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作者:遊戲茶館

導語

《仙劍8》還有機會嗎

曾以單機起家、走過近30年的《仙劍奇俠傳》系列,卻在近日突然迎來單機的落幕序曲,這一消息來得很突然。

5月14日早間,由微網誌賬号@GyakutenTrick釋出消息稱:《仙劍奇俠傳》單機版開發團隊北京軟星的技術團隊被解散,IP系列單機将兇多吉少。晚間,曾經同為《仙劍1》狂徒制作組組長謝崇輝的”内涵"轉發,并圈中姚壯憲(仙劍系列制作人)說”說好的吃到老玩到老……”。這條資訊出現之後,在微網誌、貼吧、論壇等社群引起一陣波瀾,也讓衆多仍抱有情懷的玩家内心五味雜陳。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官方微網誌未對此事做出回應,茶館經過多方資訊求證,了解到該消息遺憾屬實,,軟星北京相關研發人員将于五月底正式離開,真正的裁員時間,是去年年底的時候。接近中手遊的人士表示,“裁撤了部分研發人員,其它項目仍将繼續推進”。

這個消息的出現,似乎是加速時代的一介縮影,曾被鍍上光環的國産單機早已逐漸成為IP泛娛樂鍊的一環,當單機研發成本隻增不減、而手遊收入又屢創記錄,面對逐利的資本市場環境,國産單機的發展早已陷入困境。用這次接近事件中心的人的話來說,“也能了解,畢竟即使是國外頂級單機,收入也不及頂級手遊的一個月的‘毛毛雨’……”,但玩家似乎不這麼想。

01

仙劍單機獨苗沒了?

其實早在4月底,軟星北京研發團隊将解散的消息就已不胫而走。

但當時僅在小範圍傳播,且非常突然,得知消息的仙劍玩家“少女心拯救世界”首先感到荒謬、不合邏輯,她知道“沒有東西可以千秋萬代,肯定有散夥的一天”,但沒想過卻連三十年都沒有等到。

此次事件的直接當事者為北京軟星,是大宇2000年在中國大陸設立的基地,由“仙劍之父”姚壯憲直接上司,曾推出過《仙劍客棧1&2》和《大富翁6》之後的作品,并在2007年上海軟星暫時關閉後,繼承上軟的衣缽承擔了《仙劍5》之後正作的制作,可說是目前專注仙劍系列單機研發的獨苗團隊。是以,當北軟研發團隊被“連根拔起”後,玩家為仙劍單機的未來感到擔憂。

《仙劍7》在2021年10月推出,距離目前解散為兩年。據中手遊2022年财報顯示,PC+雲遊戲+主機版本共售出超79萬套。甚至據少女心所述,前段時間最新作《仙劍7外傳》開發人員還曾曝出測試内容,目前已被删除。

《仙劍4》重制版(以下簡稱《仙4R》)或許成了唯一的單機獨苗,但玩家擔心是否還能順利推出。仙劍系列内地版權所有方中手遊曾在2022年半年報中透露,《仙劍4》重制版已在2022年上半年立項,并進入研發階段。據了解,這也是2015年上軟重建後唯一操刀的單機項目,由方塊遊戲平台投資,用UE5開發,預計2024年推出。不過在最新年報中,中手遊未透露重制版的更新進展。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不過在論壇網站上,一位自稱《仙4R》的匿名開發人員澄清,目前5月仍在職,并且目前沒人讓他們停止開發;同時表示北軟《仙劍7》所搭建出的UE4管線和開發經驗,也對上軟有諸多益處。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但這位開發者表示,《仙4R》團隊内部的确面臨資金和人員缺乏且内心不安的情況。要知道,雖然上軟的确曾在2003年至2007年間推出《仙劍3&3外傳&4》等口碑佳作,其中《仙劍3》更是力挽狂瀾,首周銷量20萬套,挽救暴死的前作《仙2》。但是在2007年,主要負責人張毅君(工長君)和張孝全(笑犬)離職後,上軟曾關閉8年,原單機業務并入北軟。直到2015年上軟再次重建,雖然仍有“熟面孔”張孝全擔任CEO,但主營業務已改為手遊。網絡猜測張孝全是擔任《仙4R》制作人的最佳人選,該猜想未曾得到官方回應。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仙劍奇俠傳:幻璃鏡》

這樣的結果對玩家來說不可了解與接受。抛卻情懷之心,從玩家評論區來看,他們更大的擔憂是,如果仙劍單機不再繼續開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相關衍生品是否還能長久?

