景氣。

以史為鑒,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已經開始了?

經濟下行

而全球經濟不景氣是不是很耳熟,是的,這就是二戰之前的世界狀況,二戰之前,歐洲因為一戰歐洲欠下的巨額債務,購買力急劇下降,再加上美國經濟危機的爆發,導緻了整個世界的經濟萎靡。很多國家因為經濟底子薄弱,就走向了軍事獨裁的法西斯極端主義。

以史為鑒,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已經開始了?

經濟下行

最近還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北約通過了芬蘭的申請,芬蘭正式加入了北約,4月4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将在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正式接受土耳其遞交的最後一份同意芬蘭加入北約的檔案,芬蘭正式成為了北約第31個國家。這個新聞或許被歐洲正在進行的俄烏戰争所掩蓋,顯得不那麼顯眼。但是這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國際事件,如果放在兩年前,絕對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

同時,芬蘭在加入北約之後,同意了美國駐軍的請求,美軍也宣布,在未來數個月到三年的時間内,将有數千美軍入駐紮芬蘭,以維護地區和平。而芬蘭是什麼位置,俄羅斯的鄰國,扼守着俄羅斯的波羅的海出海口。而經濟瀕臨崩潰的俄羅斯被烏克蘭的戰事困擾得虛弱無比,更無力顧及其他事情。而美國也是看着俄羅斯虛弱無比,才敢貿然進駐芬蘭,幾乎就是将刀架在了俄羅斯的脖子上。

誠然,曆史上,俄羅斯和芬蘭屬于世仇,俄羅斯崛起階段,就鲸吞了芬蘭大面積土地,在沙俄末期,芬蘭甚至直接被沙俄統治,因為芬蘭人的抵觸,俄羅斯在芬蘭統治很殘暴,由此激發了芬蘭人的仇恨。沙俄崩潰後,芬蘭獨立,二戰前夕,蘇聯和芬蘭又爆發了蘇芬戰争,兩國打得極為殘酷,蘇聯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付出了巨大的傷亡,才擊敗了芬蘭,獲得了大面積土地,兩國的仇恨值拉滿。

隻不過二戰之後,芬蘭作為蘇聯的鄰國,迫于紅色蘇聯巨大的壓力,隻能忍氣吞聲,假意交好,對蘇聯基本是唯命是從,在美蘇争霸期間,選擇中立,沒有加入北約,也沒有加入華約。盡管中立,畢竟離蘇聯太近,是以表面上還是和蘇聯好很多,至于内心的想法,這不,趁着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泥潭,芬蘭義無反顧的一頭紮進西方的懷裡,什麼中立,權宜之計罷了。

而這樣一來,以美國為首的勢力,包含北約還有亞太的一些小弟,基本就把俄羅斯包圓了,層層包圍之下,俄羅斯幾乎沒有了喘息之力。而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二戰之前,德國同樣被西方進行了海洋封鎖,德國沒有機會突破英國的海軍包圍,是以隻能在歐洲兼并同文同種的奧地利,然後又拿下了蘇台德地區。

以史為鑒,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已經開始了?

芬蘭加入北約

這是不是又和當今的世界局勢類似呢?俄羅斯同樣被美國全面困住了,隻能在周邊尋求突破,先是吞并了克裡米亞,然後又開始對同文同種的烏克蘭進行蠶食。而且俄羅斯同樣和當年的德國一樣,雖然經濟一塌糊塗,但是卻擁有發動一場世界性戰争的實力,俄羅斯有着完善且強大的軍工體系,有着數一數二的核武庫。

然後再來聊聊今天的世界局勢,一個地方開戰,世界其他地方都在觀望看熱鬧。最新引人關注的是,第聶伯河上的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被炸,巧合的是1938年,蔣鼎文也曾炸了花園口大堤,以遲滞日寇的攻勢。話說回來,幾乎全世界的老百姓,都是從手機上觀看俄烏戰争,感覺戰争仿佛與這個世界無關,隻是所有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我們所關心的,基本上就是,俄軍昨日拿下了烏東地區,今日又拿下了敖德薩或者赫爾松,明天又從第聶伯河撤退,哪裡又爆發了一場遭遇戰,雙方死傷了多少人。這一幕其實很熟悉,二戰,各國介入的時間點不一樣,若是論及最早,自然就是從1931年開始,中日之間就已經開始了局部作戰,到了1937年開始全面抗戰,而當時世界是什麼情況?全世界多由國家都看着熱鬧,每天早起,就看看報紙上,看看中日雙方又展開了怎麼樣的對決,然後根據戰局的進展,茶餘飯後和幾個友人一起争論戰争的後續發展,大膽暢想未來的戰争結局。某一天,是日本侵占了東北,然後某一天又打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上百萬人進行了對決。

以史為鑒,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已經開始了?

