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作者:唐時星光

從大冢營村離開後,我們前往了滏陽營村西北方向,準備尋找下M26,27和28。

關于此三冢的推測,我猜想可能會是高湛的永平陵,以及一些與高湛有關,如妃嫔、早薨的子嗣這類的人物,當然還有可能會是功臣。

之是以認為M28是高湛的永平陵,其實在寫落花青冢M105時已經叙述過。一來是感覺磁縣滏陽營,大冢營以及灣漳這一片是北齊的核心地帶,二來則是因為永平陵北當初應該有一冢是高湛之子高綽的葬地(相關閱讀:「河北邯鄲」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落花青冢 淺析葬于此處的北朝王公)。

前一次來邺城,我們對滏陽營東側所見的大冢印象深刻,感覺很可能是帝王級别的墓,但由于其北側過于空曠,與M28正北恰好有M105有明顯差別,是以最終,我們将滏陽營東側的疑似M22或M23的大冢歸為可能是高演的文靖陵,而将M28暫定為是高湛的。

M28位于滏陽營村西北的田地之中,其南朝還有M26與27兩個冢茔。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2018年8月14日,因為前一夜雨水造成的地面積水與凹凸,滏陽營村一帶的道路坑窪難行,前往之時好不容易開到接近M26附近的我們,不得不改為了徒步尋找。

而此刻,車子似乎出現了些故障,車頭下方滑下的刮闆,讓我們有點不太确定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不過走陵事大,已經到達了M26附近的我們放棄了研究車子的問題,準備先直奔田野之中,看完再解決。

8月的田野,青紗帳遮擋着視野所及,好在周邊的電線杆成了指路之物,讓我們尋訪時不至于在道路消失的盡頭迷失方向感。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沿着電線杆鑽進玉米地中,穿梭出來竟然已行至田的斷面處。

前方是“懸崖”,向冢的路也因青紗的密集阻礙重重。

最終,我們隻好站在原地觀看着不遠處的M26。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這個冢殘存的封土不算太小,從地圖上看,M26距離M27的距離不足200米,讓人覺得很像是父子關系的冢茔。

但當時我的推測是M28才是武成帝之冢,是以對M26的墓主人尚存疑為北齊的後妃、親王、甚至是功臣。

為何說是功臣,主要是在M26西側,隔着南水北調工程的不遠處,北齊名臣司馬子如父子的冢茔,M30、31也離此處不算太遠,并且兩冢位置與此相似。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難以行進的玉米地,來不及深究的M26墓主人…讓這場探訪終究多了些遺憾。

關于高湛的嫔妃與子嗣,除了高俨葬于邺西,高綽葬于永平陵北外,其多數并沒有寫清過葬地,依照武成皇後胡氏的性格,似乎很難讓其他女性陪葬在丈夫身邊,而高湛自四子齊安王高廓以下,很大一部分死于長安,隻有小部分流于蜀地,後在隋朝時修其本宗祭祀,是以若是嫔妃和子嗣,人員也是屈指可數的。

翻找資料時,意外發現了唐代高玄景的墓志。這位唐代的和州刺史是高湛的曾孫,齊安王高廓的孫子,他在唐時葬在了相州邺縣孝義鄉樂陵裡野馬崗之南麓古華林村澗之西。

野馬崗,指的應該是今日的磁縣與安陽交界處附近,也是我路過後一直沒來得及好好探訪的地方。若是按着聚族了解,高玄景會将墓葬選在野馬崗,難道是其祖、父也葬于那裡?而更巧的是高湛的寵臣和士開也葬于野馬崗之地。

但遠離了北齊的核心區域,居于野馬崗總讓人覺得有些懷疑,并沒有眼前的M26-M28讓我覺得可能性大。

不過意外發現的墓志,卻也讓人欣喜不已,至少能知道高廓一脈并沒有因為高家的“造反”事件被宇文邕殺害,而事實也是宇文邕并不是隻留下了高仁英,高仁雅這類病秧子徙居蜀地,也留下了如高劢、高彥理、高廓這些并沒有威脅到政權之人。

回望眼前的失考之冢,若它屬于高湛的子孫,似乎也隻能是琅琊王高俨以及他當初死去的那幾個孩子了…

無法解開的疑問,伴着在玉米地中穿行的簌簌聲,消失在曆史時空中。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穿出青紗,回到來路的田間,踏着腳下起伏的田埂,躲着周遭拉人的草木,我們繼續向北尋找M27與M28的痕迹。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不得不說,秋日的玉米地真心是給走陵增加了難度,我好像時不時就會在玉米地裡失去方向感…

