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赫連勃勃的輝煌時刻:死裡逃生建立大夏,擊敗晉軍占領長安

作者:調侃曆史

赫連勃勃,匈奴人,他的父親在前秦統治時期被封為西單于,統領匈奴部落,前秦瓦解之時,其父趁亂占據了朔方(内蒙古的河套地區附近)。

不久之後,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興起,攻占了匈奴人的地盤,殺死了赫連勃勃的父親,赫連勃勃死裡逃生,逃到了鮮卑部落叱幹部那裡。

赫連勃勃的輝煌時刻:死裡逃生建立大夏,擊敗晉軍占領長安

北魏軍力強盛,叱幹部的首領他鬥伏不敢得罪北魏,就派人把赫連勃勃抓了起來,準備把他押送回北魏。

眼看赫連勃勃就要性命不保,這時候一個救星出現了。

他鬥伏的侄子阿利聽說要把赫連勃勃押送回去,深感不妥,對他鬥伏說∶"就算是鳥雀過來,我們也會保護一下,更何況赫連勃勃在國破家亡後來投靠我們,就算保不住他,也可以讓他去逃命,何必把他押送回北魏呢?"

他鬥伏怕北魏怕得要死,拒絕了這個提議。但阿利也是個猛人,二話不說,直接派人把押送隊伍截住,放了赫連勃勃,把他護送到鮮卑多蘭部落的首領沒奕于那裡。

赫連勃勃的命運從此開始發生巨變。

赫連勃勃的輝煌時刻:死裡逃生建立大夏,擊敗晉軍占領長安

沒奕于當時已經投靠了後秦,被封為高平公,赫連勃勃人高馬大,長相俊美,而且很聰明,沒奕于很喜歡這個小夥子,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後秦君主姚興也很欣賞赫連勃勃,常常跟他一起讨論軍國大事,給他的待遇很高。

被君主器重,赫連勃勃的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但是卻有人發現了赫連勃勃的問題。

姚興的弟弟姚邕覺得赫連勃勃對人不仁義,勸姚興不要對他太好,姚興卻不同意,他覺得赫連勃勃有才能,準備讓赫連勃勃統領部分軍隊去進攻北魏,結果遭到了姚邕的極力反對。

姚邕說∶"赫連勃勃為人殘暴,重用他的話,會給國家帶來危害。"在姚邕的勸說之下,姚興暫時放棄了重用赫連勃勃的念頭,然而不久後姚興就把姚邕的警告忘了,封赫連勃勃為安北将軍,讓他統領二萬多人。

赫連勃勃終于擁有了一支屬于自己的隊伍,他決定不再僞裝,不信人言的姚興很快就吃到了苦頭。

某一天,有人要給姚興運送幾千匹馬,被赫連勃勃給知道了,他就動了心思。

赫連勃勃的輝煌時刻:死裡逃生建立大夏,擊敗晉軍占領長安

馬在古代是重要資源,有足夠的馬就可以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赫連勃勃于是撕下忠臣的面具,在中途把這些馬截留了下來為己用。

為了進一步壯大實力,赫連勃勃做事不擇手段,他糾集了一批人,聲稱要去他嶽父沒奕于的地盤打獵,在沒奕于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赫連勃勃帶兵殺死了沒奕于,吞并了他的部落,自此赫連勃勃擁有了數萬人馬。

公元407年、擁有了一定勢力的赫連勃勃自稱大單于,建立大夏國。建立大夏國之後,赫連勃勃就開始和姚興的後秦杠上了。

當時赫連勃勃剛剛建國,地小資源少,而相鄰的後秦有較為豐富的資源,赫連勃勃就把姚興以前對他的收留之恩抛到腦後,經常帶兵去後秦境内劫掠。

姚興于是派出大将齊難,讓他帶兵去對付赫連勃勃。

多年的曆練讓赫連勃勃的軍事能力大為提升,他很快讓姚興一方吃到了苦頭。

赫連勃勃的輝煌時刻:死裡逃生建立大夏,擊敗晉軍占領長安

齊難有兩萬人馬,而赫連勃勃建國不久,兵力不多,是以他沒有和齊難正面對抗,而是主動後撤。

齊難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以為赫連勃勃的人都逃遠了,就讓土兵們在對手的地盤上大肆劫掠齊難覺得自己是久經沙場的老将,赫連勃勃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臭小子,怎麼會是自己的對手?

