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給您帶來更好的閱讀互動體驗,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更新精彩内容、分享不一樣的曆史故事!
引言
日本狹窄擁擠的國土以及日益枯竭的自然資源,迫使他們不得不放眼海外,尋找新的家園。
千百年來,日本政府一直沒有打消過對外輸送移民以建立擴張據點的念頭。
如今,在一個遙遠的南美國家,日本人用一種相對“溫和”的方式實作了當年的目标。而那個被日本人下套的國家,正是巴西。
巴西招納移民—歐洲不想,大清不讓,日本卻求之不得
巴西是日本海外移民最多的國家。日裔族群在巴西繁衍至今,已經達到了近兩百萬的規模。
而日本人在巴西購置的地産總面積,更是日本領土的三倍多。這一現象的淵源,還得從19世紀說起。
在過去,巴西主流的生産模式是莊園式種植經濟,而種植園的主要勞動力則是黑人奴隸。
然而,1888年,巴西通過《黃金法案》,宣布廢除奴隸制。從此,黑人成為自由勞動力。
重獲自由的黑人,有的回到了非洲,有的進了美國工廠。就是死活不願待在種植園。
而巴西又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突然的勞動力流失,使得巴西農業陷入困境,停滞不前。
于是,巴西當局開始招納移民,以填補勞動力缺口。
作為一個以葡萄牙人為基本盤的國家,巴西的統治者們自然是更青睐于歐洲白人移民。
起初,巴西的優惠政策隻吸引到了意大利移民,因為那時候意大利還比較窮。
而其他富裕的歐洲國家壓根就看不上巴西,要移民也是去美國。結果,不出十年,巴西境内就多出了數十萬意大利裔移民。
而意大利自己的人口就不多,哪裡遭得住巴西政府這番挖牆腳?為此,意大利頒布法律禁止國民移民巴西。
另一方面,意大利民風彪悍,幫派衆多,還特别喜歡抱團取暖,給巴西治安帶來了困擾。
這時,巴西政府将目光放到了亞洲,他們知道,那裡生活着能耕善種、吃苦耐勞的民族,把他們移民過來正好可以緩解國内危機。
巴西使團首先找到的不是日本,而是大清,在考察了民情之後,他們向清政府呈交了一份勞動力輸出合同,打算從中國“買”點苦工過去。
不料,巴西人當場被拒,原因無他,就是害怕僑民生事。
清政府早就被那幫海外僑民搞怕了,無論是南洋僑民還是公派留學生,隻要是出了國的,最後都會發展成反清勢力。
僑民出錢出力資助革命黨,并且人還在國外,清政府治不了他。
就在移民拓荒計劃陷入僵局之際,隔海相望的另一個國家卻給巴西使團抛來了橄榄枝。
日本政府不懷好意地跑過來說:巴西不是想要忠良的農民嗎?我們有
小本子去巴西——沒安好心
日本人肯定沒安什麼好心,放百姓去巴西也絕對不是為了援助那麼簡單,他們也有着自己的算盤。
當時,日本正值明治維新時代,為了擷取工業生産所需的土地,實行了一種類似于英國圈地運動的政策。
明治維新
政府開放土地買賣,不知情的農民在威逼利誘下将土地賣給資本家,拿到鈔票之後。
日本政府反手就讓日元貶值。農民沒錢花、沒地種,隻能湧向城市,淪為工廠勞動力。
這還是算好的,由于日本工業化才剛起步不久,能提供的就業崗位不多。
許多農民在失去土地後當場失業,隻能在城裡四處遊蕩,給社會帶來了不小的治安隐患。眼下,巴西的移民招納計劃正中了日本人的下懷。
日本是人太多飯碗太少,國家養不活,巴西是地太大人太少,沒人來。
于是,兩邊一拍即合,簽下了勞動力輸出合同,在政府的宣傳鼓動下,大量無業遊民拖家帶口報名了遠赴大洋彼岸的移民團。
1908年,第一批日本移民共782人,乘坐“戶笠丸”輪船,經過兩個月的漂泊,終于抵達巴西桑托斯港。
截止二戰爆發,巴西境内的日裔已經初具規模,達到了20萬人。按照規定,第一代移民隻能從事農業相關工作,不能涉足其他行業。
但這對農民出身的小日子來說已經足夠了,起碼有屬于自己的土地。
第一代移民被巴西當局安置到了東南部的熱帶雨林中,在那裡,他們毀林開荒,開辟莊園,從事咖啡種植活動。
時間一長,移民們的異常之處就顯現出來了,日裔在巴西異常團結,他們從種植勞作中賺夠錢之後,就會跟同胞合資開辦種植園,自己當園主,并且隻雇傭日裔勞工。
久而久之,幾家幾戶都聚居到了一片區域裡,平時,他們隻派幾個代表跟巴西政府以及農産品經銷商聯絡。
内部遇到什麼問題也不會向巴西政府求助,而是族人的問題族人内部解決。
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立于巴西社會的自治群體,甚至可以說是“國中之國”。
由于日裔常年聚居在一塊,是以平時沒有跟巴西其他族群交流的必要,更沒有融入巴西主體文化的可能。