大家尋着空地上下着田野,不知走了多久,M26已經幾乎被玉米地掩住了蹤影,而随之走近的大冢,是因為附近的房屋才被大家意識到。

或許因為草木過于茂盛,或許因為我們本身所站的位置就比之前高出一些,竟讓人有些錯覺。

此時我已經混亂了我們所處位置究竟是M27還是M28,因為從這裡觀察,根本看不出還有其他冢茔的影子。向北而望,剛剛在M105上看到的一片樹,也讓人分不清其具體的模樣。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停在原地,我被地上的小小瓜藤吸引,忍不住走神看起了田景。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滿眼的綠色,望不到道路方向,無法下,大家打開衛星圖,希望能從衛星上尋找到一些痕迹。可是衛星圖上竟然也隻能看出這裡往北是一片綠地…零星的小點,則更像是現代之冢。

因為今日晚些便要回程,下午還安排了博物館,時間在田野的尋找中分分秒秒流逝着,尋不見的冢茔終究讓人有些失落。

回想剛剛從M105上所見的一片樹林,到走到近前三冢中消失的那個,M28究竟是已經消失在田野裡還是被夏秋的茂盛植被遮掩了蹤影呢?今日怕是沒法得到答案了。

不過我感覺自己的直覺應該是準的,從第一次來過邺城後到研究完地圖,總感覺高湛應該就葬在M26-28這一片。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彼時雖然恍惚,但我想或許是離這位讓人評價起來很沖突的帝王最近的位置了。

寫到這裡,想來會有不少人罵高湛有多壞多無能,把北齊的好牌打到稀爛。

但是我卻一直認為高湛并非是無能的君主,而是沒有把能力用到帝王該用的地方。

早年的時候,他身邊有河南王高孝瑜幫襯,但自身的王者之風也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對抗楊愔等漢臣時的狠辣果決,以及高演去世前對他人望的擔憂,都從側面證明了高湛不是無能之輩。

龍浴于海,于他,或許是一切盡在掌握,方能暢遊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之中,換來帝王之日片刻的輕松…而他自登基之後,便實實在在走上了和士開當初對他描述出的理想之路…

“自古帝王,盡為灰燼,堯、舜、桀、纣,竟複何異?陛下宜及少壯,恣意作樂,縱橫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敵千年。國事分付大臣,何慮不辦,無為自勤苦也。”

但不可否認,在高湛的帝王生涯裡,齊國尚是文武人才俱全,雖然有過殺害宗室之事,但對外的戰事卻處于優勢階段,對内的國政亦沒有什麼大亂子影響到根本。這位享樂中的帝王,在大事上并非糊塗之人,是以才讓北齊平穩地走過了一些歲月。

經曆過北齊初年幾次易主的事件,目睹過親人間互相殺戮的高湛,或許心底裡更加懼怕生死,也深深懂得成王敗寇,先下手為強的道理,是以他在上位後幾次舉起屠刀,将那些對帝位有所威脅的人誅殺。

從威名過盛圖謀造反的平秦王高歸彥,到與自己情誼深厚的河南王孝瑜,從前太子樂陵王百年到傲骨嶙峋天之驕子河間王孝琬…

他的殺戮被人謾罵,卻有着許多不得不行的理由。

就拿河南王來說。高孝瑜,是從小與他一起成長的侄子,和他年齡相仿,親如兄弟。從孝瑜下棋這些事情不難看出孝瑜的權謀很好地繼承其父高澄,而高湛的不少籌謀,經常是在和孝瑜的遊獵中商讨後确定下來的。是以作為最了解彼此的人,孝瑜若想,确實是有能力取而代之的,況且若當初高澄未死,孝瑜也是有可能成為帝王之人。

正因為了解孝瑜的能力,是以在高湛心底或許有一個夢魇,最了解你的人,一旦想要傷害你,總會讓你措手不及。信任需要日積月累,可懷疑一旦産生,在了解的基礎上就會更為恐懼。恰恰,孝瑜的恃寵而驕,口無遮攔,與趙郡王,和士開,胡皇後交惡,讓讒言一點一滴滲入了這位帝王的心中。直到太子的婚禮,孝瑜與禦女爾朱氏私語,高湛再也容不下這位摯友。其實我想高湛并非是介懷孝瑜與禦女有染之事,因為他的皇妃,有很多别人的女人,而胡太後與和士開的事情也不算是個秘密,他介意的或許是孝瑜和自己身邊之人如此親近的目的。想當初,苻天王能登基,也是因為在苻生欲行殺戮之時,有宮女提前告知了苻堅兄弟,是以這樣的舉動,他怎能不在意呢…