日本侵華戰争

而之後的發展呢,當全世界都以為抗日戰争隻是東亞的局部戰争時,希特勒的納粹德國突襲了波蘭,正式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随後英法對德宣戰,蘇德瓜分了波蘭。德軍引軍向西,直接就滅亡了不可一世的法蘭西,一戰功勳大臣貝當隻能創立一個德國的傀儡政權淪為世界笑柄。然後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英德戰争。1940年,蘇聯看了一年的好戲,而德國卻在1941年突然調轉槍頭,狠狠的紮了蘇聯一個大窟窿,蘇聯被迫參戰。

而大洋彼岸的美國,與亞洲和歐洲都非常遙遠,感覺與戰争無關,是以整天出售武器,出售日本汽油和廢鋼,賺得盆滿缽滿。美國人怎麼可能會想到,戰争會燃燒到自己的頭上。然而就在1941年末,日本為了稱霸太平洋,偷襲了美國珍珠港,給美國沉重的一擊,迫使美國也不得不參與到二戰之中。這時才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在如今的局勢下,誰又能確定俄羅斯腦子發熱,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直接出兵芬蘭,然後摧毀美國在芬蘭的軍事設施布置。而若是如此,美國作為北約大哥,自然不會就這麼忍下這口氣,不為芬蘭出口氣,以後誰還跟着美國混,是以漂亮國勢必會集合北約各國,再整個聯合國軍,對俄羅斯開戰。而這場仗一打,勢必會影響全球局勢,俄羅斯自然會為了保家衛國而困獸猶鬥,一戰戰事蔓延,各國都會被牽連進去,那勢必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以史為鑒,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已經開始了?

核平衡

不過今天的局勢,相比二戰前夕或者是一戰前夕,雖然沖突更加突出,但是可能穩定性更高。因為到現在為止,支撐世界和平的其實是核平衡,美國不敢欺人太甚,害怕俄羅斯選擇同歸于盡,拉着地球來陪葬。是以在很多事上,美國沒有把很多事情擺到明面上來,比如以烏克蘭的軍力怎麼可能抵抗俄羅斯軍隊一年多之久?

在烏克蘭的很多事情上,美國也留有餘地,偏偏烏克蘭獅子大開口,不願意和俄羅斯和談,還要求歸還烏東和克裡米亞,并要求大量戰争賠款,導緻了戰局一直僵持。而美國此次入駐芬蘭,大機率也是給俄羅斯一點壓力,讓俄羅斯也退一步,不要在烏克蘭太強硬,面的難堪。美國大機率就是在芬蘭小駐點軍,大機率不會布置什麼進攻型武器,去主動打破地區局勢的平衡,美國也怕俄羅斯人上頭,不顧一切的上來就是幹,那樣的話,美國也會面臨很大的麻煩,特别是戰争風險和核威脅。

以史為鑒,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已經開始了?

俄烏戰争會是三戰開端嗎

可是俄羅斯也不是那種按常理出牌的人啊,比如當年的希特勒,被英法趕着去進攻蘇聯,但是人家就是先不打蘇聯,先是和蘇聯瓜分了波蘭,還簽訂了合約,然後再回頭狠狠收拾英法一通後,再進攻蘇聯。東歐局勢相當微妙,雙方都繃緊了弦,一旦有一方沉不住氣,可能今天的烏克蘭就是1931年之後的中國,今日的烏東地區和克裡米亞,就是當年的東北和熱河。

如果真是這樣,那真的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了!

是以,珍惜和平,好好愛自己,好好愛家人,好好熱愛這個美好而甯靜的地方,好好愛護這個傳承了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國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