這些人在巴西的生活方式跟在日本沒多大差別,對他們來說隻是換了一個地種田而已。
雖然從法律上來講,他們已經是巴西公民了,但從實際情況上來看,他們對這個國家毫無認同感可言。
與此同時,遠在大洋彼岸的日本政府,卻毫不避諱地為這些已是外國公民的日裔提供援助。
他們出錢出力,為日裔莊園打井鋪路,興修水利,為社群開辦學校,引進日語教材。完全把這裡當成了日本領土。
日本侵略野心敗露,日本移民遭到懷疑
時間進入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來中國東北做鴉片生意的日本僑民越來越多,他們仗着有關東軍保護,在中國為非作歹,橫行霸道。
另一方面,盤踞南滿鐵路的日本關東軍不斷制造事端,為增派部隊找理由。
到後面,日本人越來越得寸進尺,不滿足于單純的軍事占領,還更加有組織有計劃地派遣開拓團移民到東北,搶了地還要換血。
這一幕,除了沒有軍隊的戲份之外,與巴西的境遇何其的相似!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對中國東北發動全面入侵,震驚了全世界。
因為,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并且,在入侵前夕,關東軍還得到了日本僑民的積極配合。
九一八事變後,海外日本人的身份變得敏感起來。
當時,巴西有傳言稱,日本政府在巴西的所作所為,與在中國東北如出一轍,最終目的都是殖民侵略。而這些日裔就相當于先遣隊。一時間,巴西人人自危。
從先前的種種表現來看,巴西人的懷疑不無道理,與此同時,巴西的政治局勢也在發生着微妙的變化。
此前,巴西政壇受咖啡和牛奶兩大産業寡頭操控,巴西總統從第四屆開始都是由寡頭扶持上台的,并且上台之後積極維護大種植園主和寡頭利益。
這段時期也被叫做“咖啡牛奶共和國”時期,是以,在這段時間裡,以咖啡種植為業的日本人過得還算不錯。
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牛奶滞銷,咖啡出口受阻,價格暴跌。
瓦加斯在軍隊的支援下發動政變,推翻了“咖啡牛奶共和國”,日裔種植園主們逐漸失勢。
瓦加斯在任期内加大力度清算咖啡種植園主,試圖打破他們對國家政治的操控。
這時,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日本人成了轉移國内沖突的出氣筒,被不斷針對。
1934年,巴西出台了一項針對日裔的條款,勒令禁止他們聚居在一塊,并出動執法機關強制拆分社群,把日裔遷到全國各地。
瓦加斯
1941年底,太平洋戰争爆發,不久之後,巴西政府追随美帝的步伐,加入反法西斯陣營,并與日本斷交。
受戰争影響,巴西國内掀起了一陣反亞裔的浪潮,日裔移民首先遭到制裁,政府沒收了他們的财産,關掉了他們的學校,以參與間諜活動為由随意抄家。
搞得他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在這片異國熱土上蠅營狗苟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其實,日裔在巴西被排擠純屬是咎由自取,由于日裔太過孤立自閉,整天神神秘秘,他們的國家又多行不義,是以第一時間成為衆矢之的。
前面提到,日本的移民活動是由政府主導的,這些人取得居住權後仍與本國政府保持着密切聯系。
除此之外,他們壓根就不是來安心過日子的,日本政府早早留了一手,用軍國主義的思想号召他們移民巴西。
很多人被一番洗腦之後,打着報效天皇的旗号奔赴遠洋,動機相當不純。
是以在日本戰敗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日裔無法擷取真實消息,為此還鬧出了很多笑話。
1945年8月中旬,日本天皇宣讀了《終戰诏書》,日本投降的消息通過廣播傳遍了七大洲四大洋。
當海外華人都沉浸在鼓樂齊鳴的喜悅氛圍中時,巴西日裔居然也在慶祝勝利!令人啼笑皆非。
事件的具體原因還得從日巴斷交說起,當時,巴西海關查扣了日文報刊。
而日裔平時接觸到的洋人或者土著人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更别說讓他們讀懂葡萄牙文報刊了。
是以,他們擷取國際新聞的管道就隻剩下了唯一一個,那就是“臣道聯盟”。
臣道聯盟是一個活躍于巴西日裔社群的右翼組織,巅峰時期有15萬人之衆。
組織内部有一支讀得懂外文報刊的專業翻譯團隊。他們平時不幹正事,天天捏造假新聞。