故事的結局,高湛用三十七杯酒将孝瑜灌醉,又令人在送他出宮的車上給他喂下了毒…

一段友情的崩潰,至今讓人垂淚,可對高湛的行為确實在痛恨的同時有着心疼。

也許決定毒死孝瑜的那一刻,沒有人比高湛更為痛苦。畢竟,那是曾經與他關系最好的人,是他登基時仍不忘在晉陽寫信,勸他在邺城同飲汾清的人…但帝位面前沒有朋友,沒有親情,他所能做的僅僅是為孝瑜留下些死後的殊榮,告慰亡靈…

高湛不是一位好的君王,卻很真實,将人性的善與惡,苦與樂表現得淋漓盡緻。

他的荒唐事還有很多,但似乎每件都具有雙面性。而他極度寵信的和士開,總能把話說到他的心坎裡,同樣給人有血有肉之感,讓人又愛又恨。

古來世祖,一般是有大功于家國,可是高湛得來的世祖之稱,卻總讓人覺得有些水分,雖然他守住了國土,結束了北齊長久以來兄終弟及,國賴長君的局面,但不論是其執政的情況,還是聽取讒言所選的繼承人,都将北齊推向了滅亡的深淵。

那些荒誕的故事,随着夏日的風,吹散在了千年後的邺城西北之地,也因為此次的尋冢不得,讓從上次前來後積蓄了四個月期待的我滿心怅然。

大家在眼前的冢茔轉了許久,想要探路也沒有成功。

考慮到時間問題,隻得帶着遺憾離開。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夏天的風拂過冢茔上的高粱穗,似乎用時間證明了堯舜桀纣盡歸塵土的事實。人生得意須盡歡,是美好的追求,樂極生悲,則是難以改變的定律。

在高湛死後不到十年,北齊的命運也在極樂中走向了悲情…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離去之時,拍下了陵前飄搖着的狗尾巴草。無名的它,很适合埋葬在曆史長河中的北齊。雖然不夠顯眼,卻頻繁出現在各種地方,令人回味。正如北齊對隋唐的影響,如其留下的壁畫石窟,默默展現着平凡中的不平凡,用殘存的點滴向世人訴說着北齊鑄造過的輝煌過往…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回程之後反複翻看衛星,我們統一覺得最終到達的冢茔應該是M27,而在夏日的衛星圖上尋不到的M28,在冬日裡似乎還能看到些痕迹。原來距離尚遠…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因為車子的故障,我們不敢再往野地跑,而想到我想去的好多個都是被移平的,最終也就放棄了。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車行之時,回望M105的方向,很希望在未來的某一日邺城西北的冢茔們可以拾回各自的身份…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最後,記錄下滏陽營村的痕迹,還有路過的滿是廣告的滏陽橋~

每一次探索都有圓滿和不圓滿的地方,而對這樣一個不受重視的朝代,我們的探尋之路還有很長很長。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河北邯鄲」千載後失考的帝陵 尋農田裡的北齊世祖武成皇帝葬地

時隔三年,突然思及了第二次在M27畫上句号的北朝墓群巡禮之旅尚未記錄完畢,是以補了本篇,算是将磁縣去過、有想法、但沒有寫完的冢茔都記錄了下來。

先前因為可能錯過的M28而放棄記錄這段行程,但因前段和朋友聊起,他認為永平陵可能是M27,不禁讓我又拿出地圖反複對照了幾次。

結果發現,M27,M28,M105其實幾乎是一條直線,反而M28殘存的部分偏東一些,因為如此,那個所謂的永平陵北讓我又一次開始了懷疑。

雖然至今仍不敢确定永平陵究竟是M27還是M28,但想到已經走到了離可能是永平陵的地方那麼近的位置就覺得超級開心~

找時間,一定要在草木未高之時,再去一次邺城!繼續探訪我大齊之地的人們~

一詩一皇帝 一畫一北齊

「河北邯鄲」曹操七十二疑冢之大冢營村大冢 傳說中的高歡義平陵

「河北邯鄲」北朝墓群之大冢營村二冢 被截成兩半的北齊皇帝陵

「河北邯鄲」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落花青冢 淺析葬于此處的北朝王公

「河北邯鄲」曹操七十二疑冢之磨盤冢 墓主人會是北朝哪位王公

「河北邯鄲」罕見的北朝石虎 守護着魏晉南北朝的一位名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