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響跨越地域和年齡,“聲生不息”這塊金字招牌如何煉成?

影響跨越地域和年齡,“聲生不息”這塊金字招牌如何煉成?

新音樂産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朱力克

就在上周,在歌手們合唱《明天會更好》的歌聲中,《聲生不息·寶島季》完美收官。

值得一提的是,《聲生不息·寶島季》在開播第一期,就拿下了四網第一的好成績,熱搜話題、上榜歌曲更是一直随着節目的播出在疊加。

繼“港樂季”之後,“寶島季”再次在熱度、口碑等多元角度,成為了2023年上半年綜合評分最高的音綜之一。這兩年來,“聲生不息”也由此自證了其身為年度最“能打”的綜藝之一的品牌實力。

影響跨越地域和年齡,“聲生不息”這塊金字招牌如何煉成?

有人将《聲生不息·寶島季》成功的主要原因概括為“格局、細節、情懷、誠意”。如果說格局和情懷代表的是節目的精神層面,那麼有誠意的細節可能就是這一節目最大的制作特點。

從這些回報中不難看出,這四點似乎也正是當下國内音綜最需要達到的質感、觀衆最想要從中獲得的觀感,“聲生不息”系列到底是如何能一再“一鍵四連”的呢?

出圈是件小事?

《聲生不息·寶島季》真的很火,而且火得很突出。

整季節目中,多個音樂舞台在節目播出當晚就登上了熱搜榜,成功出圈。其中,由那英和馬嘉祺共同演繹的《蘭亭序》,在節目播出後,直接登上了微網誌、抖音六個榜單的首位。馬嘉祺自帶的少年清澈嗓音,搭配上那英古韻深藏,以及戲腔的加持,讓歌曲在原版的基礎上,疊加出了一種穿越了時光交流質感。

影響跨越地域和年齡,“聲生不息”這塊金字招牌如何煉成?

包括在最後一期的金曲盛典上,被評選為“最佳合作金曲“之一的《遺憾》亦是可圈可點。由張信哲和張韶涵重新演繹的這一版,雖然在詞曲編上并沒有特别大的改動,但李琪弦樂團的演奏幾乎貫穿了全曲,使得原曲中想要抒發個人的情緒變得更為宏大和厚重。再加上兩位實力派歌手的深情演繹,讓這份“遺憾”也無憾了。

可以說,不管是嘉賓歌手自身的實力,還是整個節目在演出班底、燈光舞美上,《聲生不息·寶島季》都成功地延續了上一季的高水準制作水準。相對應的,節目的口碑和資料成績更是一再重新整理了本年度的音綜紀錄。

節目上線首日便登上貓眼綜藝熱度榜第一名,在湖南衛視上星播出後,拿下了四網收視第一的好成績。錄到第八期時,節目在賽制上進行了新一輪的創新,效果更是立竿見影。

當期節目開播10分鐘,“聲生不息寶島季”便火速登陸微部落客榜;在24小時内,光是特别嘉賓鄭智化演繹的經典作品《水手》,單條視訊點贊破43萬,單期收獲全網熱搜超121個;《安九》的相關話題更是在微網誌、抖音、快手等平台收獲了22個熱搜。

影響跨越地域和年齡,“聲生不息”這塊金字招牌如何煉成?

自節目開播以來,“喚醒青春記憶”、“市場需要這樣的音綜”等來自音樂圈的盛贊不絕,也有網友評價:“無論是選曲還是組合,都堪稱完美”、“這才是音綜該有的樣子”。

要知道,音綜雖然一直被看作是綜藝節目裡的常青樹,但随着賽道越來越多、越來越垂直,創作和創新的空間也越來越窄,整體也進入了一個瓶頸期。在當下圈層化越發嚴重的華語樂壇裡,“出圈”更是越來越難,一般情況下,一季節目能有1-3個出圈的舞台已是難得。

然而,自三月開播以來,《聲生不息·寶島季》幾乎期期都有音樂舞台跨平台出圈,甚至可以說,“出圈”都快成為這個節目的标配了。

影響跨越地域和年齡,“聲生不息”這塊金字招牌如何煉成?

音綜裡到底該有什麼?