例如,當年8月上旬,日本相繼挨了兩次核爆,而臣道聯盟放出的消息卻是:日本研制出了不得了的鎮國大殺器,把“米英鬼畜”吓得連夜請求和談。
日本戰敗之後,他們做得更絕,9月初,日本外相重光葵在密蘇裡号簽署投降書,标志着日本正式戰敗。
幾天後,這段影像落入臣道聯盟手裡,他們掐頭去尾,關掉聲音,配上字幕,就變成了:美國大兵整齊列隊恭迎日本代表前來檢閱他們的受降儀式。
在觀衆眼中,影片裡的日本代表腰跨軍刀衣着得體,自然是勝利的一方了,殊不知,臣道聯盟還悄悄地把重光葵上繳軍刀那一段給剪掉了。
在技術不成熟的年代,剪輯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自然不能白幹,于是乎,臣道聯盟開始以“皇軍”的名義四處斂财。
他們先是謊稱“皇軍”要來“光複”巴西了,假借要籌集招待費,到各個社群收取捐款。
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臣道聯盟找人用廢鐵片加工成勳章的模樣,“獎勵”給那些舍得捐錢的臣民。
最過分的是,他們還謊稱日本政府即将派遣軍艦接日裔回家,讓他們先買好船票。
聽到這樣的消息,思鄉心切的日裔無不為之動容。被臣道聯盟騙得家财散盡。
當然,并不是所有日本人都那麼好騙,少數的有識之士看出了他們的破綻,意識到日本大勢已去,呼籲同胞不要被愛國營銷沖昏頭腦。
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們甚至拿出了最關鍵的物證——《終戰诏書》副本。
可事情都鬧到這個地步上了,騙子不想斷掉财路,被騙的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傻子,隻能将騙局進行下去。
而理性的愛國者就成了群起而攻之的對象,臣道聯盟底層激進分子急了,他們喊出了“天誅國賊”的口号。
對參與辟謠的社會精英展開暗殺。兩年下來,造成了23人死亡,一百多人受傷。
最要命的是,這件事情激起了巴西社會的強烈反感,當時,臣道聯盟相當猖狂,為了打壓異己,甚至敢在大街上開槍殺人。
雖然都是日本人殺日本人,但其他族群也怕啊,畢竟這班人整天神神叨叨,也不知道他們在搞什麼,自己哪天走着走着就成為下一個目标也說不定。
巴西政府不得不出面整頓,一天就抓了上百人,經過好幾周的鎮壓,才算是把這件事平息下來。
直到1947年,巴西日裔才逐漸接受日本戰敗投降的現實,臣道聯盟事件平息後。
日本人逐漸懂得了悶聲發大财的道理,不再明目張膽地宣揚軍國主義,而是積極主動融入其他族群,用潛移默化的方式改變當地人對日本的看法。
一些日裔開始說葡萄牙語,與當地人通婚,甚至改信天主教。
擺脫了第一代的貧困之後,不少日裔當上了醫生、律師、工程師以及政府公務員這類高等職位。也算是混進了上流社會,沒給東亞人丢臉。
而日本本土這邊,雖然經曆了兩次核爆,舉國滿目瘡痍。
但好在趕上北韓戰争爆發,無數的美軍訂單從天而降,靠着給美國人生産各種裝備,崩潰的經濟總算是盤活了下來。
70年代經濟騰飛之後,自大的本土日本人更是不把仍處在開發中國家行列的巴西放在眼裡,普通百姓也逐漸淡忘了巴西日裔這回事。
然而,日本政商兩界卻對這些海外子民表現出了異常的關心,例如,2018年日本皇室通路巴西的時候,真子公主接見了巴西日裔團體代表。
臨走前還不忘一起種下紀念樹,言下之意就是讓他們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在日本。
更令人費解的是,日本政府每年都在收購巴西南部聖卡塔琳娜州的土地,并且日本的收購行為從不計較利益得失,有些土地甚至不能為他們創造一分錢價值,但他們也要買。
據日本厚生省統計,截止2020年,日本已在巴西境内購置了110萬平方千米的地産。
而日本本土的面積隻不過37.8萬平方千米。其真實意圖實在讓人懷疑。
另一方面,巴西境内的日資企業也越來越多,日本企業家在巴西的投資覆寫各行各業,尤其是房地産和高新技術産業。
并且,日本人開的公司,中層往上的職員幾乎都是日裔。其他族裔很難擠進去,即使擠進去了也難有上升的空間。
結語
或許真如科幻小說中寫的那樣,日本早早就把巴西打造成了自己的諾亞方舟,哪天發生了亡國的災禍,可以直接換家。
隻是倘若那天真的到來,巴西日裔能發揮多大作用以及巴西政府能否接納,都還是個未知數。
參考資料:
1.《日本人移民巴西初期的曆程和特征》,杜娟
2.《巴西日本移民研究(1908-1945)》,張宜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