這個結果或許也很難讓北軟總經理姚壯憲釋懷,姚壯憲曾在2015年接受采訪時說,“無論網遊手遊做得怎麼樣,我們都不會放棄單機”。在他心目中,單機和網遊能互相配合、關聯才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模式。

如果說,2007年上軟團隊解散還有北軟繼承遺志,那麼這次能接過衣缽的是誰呢,是繼續仰仗個人英雄主義,還是情懷支援下的資本持續加注?可以預見,對于持有不同立場的多方而言,這将是場拉鋸戰。

02

仙劍成員逐漸走散

或許在1990年初是一個依賴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因為姚壯憲可獨自一人沉浸制作《大富翁》,最終以3萬銷量打破當時大宇的遊戲銷售記錄。那麼随着台灣遊戲廠商競争白熱化,《仙劍》系列應大宇關于更大體量遊戲的要求誕生,它就不再僅是一人的作品,在最初起點的背後有個名字:“狂徒創作組”。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狂徒創作組

據《狂徒傳說》一文顯示,“狂徒創作組”是姚壯憲和謝崇輝所在的大宇樓層自取的小組名,成員最多是達到十餘人,由姚壯憲擔任程式設計,謝崇輝擔任無責任企劃,顧立汎擔任美術設計。《仙劍奇俠傳》最初由姚壯憲提出,随後數位狂徒創作組成員加入。據電視節目《口述》,姚壯憲說:“一開始并沒有想做成系列,當時隻是一個嘗試,我想做這樣一個RPG遊戲”。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仙劍1》封面插畫找來了女性小說封面的創作者

在節目中,姚壯憲說在他所構想的總之是把喜歡的東西都往裡面放,要既有仙俠、武俠,又有曆史、愛情和江湖,還必須是中國風。末了他補充,“那時候《大富翁》還挺成功,個人欲望膨脹了,就想做個代表大作出來”。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姚壯憲成功了,他成為了衆人口中的“仙劍之父”。雖然《仙劍1》的像素級畫面現在看來難免粗糙,收集物品時玩家隻能在螢幕上心領神會地一陣亂點,遊戲地圖還是斜45度視角,但抵不住個性鮮明的角色吸引住了玩家,在1995年推出後也獲得了較轟動的35萬銷量。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仙劍1》

姚壯憲在這部作品中寄托了不少個人情感。在《口述》訪談中,姚壯憲描述自己是一個從小内向、較悶、暗戀不敢直抒情緒的人。直到電腦打開了他的新世界,他通過自學程式設計制作自己的首款打飛機遊戲,讓遊戲成為自己揮灑靈感、抒發情緒的創作視窗。在《仙劍1》中,他便在遊戲中塑造了一個和自己性格完全相反的李逍遙,一個外向、油嘴滑舌、有勇氣出去闖蕩江湖的角色,而趙靈兒則源自他所暗戀的隔壁桌的同班同學。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不過之後的《仙劍2》卻陷入“難産”境地。據相關資訊,個中原因有組員想法不一緻、溝通不暢通、劇本反複修改難以定案等,真實原因已無當事人可考證,但可确定的是,随後謝崇輝轉向《霹靂奇俠傳》項目組。2000年,大宇在北京注冊軟星,姚壯憲奔赴北京擔任總經理,張毅君則擔任研發總監,原狂徒制作組成員則駐留台灣,新合并的研發三組慫恿謝崇輝重拾”狂徒制作組“名号,開發了《新仙劍》,随後《仙劍2》在内部也通過立案。

這一消息讓姚壯憲慌了神,随後他派駐張毅君、原DOMO成員張孝全前往上海,成立上海軟星,與台北的新“狂徒小組”同時競速開發《仙劍2》。最終通過一封發往大宇的電郵争取到了《仙劍》系列的主導權,随後謝崇輝與多名同僚撂下制作一半的《仙劍2》離開大宇,另立門戶。姚壯憲回到台灣救火《仙劍2》,而上軟所開發的改名為《仙劍3》。

