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作者:曆史微鑒

今天共和國的首都是北京,正如任何中國人都知道的那樣,但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之前,以毛主席為核心的老一輩上司人對首都的選址還有其他可能的選擇。

除北京外,其他城市還包括洛陽和西安等曆史首都,以及哈爾濱等相對年輕的城市,但當時新中國隻有一個首都,那就是北京。

是什麼讓北京在這些城市中脫穎而出,為什麼毛主席不喜歡洛陽和西安這兩個古老的古都?

今天,我想詳細解釋一下為什麼新的中國首都設在北京。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中國有着很長的曆史,是以也有一些非常豐富的曆史積澱的城市,比如洛陽自周朝成為首都以來,這裡已經有十三個朝代。

從洛陽向西,是西安的另一個古都,曆史上也有十三朝以西安為首都。

在洛陽西線上,北面是北京,南面是南京。南京從三國時期成為東武的首都,此後這裡建有許多朝代,雖然北京興起較晚,但從晉朝到明清時期,都有近千年的曆史。

當然,還有開封、成都、杭州等這些也曾是首都,是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首都決定去哪裡選擇很多地方,但曆史卻與現實不同,當一些城市淪陷時,有些城市還沒有回到人民手中, 新人民的力量必須為自己做出最合适的選擇。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起初,毛主席在遙遠東北的哈爾濱。

将首都設在哈爾濱今天似乎令人難以置信,但在當時非常值得考慮。哈爾濱是共産黨控制下的少數幾個主要城市之一,擁有工業基礎和靠近蘇聯,這促進了蘇聯的支援和援助,但情況的變化打斷了計劃。

後來,随着解放戰争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大城市被解放或即将被解放,更多的城市可用,但北京似乎受到更多的關注。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1948年9月初,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召開了一次政治局會議,會議地點稱為"九月會議"。

毛主席和時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的許強讨論了山西解放問題。此時,山西幾乎是留下太原一座寂寞的城市,但廬山在這裡建成了一座巨大的堡壘,準備抵抗。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在聽完徐前瞻的報道後,毛主席說:太原不玩不行,最好不要玩北平。"北平最好不要打仗"這句話表明,毛主席已經在考慮保留一個完整的北平,并打算讓它成為未來的首都,當時黨内其他人也對此持同樣的看法。

随着下一次遼沈戰役的勝利,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解放軍部隊一起發動了平津戰役,現在是決定北平命運的時候了。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1948年11月底,平津戰役打響。

解放軍與張家口發動了新的安全保衛戰,切斷了國民黨軍隊向西逃跑,然後包圍北平和天津的可能性。對于北平這個千年古都來說,到底是打還是不打,指揮平津之戰,林榮融、羅榮蓉等人有不同的看法。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早在之前西柏坡與毛主席的對話中,于榮融就意識到,北平未來可能成為首都,作為古都,戰争造成的破壞應該降到最低。

加上在平津戰役中,主動權掌握在解放軍手中,而國民黨方面負責的華北軍将領傅祖義,他的女兒傅東舉是中國共産黨地下黨黨員,和平解放北平的前景非常大。

是以,于榮融不贊成玩,他說: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應該盡量把這個文化古都儲存下來,因為槍聲一定是瘦弱的北平,更何況建都後的勝利,黨中央最初選擇了北平。

于榮融先把自己的想法和羅榮蓉一起提出,羅榮蓉同意了,但林榮蓉不同意,他說:你的想法很好,但這隻是一個幻想,不可能實作,還是靠鬥争解決問題。在多次解釋無果而終的解釋後,于榮融不得不以毛主席個人名義給毛主席發了一封電報,暗示在放下天津之後,他将争取和平解放北平。

毛主席同意了這一建議,他指出,我軍今後的主要戰役是奪取大城市,實作最好和平解決的和平解決。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毛主席拍拍闆後,關于離開北平的談判也正式啟動。