“聲生不息”被稱為音綜裡的“六邊形戰士”,這可不是吹出來的。

“六邊形戰士”一詞,來源于網絡流行語,用來形容能力非常強的人或角色。如果用它來形容一檔音樂綜藝的話,“六邊”則更多可看作是由節目配置(樂隊、舞美等)、歌手陣容、選曲、主題、呈現效果以及社會影響的綜合評測标準。

就目前國内音綜的平均制作水準來說,在節目配置和歌手陣容上,都沒什麼大問題。在其他四點中,尤其是選曲和社會影響這兩點,可謂是參差不齊。單說選曲,過于小衆獨立容易無人問津,過于迎合則又容易失了審美;成功取得兩者中間值獲得高分的音綜,實在是屈指可數。

其中,在《聲生不息·寶島季》的舞台上,由魏如萱和窦靖童共同演繹的《You Don't Trust Me At All》,就是一個典型的靠“取中間值”拿下選曲項高分的案例。

影響跨越地域和年齡,“聲生不息”這塊金字招牌如何煉成?

範曉萱的原版曲風就已經是偏小衆的爵士了,“寶島季”的版本還結合了魏如萱Lo-fi複古電子曲風的《哎呀哎呀》,審美确實是保住了,但在操作難度和閱聽人預期上,都可謂是一場冒險。慶幸的是,這場冒險的主導者是魏如萱和窦靖童,兩位創作型歌手将骨子裡的音樂“玩性”在這首歌裡展現的淋漓盡緻。包括耳帝後在微網誌的樂評中也寫道:“在這個舞台上聽到這樣的選歌與改編風格,值得贊賞。”

這樣的案例在《聲生不息·寶島季》中還有很多。在展現“寶島季”這一主題上,更是從官宣時以當歸為意象的概念海報,到第一期寶島音樂編年史、台灣腔的旁白,再到“聲生不息請回答”環節、寶島文化曆史坐标的介紹、海峽兩岸雙舞台配置等等,節目的用心可見一斑。

影響跨越地域和年齡,“聲生不息”這塊金字招牌如何煉成?

那英與胡德夫隔空合唱

自《聲生不息·寶島季》播出以來,不僅熱搜霸榜、好評不斷,更是在網絡上出現了“你可以永遠相信聲生不息”的高贊評論。做好一季節目可能還有運氣和特殊節點的助力,但做好一個音綜品牌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顯然,“聲生不息”也順勢走上了自己的王牌綜藝之路。

“聲生不息”可能是種氣質

有人說,港樂季和寶島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氣質。

港樂季拍出了對花花世界,璀璨都市的向往,寶島季拍的是對鄉土人情的眷戀和惆怅,充滿台式特有的小确幸、小治愈。如此說來,兩季節目既是優質音綜,換個角度看,也是兩部人文紀錄片。

好内容永遠不缺觀衆,如果說此類節目挖掘音樂本身之外,還可以延伸一些情感價值的話,便可以追溯到這些金曲背後的文化基因。

在最後一期的“聲生不息請回答”環節裡,節目組走上了街頭,收集了兩岸的觀衆們對于節目最真實的感受。有個台灣青年在采訪中談到,兩岸同文同宗,本身就需要更多的交流,而音樂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影響跨越地域和年齡,“聲生不息”這塊金字招牌如何煉成?

這樣的交流在“聲生不息”的兩季節目中,幾乎達到了一個節目所能承載的最大容量。以“愛音樂的人都是自己人”為核心,表達出的則是更為宏大的家國情懷,這幾乎也是一個音樂綜藝品牌所能具備的最具魅力的氣質和最大的格局了。

正如何炅在《聲生不息·寶島季》金曲盛典中,頒發最佳合作金曲獎時說的那樣:“我想這些合作的歌曲之是以動人,不僅僅是因為歌曲本身好聽,而且因為在這些歌曲中,我們感受到了情感的連接配接。同時,它們也跨越了地域和年紀,将歌手,也就是你我串聯到了一起。”

在《聲生不息·寶島季》的舞台上,諸多台灣金曲在兩岸實力唱将的改編演繹之下,發出了新的時代回響;那些有時代底蘊、傳播意義、審美價值的優秀音樂作品也得到了有效傳唱。自節目開播以來,更是收到了來自音樂圈内外不計其數的高度評價。

影響跨越地域和年齡,“聲生不息”這塊金字招牌如何煉成?

《聲生不息·寶島季》的成功,進一步展現了芒果在舞台工業化、“文”“娛”尺度把控等方面,在行業内的引領姿态。它輸出的高品質舞台、名場面、文化交流意義,也如節目名一般生生不息。

-全文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