這裡,故事就回到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部分。《仙劍1》是夢想開始的地方,而上軟制作的《仙劍4》則被不少玩家譽為仙劍系列的巅峰作品,但随着主要制作人的離職,其精神續作變為《古劍奇譚》系列。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而《仙劍》在第五作之後口碑如蕩秋千般時高時低,一名玩家小C告訴茶館說,在《仙劍5》之後,她就變成了純路人。《仙劍5前傳》口碑爆棚,《仙劍6》又落入“劇情可以、但問題很多”的評價,《仙劍7》“劇情一般,但技術趕了上來”。對于少女心來說,《仙劍7》有特殊的意義,讓她從單機的隐身狀态轉向了台前,開始用MMD産糧、學會做MOD、參加活動。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仙劍7》評分相較《仙劍6》口碑有所回升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少女心關于仙劍27周年賀文的截圖

當然無論如何,玩家情懷也有耗盡的時候,正如小C所說,部分玩家對仙劍單機将成絕唱感到“淡漠”。仙劍系列曾經紅極一時,但當老成員已經走散,如張毅君創立燭龍後又出走制作《九霄缳神記》,張孝全繞過一圈後回到上軟擔任CEO,謝崇輝目前則在台灣宇峻奧汀擔任制作人。這裡無法得知所有“狂徒制作者”成員的動向,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們依舊堅持着單機夢想。

不過也讓人遺憾的是,當曾經的夥伴分崩離析,而北軟研發人員又被裁撤,姚壯憲這次還有什麼籌碼能夠一封電郵獲得支援呢?

03

“被透支”的仙劍IP

比起《仙劍》IP被過度開發、透支這類說法,在姚壯憲的媒體訪談中,他反而認為在最初因軟星财力有限,《仙劍》IP錯過了即時轉化為泛娛樂鍊條一環的黃金時期,比如錯過了改編回合制網遊、即時翻拍電視劇等。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2005年播出的《仙劍奇俠傳》電視劇

後來,大宇便積極将IP授權給騰訊及中手遊開發手遊,當然如騰訊的卡牌對戰手遊《仙劍奇俠傳手遊》(2014年)等,手遊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但是通過授權IP獲得單機研發收入,因為遊戲産品品質良莠不齊,也引發了玩家的不滿,通過搜尋得知,仙劍衍生遊戲産品有記錄的高達40餘款。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仙劍部分衍生手遊

而到了2017年,大宇選擇接受昆侖萬維的2.13億元的增資。當時姚壯憲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增資,增強北軟和上軟的研發力,希望能夠走出授權模式,建立自有研運體系。不過這筆增資因昆侖萬維方未及時完成交割最并未成形。最後曾有過合作的中手遊完成了增資和收購。中手遊先在2018年以2.13億人民币入股北軟,2021年8月又再出6.4億港元收購北軟49%股份和《仙劍奇》IP的中國大陸所有權。

而在收購時,根據資料顯示,從2018年起,仙劍IP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公司營收占比便逐年下降,從2018年的59.04%下降到了2020年的28.54%。

不過仙劍IP目前暫時沒有給中手遊帶來太多收益。中手遊在2021年買入之後,據年報顯示,2022年總營收27.13億元,同比下滑31.4%,年内虧損2.16億元,由盈轉虧。而在2021年,中手遊年内盈利為5.93元。中手遊董事長在業績釋出會表示,虧損原因為部分投資企業在2022年經營表現欠佳。

目前中手遊旗下儲備産品包括包括劇情卡牌手遊《新仙劍奇俠傳之揮劍問情》(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與恺英網絡合作的放置挂機手遊《仙劍奇俠傳:新的開始》、與阿裡巴巴旗下靈犀互娛合作的MMORPG手遊《仙劍·緣起》、還有自研的開放世界遊戲《仙劍世界》(6月17日實際測試)。另外,還有動畫,影視劇、盲盒、仙劍實景娛樂項目等衍生産品正在落地中。

研發被裁,單機獨苗無了,估值超8億的仙劍IP路向何方?

