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作者:新湖南

在5月28日舉辦的中關村論壇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分論壇上,由中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相關研究機構編寫的《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正式釋出。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據中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志耘介紹,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領新一輪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浪潮,大模型相關新研究、新産品競相湧現。中國前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各項部署為大模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政産學研各方共同推動下,建立起涵蓋理論方法和軟硬體技術的體系化研發能力,大模型研發呈現蓬勃發展态勢。該報告借助大模型地圖的可視化方式,分析了中國大模型階段性發展特征,描繪中國大模型發展最新全貌,也揭示大模型發展中尚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希望對中國大模型未來發展有所促進。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大模型技術群快速壯大

報告對全球大模型技術發展脈絡進行梳理發現,自谷歌2017年釋出的Transformer網絡結構以來,僅用五年多時間全球已迅速成長出龐大的大模型技術群,衍生出涵蓋各種技術架構、各種模态、各種場景的大模型家族。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中美引領全球大模型發展

報告分析發現,美國谷歌、OpenAI等機構不斷引領大模型技術前沿。歐洲、俄羅斯、以色列、南韓等地越來越多的研發團隊也在投入大模型的研發。從全球已釋出的大模型分布來看,中國和美國大幅領先,超過全球總數的80%,美國在大模型數量方面始終居全球最高。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中國大模型呈現蓬勃發展态勢

中國自2020年進入大模型快速發展期,目前與美國保持同步增長态勢。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視覺和多模态等各技術分支上均在同步跟進、迅速發展,湧現出盤古、悟道、文心一言、通義千問、星火認知等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預訓練大模型,形成了緊跟世界前沿的大模型技術群。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中國大模型分布地圖

報告基于公開資訊梳理分析了中國已釋出的79個大模型,分析結果顯示,目前中國在14個省市/地區均有團隊在開展大模型研發,北京、廣東兩地最多,地域集中度相對較高。從領域分布來看,自然語言處理仍是目前大模型研發最為活躍的重點領域,其次是多模态領域,在計算機視覺和智能語音等領域的大模型還較少。國内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等不同創新主體都在積極參與大模型研發,學術界與産業界之間的聯合開發相對較少。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中國大模型算力要素地圖

報告通過調研全國範圍内的算力基礎設施分布情況發現,北京、廣東、浙江、上海等地的大模型數量最多,同時這4個地方也是近三年人工智能伺服器采購數量最高的地區,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強相關性,為大模型研發應用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各地也在通過提供公共算力方式補充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為大模型研發提供更多算力支撐。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中國大模型人才要素地圖

大模型具有較高門檻,需要高素質AI人才。報告結果顯示,從數量上看目前各地大模型人才仍不充足。報告統計了國内人工智能相關論文的作者,從區域分布上看,北京不論在人工智能學者數量方面還是大模型學者數量方面都遙遙領先于其它地區,展現出明顯的人才儲備優勢,江蘇、廣東、上海也是大模型人才相對較多的地區。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中國大模型學術影響力地圖

報告認為,中國大模型通過學術論文發表方式已經形成一定學術影響力。其中北京、廣東、上海三地不論是論文發表量還是引用量都居國内最高。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中國大模型學術影響力前十

從模型影響力方面看,清華大學與阿裡和百度聯合開發的CogView模型論文引用數最高,華為的FILIP、百度的ERNIE3.0以及阿裡的M6-OFA引用數也位居國内前列,在大模型領域形成了較好的學術影響力,但與國外領先大模型的學術影響力相比差距仍然較大。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中國大模型開源影響力地圖

開源開放是人工智能研發協作的重要模式,也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重要理念。報告分析發現,中國大模型研發團隊積極推進大模型開源發展,目前已經有超過半數大模型實作開源。北京、廣東、上海三地開源數量和開源影響力均居國内前三。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中國大模型開源影響力前十

報告顯示,目前大模型開源更多是高校和機構在推動,清華大學的ChatGLM-6B、複旦大學的MOSS以及百度的文心系列大模型已形成最高的模型開源影響力。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通用模型與專用模型并行發展

報告分析認為,目前中國大模型産業化應用大緻出現兩種并行的發展路徑,文心一言、通義千問、紫東太初等一批通用化大模型正在快速發展,打造跨行業通用化人工智能能力平台,其應用行業正在從辦公、生活、娛樂向醫療、工業、教育等加速滲透。

與此同時,一批針對生物制藥、遙感、氣象等垂直領域的專業類大模型,正在發揮其領域縱深優勢不斷深化落地,提供針對特定業務場景的高品質專業化解決方案。

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釋出79個

趙志耘指出,大模型技術推動人工智能實作了一次曆史性跨越,未來仍有廣闊的持續創新空間。中國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為大模型創新提供了豐富場景和資料基礎,人工智能在中國發展潛力巨大。建議加強資源和研發力量統籌,促進大模型有序發展;加快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提升學術和開源影響力;強化大模型發展中的場景牽引作用,打造大模型标杆項目;強化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