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疑似發現南朝宋武帝劉裕墓,專家:需根據墓志銘等材料印證

作者:Beiqing.com

新京報(記者 王暢)南京彙通路地鐵站附近一處建築工地,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古墓。墓的位置靠近赤陵(劉裕被埋葬的地方)的石雕,當地居民推測墓主可能是南朝宋武帝劉宇。

26日,南京市文化旅遊局考古廳從業人員在回應新京報記者時表示,目前墓地的考古發掘尚未結束,"它(墓地)的性質我們還沒有确定。"

南京疑似發現南朝宋武帝劉裕墓,專家:需根據墓志銘等材料印證

屯陵石雕現在位于唐山街的麒麟袍社群,道路兩旁矗立着一對神道石獸。來源:微信公衆号

古墓靠近赤陵墓的石雕

1月25日,當地媒體報道稱,在南京彙通路附近發現了一座南朝的大墓,雖然墓穴尚未被挖掘出來,但曾有人猜測,墓的主人可能是南朝宋武帝劉宇。

資料顯示,劉裕,一個小名奴,南朝劉宋開國君主。永初三年(422年),劉裕計劃入伍北魏,當時還沒有出老,就病去世了,享年60歲。寺廟編号高祖,沒有。吳帝,被安葬在赤陵墓中。

赤陵墓是一個萬人坑。根據《宋書》第41卷《後公主傳記》,陵墓還伴随着從女王宮遷徙而來的丹麥人的墳墓。但甯靈在哪裡?目前還沒有明确的答案。

彙通路附近的村民朱先生告訴新京報,該地塊自去年以來一直在建設中,在關閉之前一直在挖自己的魚塘。"當時,據說'東西'被挖出來了,很多村民看到它,說它可能與劉宇有關。

現場的視訊顯示,墳墓位于一個被堆積在黃色土壤中的樹木和樹枝包圍的地方。地面上有白線,還有一些洞,洞旁邊堆放着一個圓柱形的黃色大地。當地媒體稱,這些洞又小又深又淺,旁邊堆滿了柱狀的泥土,是以前用洛陽鏟子探險留下的。

朱先生提到,當地村民認為這座墳墓可能是劉宇的墳墓,因為一對麒麟石獸,被稱為"赤陵墓雕",距離墓地約兩公裡。"

資料顯示,"春甯陵石雕"在南京麒麟店外,1935年,民國學者朱錫祖發表了《六朝陵調查報告》,書中提到一對麒麟,據說是南朝劉宋朝皇帝劉玉初甯的神道石雕。1988年,南京南朝石雕更新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機關,這對麒麟被指定為"甯初陵石雕"。

南京疑似發現南朝宋武帝劉裕墓,專家:需根據墓志銘等材料印證

"第一次甯陵石雕"中的東方野獸。來源:微信公衆号

墓的頭部需要根據墓志銘等材料進行認證

26日,新京報記者采訪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考古廳,一名從業人員回應說:"現在考古發掘(工作)還沒有結束,是以墓葬的性質還沒有确定。"

據當地媒體報道,陵墓的位置距離南朝梁臨川靖王曉紅公墓僅1公裡。有專家說,"可能是劉宋時期,也可能是梁大蕭家族。蕭亮的陵墓區也在這個地區。"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易希兵告訴新京報記者,考古學家一般通過墓葬的結構、形式和物品來判斷墓葬的大緻年齡。但是,要識别墓主,就必須在墓志銘或墓主的私人銘文中找到名字等第一手資料。

"沒有墓志銘,我們認為很難判斷。易希兵說,根據文獻等内容,結合墓葬對象,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比如像劉宇,可能有一些文獻記載,如果比較發現比較一緻,但那隻能說是初步的推斷,不敢說像墓志銘,就可以确定。"

"如果真的是劉裕的墳墓,當然價值很重要,劉瑜是南朝的立國君主。"易希兵說。

據《現代快報》報道,南朝墓葬尚未進入正式的考古階段,目前正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按照相關程式辦理。其中,《文物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法》第27條規定,從事考古發掘的機關應當提出科研出掘方案。

編輯:左彥彥

校對吳興發

來源:新京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