《仙劍世界》畫面

《仙劍7》銷量不佳,以及2022年業績由盈轉虧,可能是中手遊裁撤軟星北京研發團隊的重要原因。或許這并非軟星獲得增資的本意,但是在去年較為嚴峻的市場環境下,“降本增效”作為主流,項目團隊裁撤,人人自危。也是在五月,某上市遊戲廠商的廣州遊戲室叫停兩個在研項目,其中一個便是《仙劍》IP項目,由中手遊授權,該遊戲廠商主導開發。

04

國産單機之困?

姚壯憲曾在采訪時撒下豪言壯語,“其實我現在就可以打包票說,無論網遊手遊做得怎麼樣,我們都不會放棄單機。仙劍甚至會一直做下去,做到18代。

但他同時也表示國産單機所面臨的困境:逐漸萎縮的PC遊戲市場。“過去多年國産單機遊戲壓低價格過久養成了國産單機就應該低價的印象和消費習慣,而研發和周邊等硬成本近年來大幅提高”。

一名接近該事件中心的人員表示,“其實能夠了解為什麼會這樣,自己算成本收益,投入産出比跟手遊确實沒辦法比,海外頂尖的單機也不及手遊一個月的毛毛雨”。

茶館就單機的投入産出比,詢問了獨遊《波西亞時光》開放商帕斯亞科技的副總裁鄧永進,“單機遊戲的營收周期很長可以長達3至5年,但遊戲的主要收入大多都集中在剛發售的頭幾個月;但同時像仙俠類題材閱聽人群體集中在國内,相較海外銷售金額較低,作為一款中等規模的遊戲如果僅做國内市場,可能不一定能夠回本。即使回本,也不一定能夠支撐團隊研發下一代”。

茶館也問到了單機遊戲的發行托尼張為何如此,他表示,“因為其實國内做單機本身起步就晚,而資訊化的時代要跟海外很成熟的遊戲行業去做對比去競争銷量”。他也提到了國産遊戲基本銷售的市場80%-90%都是中國地區,但海外遊戲很多都是面向全世界,“國産單機從遊戲的研發過程中就該如何想做全球化的産品,但這個學習過程隻能慢慢來”。

既然發行單機看似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那麼為何還要繼續專注“單機”呢?托尼張說,“一方面是團隊内部都喜歡。另外一方面,單機做出來的成就感不可比拟。“很少有玩家稱贊手遊為藝術品,它更像一個成功的商業産品,玩家能記住《隻狼》的制作人,卻不一定能記住一款手遊的制作人”。

或許時代也在變遷,一位仙劍玩家說,以前看見自己的室友在《仙劍1》的迷宮裡迷路了一整年也不會放棄,但現在遊戲市場亂花漸欲迷人眼,似乎也很難像從前如細品一瓶酒一般長期玩一款遊戲了。

05

一地雞毛之後

五月底,已經臨近北軟研發組離職的日子。

關于接下來有哪些打算?一名相關人士透露,“北京可能沒有太多機會,但是也部分原因無法去南方,隻能降薪在北京繼續找;又或許和小夥伴們創業,看能不能找到一個小的單機項目的投資,還是做自己喜歡的單機項目”。

對于玩家來說,少女心表示如果還能有《仙劍8》,“《仙七》已經完成了對整個系列世界觀及人物的整合,而六界裡面神界刻畫最少問題也最大,是以想看神界的展開;劇情回歸應有的水準,在玩法和美術上繼續進步,最關鍵的是要好玩”。

對于《仙劍》系列的未來,少女心表示“它的巅峰期早就過去了,是以未來隻要它能維持着走,能不散夥,能活着就不錯了。但現在根被挖了,未來已經無從談起”。

如果還有機會,少女心說:“它出我就買,充值信仰也要買,本來擁有的也不多了,盡量多珍惜。”甚至有玩家表示,“即使現在出個《仙劍八》是像素風,隻要劇情好,有自己的特色,還是會有很多人買賬”。

“但如果《仙劍》系列單機真的結束了,”少女心說,“遺憾是一方面,更多是憤怒,因為它就算命不久矣,也不該是在現在以這種方式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