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更有效溝通

作者:焦慮共療所

What:當一個人覺得情緒受傷的時候,無論是你還是對方覺得情緒受傷,都是因為你們的某一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Why: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充滿着各種威脅的方法、回避責任的方法、進行比較的方法以及道德評判。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幸福,自己的家庭不是生活的憤怒,冷戰的環境當中。讓自己的朋友圈更加喜歡跟你交流。要在危機時刻能夠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問題更加惡化。讓我們自我控制情緒能力更強。

造成暴力溝通的根源:①容易道德評判②做比較③回避責任④威脅(強迫)

How:分四步=事實→感受→需求→要求

如何更有效溝通

①這裡的事實就是你觀察到的現象,需要區分的就是我們不要去講這個事情的觀點和去評論這個事件。如果你講觀點的話,他就會感受到你是在評判他,讓他感覺到特别不舒服,因為人都不喜歡被指責和道德綁架。(eg:小紅本周上班五天已經有三次遲到了,你就說:我覺得小紅是一個懶人,不遵守規章制度的人。但是小紅可能是這幾天有急事去了,去照顧家人了,并不是你說評價的懶散的人。那如果你找小紅溝通,就得說這周你有三天遲到記錄。這就是事實,叫做觀察。)事實是最不容易引起對方反彈的東西。不帶評判的觀察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形式。

②要體會和表達感受:我們大多數人都以隐藏自己的感受為主,不懂得怎麼表達。這樣日積月累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心靈及身體健康。是以我們要學會照顧好我們自己的感受。表達感受的詞彙有→難過、憂傷、痛苦、孤獨、慌亂、開心、愉悅等等。當你能夠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你才能夠跟别人去溝通你此刻真實的想法。

(eg:老公,每次我們發生觀念不同時,你都是很忽視我的話語,我感到很難過,很不被重視。這叫做感受)

如何更有效溝通

③找到感受的根源→需求:一個人隻要生氣,一定是因為他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eg:接着上面的例子→我需要你以後在我表達觀點時能夠用心傾聽完。是以這時候你要能夠學會表達需求,而不是指責→你就是不尊重我。)雖然做到這樣很難,但是隻要我們不斷學習和練習,我們就可以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

④請求幫助,也就是提要求。說你要什麼,而不是不要什麼。(eg:老公經常打牌,如果你說以後少在外面打牌,還要不要回家了,以後不許在外面打牌。結果老公把牌友都叫到家裡來打了,這就是沒有表達清楚要什麼,隻是說了不要什麼。是以說我們要把要什麼說出來,越具體越好。)

然後在溝通過程中我們要多傾聽,反映情感。下面這些阻礙傾聽的:“我覺得你應該”,這不是傾聽,這是在打斷對方。然後是比較,“你這算不了什麼,跟你說我那個事”。第三個,說教,“如果你這樣做,你會得到很大的好處”,給人建議。然後是安慰,“這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了”。然後是回憶,“你這事讓我想起來”,回憶。然後是否定,“高興一點,不要這麼難過,不至于”,這是否定。然後同情,“哦,可憐的寶貝”,同情。然後詢問,“這種情況什麼時候開始的”。然後辯證,“我原來想早點打電話給你,但是昨晚怎麼怎麼樣”。然後是辯解。最後一個叫糾正,“事情的經過不是這樣的”。

如何更有效溝通

什麼叫全身心地傾聽?就是千萬不要希望對方停下來,或者千萬不要打斷對方。

你其實隻需要把你的需求表達出來,把你的要求、你的情緒表達出來就好了,而不是不斷地指責别人,當你不斷地指責别人的時候,你會認為是别人造成你的痛苦,但我們前面講過,痛苦是來自于我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是以你要盯着需求,而不是盯着情緒。這也是我們表達憤怒的方法。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事實,也就是觀察。講出你的感受。我很難過,我很傷心,我很開心。然後講出你的需求,我希望得到什麼。最後,講出你希望對方怎麼做的具體的要求和方法,請求幫助。這樣就能更好的與人溝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