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尋中國軟體企業經營模式

在資訊産業所包含的資訊産品制造、軟體、通信三大門類中,軟體已越來越關鍵。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軟體産業取得了高速發展。但是,其總量仍舊較小。與其他兩個門類進行比較,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企業規模,都遠遠不如。

  作為軟體産業的構成者,我國通過雙軟認證的軟體企業已達4700家。可是,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年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僅占了36%。企業規模小,直接限制了企業的競争和抗風險能力。

  随着軟體産業整體規模的發展,需要軟體企業在管理水準、經濟規模上也要相應壯大。尤其是廣大的中小型軟體企業,如何選擇和改善企業的經營模式,将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方向和道路。

  要評價一個企業的經營模式,需要首先對經營模式的概念進行一個界定。那麼,什麼是經營模式呢?企業的經營目的就是吸引客戶、雇員和投資者,在保證盈利的前提下向市場提供産品和服務。是以,一個企業的經營模式就是這個企業持續不斷地擷取利潤的方法的集合。它包含3個方面的内容:收入來源(也可以稱為客戶群),能夠向客戶提供的價值,以及保證持續提供價值的方式。

  要分析企業的經營模式,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

  第一,分析公司的收入來源,或者分析公司的客戶分布情況;

  第二,分析公司吸引和保持每一個收入來源的能力,即公司能夠向客戶提供什麼樣的價值;

  第三,分析公司怎樣能持續不斷地向客戶提供這些價值,也就是分析向客戶提供價值的方式和資金的流動方式。

  實際上,很多軟體企業采用的是一種複合模式,在經營模式的各方面都具備多種内容,進而形成一種獨特性。這種獨特性就決定了企業經營模式的不可複制性,進而保證企業經營的成功。如何從這種獨特性中總結出共性的部分,就需要對企業經營模式進行辯證的分析。也就是将企業的經營模式分解為相對簡單的多個部分,然後再進行彙總歸類,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們歸納出以下的11種模式:

  從客戶群分析:

  ·軟體外包 面向企業或者分包商;

  ·行業領先 面向行業使用者;

  ·地域特色 面向地區使用者。

  從提供價值分析:

  ·應用平台 向其它軟體企業提供一種可再開發的應用工具,即半成品;

  ·基礎技術 進行基礎技術研究,形成一種通用的軟體技術産品,供下遊軟體開發商使用,開發可面向任何領域的應用系統;

  ·內建服務 為客戶提供系統內建服務;

  ·理念創新 通過創新形成在産業領域中的先行者,為客戶提供新價值;

  ·一技之長 專注于一個特定的産品領域,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 “專業”價值。

  從持續保證分析:

  ·品牌營銷 通過品牌的樹立,加強無形資産,提高産品的盈利能力,獲得更充足穩定的資金流;

  ·資本運作 利用資本市場擷取資金、技術、人才,來實作企業的發展壯大;

  ·市場運作 市場優先,通過分析、預測、培育市場來決定産品,是一種前期投入大,風險大,但收益也大的運作方式,而管道建設是決定性環節。

來源:中國計算機報—賽迪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