驕兵必敗,赫連勃勃馬上用行動給了齊難一記耳光。

看到齊難的士兵到處搶東西,陣型大亂,赫連勃勃立即帶領伏兵從附近沖出,對着亂哄哄的齊難部隊就是一頓砍殺,齊難的人都在忙着搶東西,隊伍散亂,倉促之間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被赫連勃勃打得一敗塗地。

一戰下來,赫連勃勃俘獲了大量人員和物資,齊難率領殘兵敗将撤退,但赫連勃勃沒有給他喘息的機會,繼續追擊,最終活捉了齊難。

齊難是姚興手下的名将,他都不行,姚興隻好親自出馬。

這一次姚興改變了政策,決定采用人海戰術,召集各地軍隊圍剿赫連勃勃,姚興人馬遠多于赫連勃勃,看起來這次是穩操勝券。

赫連勃勃的輝煌時刻:死裡逃生建立大夏,擊敗晉軍占領長安

可惜姚興這次又失算了,赫連勃勃有很多騎兵,部隊的移動速度很快,還沒等姚興的各路大軍到齊,赫連勃勃的鐵騎就如同鬼魅一般,突然出現在姚興附近。

姚興當時身邊隻有部分人馬,被突然出現的赫連勃勃吓了一跳,無奈之下,姚興隻好硬着頭皮派兵出戰,沒想到一戰過後,竟然把赫連勃勃打跑了!

姚興心中大喜,派兵乘勝追擊。然而事情并沒有那麼簡單。

實際上,赫連勃勃隻是假裝被擊敗,在逃跑的途中,他設下埋伏,等姚興的追兵進入埋伏圈,就把他們一網打盡,俘獲了很多人馬,姚興的圍剿計劃失敗了。

赫連勃勃的輝煌時刻:死裡逃生建立大夏,擊敗晉軍占領長安

其實姚興也有忠心耿耿的大将,但是由于赫連勃勃善于用兵,姚興一方經常吃虧。

姚興的将領王奚聚集數千人馬,在敕奇堡與和赫連勃勃展開激戰(敕奇堡在今天的甘肅平涼附近),王奚是個不要命的主,他率領衆人,和敵人進行近距離白刃戰。

赫連勃勃部隊沒遇到過這麼兇悍的打法,被擊潰了不少人,赫連勃勃覺得得不償失,及時調整戰術,不再強攻,而是派兵包圍敕奇堡,切斷他們的水源,圍而不攻,長期封鎖。

時間一長,守軍饑渴難耐,不得不向赫連勃勃投降。

其實,起初赫連勃勃的人馬并不是很多,周邊的後秦和南涼政權都比他強大,但是赫連勃勃打仗靈活,在和周邊勢力的較量中,赫連勃勃敗少勝多,勢力越來越大。

赫連勃勃的輝煌時刻:死裡逃生建立大夏,擊敗晉軍占領長安

剛剛建立大夏國的時候,赫連勃勃曾經派使者去南涼,請求雙方結成姻親,但是南涼君主秃發辱檀覺得赫連勃勃是個小角色,看不上他,拒絕了他的請求。

消息傳來,赫連勃勃覺得受到了侮辱,立即發兵報複,帶兵攻入南涼境内,掠奪了大量的牛馬。

秃發辱檀聽說赫連勃勃搶走了很多牛馬,準備發兵去追擊他,大将焦朗建議說∶"赫連勃勃治軍有方,現在他們滿載而歸,士氣正盛,銳不可當,我們不如趕往他們的必經之路,設下障礙,阻斷咽喉要道,必能大勝。"

焦朗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赫連勃勃地盤小,自己沒什麼資源,為了保護搶來的東西必會死戰,不如阻斷他們的歸路,消耗他們的銳氣。

但是大将賀連認為不去正面追擊就是示弱,反對焦朗的提議,請求盡快追擊。秃發側檀在賀連的鼓動之下,大手一揮說道∶"堅決追擊,敢進谏者斬!"大軍追着赫連勃勃的部隊就去了。

收到敵兵追來的情報之後,赫連勃勃不慌不忙,下令在險要路段設下障礙物、秃發側檀大軍抵達之後,被堵在窄路上難以前進,這時赫連勃勃帶領伏兵沖出,對困在路中的秃發侮檀大軍發起猛攻,秃發辱檀部隊猝不及防,被殺一萬多人,損失多名将領,大敗而逃。

就這樣,憑借過人的軍事能力,赫連勃勃的大夏國站穩了腳跟,正在赫連勃勃繼續侵擾後秦的時候,劉裕的大軍也加入了打擊後秦的行列。

赫連勃勃的輝煌時刻:死裡逃生建立大夏,擊敗晉軍占領長安

對于劉裕進攻後秦這件事,赫連勃勃對部下們說了一番自己的看法。赫連勃勃分析說∶"劉裕水陸并進,才略過人,姚泓肯定不是他的對手,劉裕一定可以打下關中,等他班師回朝之後,估計會留下将領鎮守關中,到時我再去進攻關中,将易如反掌。"

不得不說赫連勃勃還是很有戰略眼光的,分析清楚形勢之後,赫連勃勃決定坐山觀虎鬥。

不久之後,劉裕果然打下了長安,但是由于鎮守建康的心腹劉穆之突然去世,劉裕被迫迅速趕回建康,留下幼子劉義真和部分将領鎮守長安。在旁等待已久的赫連勃勃立即展開行動,發兵直撲長安,沈田子奉命迎擊赫連勃勃,然而作戰失利,被迫退守。

王鎮惡對沈田子的退守很不滿,說道∶"主公把幼子托付給我們,我們應該竭盡全力,現在不帶兵出擊,怎麼能消滅敵人?"