與北平的和談正在與新的任務同時進行。1948年12月,中共中央任命彭震為北平市委書記,葉建英為北平軍委主任、北平市市長,毛主席對兩人說:"接手北平具有重要意義,要有所作為,要有所作為,才能避免錯誤的做法。随後,葉建英、彭震率領數千名從全國各地抽調的幹部,來到位于北平西南的良鄉,趁着北平和談的時間,接班幹部,開展集訓工作。

雖然毛主席沒有說北平将成為首都,但葉建英等人已經預見到北平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于是葉劍英對幹部們說:北平是曆史文化之都,未來也可能是新中國的首都,關系到黨和軍隊的威信, 與其他尚未解放的城市有關,要做好接接北平的工作!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北平和談正在進行,幹部教育訓練也在進行中,很快就到了1949年初。

在東北工作的王家祥來到西柏坡出席七屆二中全會,向毛主席彙報東北情況。毛主席得知王家祥到西柏波,馬上讓人找回自己的老朋友,打算好好跪講。

正是這次談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中國的首都。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王家祥見到了毛主席,在一間破舊的土屋裡,兩人開始談起新中國未來的首都。

毛主席說:我今天有個大事要問你,我們曆史悠久的首都有西安、洛陽、開封、北京、南京,你們的城市有很多工作經驗,在你看來,我們未來的首都在哪裡合适?

王家祥看到毛主席敞開心扉,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京城應該考慮北京。毛主席請他說明理由。

王家祥認為,北京更适合成為新中國的首都,靠近蘇聯和蒙古,長期接壤,不怕戰争,山東和遼甯半島可以抵禦來自海洋的威脅。近幾百年來,明清兩代也把首都定在了北京,從人們的心理出發,也願意接受。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對于其他幾個地方,王家祥提出了相反的觀點,他說:洛陽沿黃河、開封,因為中原經濟落後,短期内無法改變,再考慮洪水、交通等問題,不适合首都這裡。

在談到西安和南京時,王家祥說:"今天的中國不再是秦漢,東海岸和南部的經濟優勢更大,西安地勢太西,地理位置不再是優勢。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至于南京是國民黨蔣介石的巢穴,雖然這裡的地理危險,但也太靠近東海,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陷,我們的首都不适合放在這裡。

聽完王家祥的話,毛主席點了點頭,表示完全同意他的看法。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1949年1月底,經過反複博弈,北平和談終于落下帷幕,千年古都回歸百姓。

3月,毛主席等同志在七屆二中全會開幕後,中共中央也從西柏坡調往北平,毛主席稱這次北平之行"去北京趕考",周恩來笑着說:"我們都應該通過考試"。"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明确表示,他将于4月或5月占領南京,然後在北平召開政協會議,組成民主聯合政府,在北平成立新政府。

這也是許多民主人士的普遍想法,兩個月前在北平和談中,原北平市長何思遠希望新一屆中央政府能夠落戶北京,這也是當時北平兩百萬人民的一緻聲音。

是以到了這個時候,北平已經成為新中國的首都,已經是所有人的希望。大約在三月底,毛主席等人來到北平,除了繼續指揮解放戰争外,新中國的準備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毛主席問:新中國首都定在哪裡合适?王稼祥的一番話,敲定了北京

在1949年9月的一次座談會上,毛主席向民主人士談起首都,張說:首都設在北京,我們不會有意見,但南京是否應該改名,有人說南京應該改名。

黃炎培說:為了省事,我的意見是北平、南京不能改變。但當時比較主流的聲音是,南京不必改名,而是改了北平,改成了原來的名字"北京"(注:蔣介石1928年北伐後,将北京改成了北平;朱元璇建造南京時,也叫北平)

毛主席還出于政治和曆史原因同意将北平改為北京。是以,在9月27日的全國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該法案獲得通過,新中國首都在北平設立,更名為北京。

幾天後,10月1日,開國典禮在天安門廣場成功舉行,古都重振旗鼓,新中國的曆史開始了。

内容來源:

周斌:王家祥對北京的介紹,湖南文學史,2002年

王璜英等:"定都北京是人民和曆史的選擇",《文史的本質》2009

辛向陽于建忠:"為什麼新中國是北京",《黨政論壇》2008年第20期

等一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