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文康:參演《1921》告慰李漢俊,您的理想實作了丨角色

作者:Beiqing.com

黃建新制作執導、鄭大生協演的電影《1921》如火如荼,正如黃建新所說,"我們對國家的理想和希望,與當時的理想是一緻的,這叫崩潰。片中飾演中國共産黨代表李漢君的袁文康也對此有着深刻的了解,上映後,他在社交平台上寫了一段話:"在與李漢軍先生'接觸'的百年日子裡,讓我再次知道了早期共産黨的偉大, 而這次疫情,讓我真正感受到當代共産黨人和一百年前的共産黨人有着一樣的精神,我很幸運地選擇了同樣的道路。"

袁文康:參演《1921》告慰李漢俊,您的理想實作了丨角色

袁文康在1921年飾演李漢君。

扮演一個曆史人物對于袁文康來說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這個角色是真實的,如何還原很重要,還需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接近這個角色。他說,偉人這個角色更多的是尋找内在的戲劇性,要恢複這個角色,是集體創造的項目。在袁文康看來,參加《1921》一生隻有一次,他全心全意地把角色做到最好,經驗特别珍貴,經驗也感動不少。當被問及他最想對李漢軍先生說些什麼時?"你的夢想已經成真,我很自豪和榮幸能成為一名見證人,"他說。"

為了展現人物氣質,大量觀察文字工作者

黃建新在"1921"選拔期間見過很多演員,希望能找到一個在氣質、形象上與李漢軍特别親近的演員,他了解到袁文康來自上海,也有知識分子的儒家氣質,感覺很對。袁文康記得黃建新邀請他到上海見面時,說正在籌備《1921》電影時,他毫不猶豫地同意:"我和黃導不是第一次合作,在參加'軍工'之前有接觸的時候,面對這樣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慶祝黨的成立, 能參與大自然是我的榮幸,大概是一生隻有一次的機會。導演鄭大生還記得,他走進李漢君的照片前,忍不住歎了口氣,"袁文康和韓軍先生真的長得像。

袁文康:參演《1921》告慰李漢俊,您的理想實作了丨角色

袁文康的儒家氣質和形象與李漢君非常接近。

塑造李漢君,成為袁文康那段時間最重要的事情,他開始向戲外看解釋角色的方式,文學、照片、文字都成了拍攝時期每天琢磨的事情:"作為演員,這樣一個曆史人物在你面前,要接近他, 重新雕刻他隻能從内部找到,讓你周圍的所有資訊都成為參考,從每一個資訊中都可以找到來研究他的舉止,說話的節奏,人們接收的方式。袁文康認為,1921年的知識分子,在社會動蕩和人們不說話的特殊時刻,一定在信仰上堅定而非凡:"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李漢君先生的時期非常優雅,展現了新一代年輕人的文明姿态,他們有自己的信念方式。在準備期間,我讀了很多他寫的文章,他經常寫到深夜,(閱讀)這些文章花了我們很多時間,也就是說,他相當有成效,是以我環顧四周很多文字工作者,從他們的工作作風中找到了這種識字的感覺, 包括寫作的内容,說話的速度,都是可追溯的。"

學習三門外語,練習法國巴黎口音

曆來李漢軍患上塵肺病(一般簡稱肺結核),袁文康拎着一個小箱子,裝上甘草片來緩解咳嗽,做體力勞動的時候容易喘息,這樣他不能拿太重的東西,移動的時候隻能稍微用手,袁文康用這些細節來恢複角色。從體格上講,作為常年案例作家,李漢君在放松時會更容易駝背,但在拍照時,遇見的人又苗條又高,就像秒針在時鐘裡一樣,為了接近李漢君瘦弱的身體,袁文康在正式玩了7公斤的體重,力求在外表上更接近人物。考慮到李漢君當時的辦公室進出聯排别墅,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在上海拍攝期間,袁文康也走了,騎自行車,試圖恢複李漢君在自己的生活中的生活。經過準備、扮演和釋放的過程,袁文康表示,電影《1921》的收獲是前所未有的:"作為演員,要扮演這個人,你可以從他身上獲得力量和精神,仿佛他會慢慢在你的身體裡綻放,不斷影響着你,尤其是他的信仰、他的堅持和對自己所做之事的覺知。例如,1923年,李漢軍在武漢發表了一篇關于"女性解放"的文章。當時他說,女性解放是把女性自己從籠子裡解放出來,女性自己變得更強大,當女性的問題不再被刻意提出來的時候,才有可能實作男女平等。"

《1921》上映後,李漢君的戲劇給很多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祭祀的視訊,反複流傳觀看。片中的李漢君被反動派槍殺,血霧的祭祀噴湧而出,當那瘦弱的身影落地一瞬間,讓無數人震驚和感動,但很少有人知道,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是這樣實作的: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導演增加了火藥的量, 導緻爆炸會直接保護演員的木闆被炸穿,袁文康在鏡頭前的疼痛反應是真實的,之後影片中充滿了瘀傷。另外,李漢君精通幾門漢語,為此,袁文康在開始學習法語之前花了很多時間學習英語、法語、日語,袁文康在開始學習法語之前,特意邀請了一位法語中文老師來教書。在疫情期間,每天隻能通過視訊上課。從拼音标簽開始,在密碼周圍說一下,直到你能說出标準的巴黎口音。經過思考、研究和消化,他通過每一個細節将人物自身的特征傳達給觀衆,并用絲綢诠釋出來。過去,觀衆總是認為電影的主題是遠離年輕人,袁文康在表演過程中越來越發現《1921》與今天的年輕人比較接近,他說:"100年前的這些年輕人,他們是普通人,從事各種行業, 有做教育、學習、工作,他們會聚在一起讨論國家的命運,像年輕的創業者一樣,希望自己将來能有所作為,和同齡人一起做點什麼,即使可以不假思索地走得很遠,但會鉚足足步,堅持把事情做好,這些精神和經曆, 是相似的。在他看來,1921年也為今天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榜樣:"也許你覺得特别随意的事情,隻要你堅持去做,也可能影響你身邊的很多人。"

對話

品種博覽會少了

新京報:你不拍戲的時候,你平時是怎麼做的?

袁文康:旅行、閱讀,其實要成為演員真的需要不斷拓寬視野,去各個地方體驗不同的文化,增加經驗,這些都能讓你吸收營養,對表演也是有幫助的。特别是一路上,你會遇到各種形狀和思想的人,他們是演員的好榜樣,他們的外表和想法可以在類似的角色中使用。

新京報:看來除了演戲,你很少出現在這些綜藝節目的平台上?

袁文康:哈哈,綜藝不是很(笑),這方面的綜藝确實會少一些,還是想先把自己的打好,在這個階段的打法還是想看球隊,劇本好,對手好,這件事不能苛求,希望能盡量滿足最喜歡的群體。

袁文康:參演《1921》告慰李漢俊,您的理想實作了丨角色

袁文康.攝影:鄭新潮,新京報記者

新京報:你希望自己在表演中能取得哪些突破?

袁文康:這些年來,我一直在鑽研演戲,尋找新的嘗試方式。就像現在電影表演和電視劇不一樣很感人,挑出某些性格特征需要時間,比如大銀幕會放大很多形式,是以有些電影表演細節處理,10分隻能顯示6分,這個比例把握很難捏。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合影 鄭新超

編輯:黃嘉玲 郵件 吳興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