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未來》讀後感——論抄襲對創業者的良性影響?

來杭州的火車上,我百無聊賴之下無意間翻開了電子書中收藏已久的李開複博士寫的《AI-未來》便有醍醐灌頂之感。

重點在開頭:

1.人工智能多年來的發展起伏不定,其實是近年該科技研究進展不大,隻是不斷有科技的産品出現;

2.大資料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溫床;

3.中國“創意抄襲”為中國創業者們的成長起了很大的作用,使中國的網際網路創業者和美國矽谷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此時我看到了25%。

說實話,前兩條之前道聽途說算是比較了解。真正令我震驚的是第三條,誰能想到學生時代一直深惡痛絕的行為,到了這裡變成了一個大熔爐。隻有經過千錘百煉的中國創業者才能站在頂峰。

在美國矽谷,有真正的極客精神:哪怕是一群剛從大學畢業的毛頭小子,隻要一心鑽研技術,苦思冥想一個創新的點子,就有可以足不出戶而發家緻富,改變世界不是夢。從政府的政策到同行的觀念上都不會有人想分一杯羹,甚至看着你從此一帆風順平步青雲也絕不眼紅,而從心底認為理所應當。

但在中國不同,中國文化上就沒有對模仿的行為很排斥,從古至今都講究以銅為鏡,以古為鏡,以人為鏡,看到别人的長處和短處來完善自身。再加上中國政府并沒有采取措施杜絕模仿借鑒别人創意這一行為的,是以在中國,你光有一個創新的點子沒什麼用,甚至你可以不用花費心思去想。隻要将一個已有的點子能不斷完善到最完美貼合使用者的需求,你就可能成功搶占市場。

甚至中國的工程師不能閉門造車,以完善自己的app功能,而是應該将app放在市場上,然後根據使用者資訊的回報來實時跟進相應的功能。這給了工程師的工作強度和能力是很大的壓力和考驗,因為這是真正的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相比美國矽谷的“文明”,在這種“野蠻”的社會狀态似乎更有利于形成真正優秀的企業。

千團大戰,勝者為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