本來這隻是王鎮惡的幾句牢騷,但是由于守軍将領不和,這件事很快引發了大亂。

話傳到沈田子那裡,沈田子大怒,他本來就對王鎮惡有意見,認為王鎮惡是在關中長大的,會在關中培植自己的勢力,現在聽到王鎮惡對自己的批評,沈田子對王鎮惡更加厭惡,決定幹掉他。

于是沈田子趁王鎮惡沒有防備,暗中埋伏士兵,殺害了王鎮惡。這下捅了大婁子,王鎮惡即使再有錯,他也是劉裕手下的大将,沈田子竟敢沒有經過劉裕的同意就擅自殺了王鎮惡。

劉裕離開關中的時候,讓幼子劉義真鎮守關中,并讓重臣王修輔佐劉義真。王修認為沈田子敢擅自殺死王鎮惡,是驕狂難制的表現,就以擅自殺害大将的罪名,把沈田子處死了。

一連殺了兩員大将,年紀輕輕的劉義真哪見過這種場面,被吓得六神無主,這時有人告訴他:"王修殺害大将是想造反!"驚魂未定的劉義真沒有查清楚就處死了王修。

己方重要人員的連續被殺,導緻關中守軍人心惶惶,赫連勃勃又在不斷逼近,劉義真幹脆把部隊全部集中到長安城内,進行固守。

這又是一個敗招。赫連勃勃沒有急着率領主力來攻打長安城,而是不斷占領長安周邊地域,切斷交通,逐漸對長安形成封鎖态勢,守軍形勢危急。

遠在建康的劉裕,聽說留守部隊被赫連勃勃包圍,大驚失色,立即傳令劉義真向東轉移,于是劉義真率軍向東突圍,赫連勃勃順勢拿下長安,之後派兵追擊劉義真。

劉義真的部隊此時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士氣非常低落,被追兵打得大敗,大将朱齡石被俘獲,劉義真自己逃回了建康。

坐山觀虎鬥的赫連勃勃,趁劉裕不在,拿下了長安。

赫連勃勃的輝煌時刻:死裡逃生建立大夏,擊敗晉軍占領長安

從前赫連勃勃剛剛起兵的時候,因為人馬較少,會避免成為敵人的靶子,一直采取的是流動作戰的戰術,現在好不容易得到了長安這樣重要的城市,部下們就紛紛建議定都長安,但是赫連勃勃卻不同意。

在他看來,老對手後秦雖然沒了,但是已方附近出現了一個更強大的對手——北魏。

北魏兵強馬壯,是赫連勃勃的勁敵,赫連勃勃認為如果定都在長安,則都城距離自己的北部地盤較遠,北部很有可能被北魏逐漸控制,是以赫連勃勃堅持把都城設在靠近北部的統萬城,用來加強對北部的控制,防止北魏的滲透。

統萬城位于今天陝西省靖邊縣附近,是赫連勃勃征發了十萬人建成的一座堅城,"統萬城"的名字是赫連勃勃自己取的,意思是"統一天下,君臨萬邦",可見他的狂妄與野心。

為了把統萬城修建得足夠堅固,赫連勃勃任命的監工叱幹阿利采取了十分殘酷的辦法∶城牆修建好之後用錐子來刺牆,如果能刺進一寸就殺死修建者,在這種恐怖血腥的管理之下,統萬城被建造得異常堅固。赫連勃勃沒有因為叱幹阿利的殘酷而怪罪他,反而認為他幹得很好,是個忠臣。

在鑄造兵器上,赫連勃勃再次展現了他的殘酷本色,他一面派人制造弓箭,一面派人制造铠甲,造成之後用弓箭射铠甲,如果能射透铠甲就殺死制造铠甲的人,如果射不透,就殺死制造弓箭的人。

赫連勃勃的輝煌時刻:死裡逃生建立大夏,擊敗晉軍占領長安

雖然赫連勃勃無力消滅劉宋和北魏,但是他喜歡過嘴瘾,把統萬城的南門命名為"朝宋門",東門取名為"招魏門",西門命名為"服涼門"(當時赫連勃勃地盤的西邊有北涼政權),北門命名為"平朔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