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人口均衡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人口高品質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③)——訪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

作者:環球網

來源:人民日報

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大事,人口規模巨大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特征。怎樣了解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如何以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日前,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健。

問: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核心是什麼?

答:中國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發達國家耗時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轉變曆程,具有壓縮性、超前性等特點,展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人口轉變道路。與此同時,中國人口在總量龐大和偏低生育率的條件下提早進入負增長階段,且将在未來面臨較嚴峻的快速負增長局面。大陸于1992年總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準以下,在2022年同時出現人口自然負增長和總量負增長。

人口增長不等于人口發展,讨論人口發展需要将單一次元的人口增長拓展到人口總量之外的其他要素。人口系統内含總量、素質、結構、分布等諸多要素,與生育、死亡、遷移等重要人口過程互相作用,同時與社會經濟文化、資源環境生态、政策法規制度等外在因素緊密相連。長期均衡發展是人口發展的目标,也是人口高品質發展的内在要求,其核心是均衡,重點是發展。

問:如何了解人口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關系?

答: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必須積極應對少子化、老齡化結構挑戰,促進人口素質不斷提升。人口發展應将人口再生産類型與人口素質有機結合,應對人口轉變理論進行拓展,還應從中國式現代化的整體架構出發,通過助力個體發展、賦能家庭發展,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雖然中國人口已于2022年進入負增長,但仍然會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保持人口規模巨大的特點。在新發展理念下,充分利用人口規模巨大的特點,變壓力為動力、化問題為優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人口和人手構成一對基本沖突,人口意味着消費,人手意味着生産。在生産力水準低下、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時期,人口規模主要被視為負擔,“人口多底子薄”,再大的經濟總量和資源總量從人均角度看都變小變弱。在中國人口進入負增長的目前和今後,人口代表着相對充裕的勞動力資源和需求旺盛的國内市場,需要扭轉人口正增長時期形成的人口觀,視人口為資源而非負擔,妥善解決目前和今後由于人口結構和分布、供給和需求比對等産生的問題,保護人口資源,提升人力資本。

問:在人口負增長形勢下,如何通過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答:長期嚴重的人口負增長會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是以,要建立生育支援政策體系,實作适度生育水準;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貫徹新發展理念,采取品質替代、結構優化等發展政策,統籌治理少子化、老齡化問題。

通過部門關聯,努力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氛圍,通過提供經濟、時間、服務等方面的一系列支援措施,解除人們生育的後顧之憂,避免人口長期嚴重負增長。嬰幼兒無人照料的問題,是造成很多家庭“想生不敢生”的一個重要阻礙因素,其根源在于社會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的不健全。而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的建立需要社會治理思維,動員多主體參與,以友善家庭為目标:一方面在數量上要有極大拓展,盡可能滿足家庭的托育需求,突破生育率提升的瓶頸因素;另一方面要在品質上有保障,為提高托育服務品質保駕護航。

品質替代政策是針對少兒人口、勞動年齡人口、總人口數量相繼減少的态勢,以高品質發展替代以往的數量取勝政策,将人口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開辟的新發展路徑。品質替代政策的本質是追求内涵式發展,從“大”到“強”。在人口發展進入負增長的新形勢下,應從關注數量增長轉向關注素質提升。要優化兒童發展環境,完善青少年發展制度,提高高校、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比對度和勞動參與率,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完善小微創業者扶持政策,創造良好的政策、體制和法治環境,以科技創新、全要素生産率提高推動品質、效率和動力變革。

在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人民健康素質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還需要探索老年的界定方式,逐漸完善漸進式延遲退休制度。創造适合老年群體參與的機會和資源,通過資訊無障礙建設和終身學習保障,使老年人在共享數字生活的基礎上繼續貢獻智慧。

問:如何正确看待“人口紅利”?

答:“人口紅利”是一個經濟學概念,通常與人口規模或結構有關。在人口轉變過程中,少兒人口比例下降而老年人口比例尚未大幅提升時,會有一段總人口撫養比降低時期,可稱為“人口機會視窗”,充分利用這一時期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可以收獲“人口紅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就是抓住了“人口機會視窗期”,通過勞動密集型就業和遍布全球的“中國制造”實作了經濟高速增長,獲得了豐厚的“人口紅利”。随着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總人口撫養比随之提升,人口規模或結構意義上的傳統“人口機會視窗”逐漸關閉,而通過開發老年人資源等方式收獲“老年紅利”成為新課題。目前,大陸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

人口是無數個體的集合,人口發展不單純是人口增長。在人口與經濟的關系中,除了關注開發人力資源創造新的“人口紅利”之外,也應尊重人口自身的發展規律;在人口與生态環境的關系中,提升人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維護青山綠水,實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建設生育支援政策體系中,尊重個體和家庭的意願與需求,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