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經濟是中國式現代化主賽道,“軟科技”已成大國競争“硬實力”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胡勇謀 潘錫珩 曾淩轲 康旭陽 張秀娟

數字經濟對國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國際競争将很大程度上聚焦平台經濟;要警惕軟科技成為新的“卡脖子”,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可以先應用再完善。

5月22日,2023數字經濟(東湖)論壇在武漢舉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楊偉民、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等近二十位專家學者從國際競争、科技創新、平台企業發展等多個次元為數字經濟建言獻策。專家們一緻認為,要在大國競争中掌握數字經濟先機,必須在“硬條件”和“軟科技”上下足功夫,尊重企業主體創造性,激活其“使命感”,讓數字技術服務高品質發展,助力千行百業轉型更新。

數字經濟是中國式現代化主賽道,“軟科技”已成大國競争“硬實力”

數字經濟是大國競争“新賽道” 也是中國式現代化“主賽道”

“數字化已成為改變國際競争格局的關鍵力量。誰掌握了數字化發展的主動權,誰就占領了未來發展的制高點”。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院士在緻辭中強調數字經濟對中國參與國際競争的重要意義。

放眼世界,主要國家近年來紛紛加快數字經濟布局。聚焦國内,數字經濟是促就業、穩增長,邁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大陸數字經濟規模已達50.2萬億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

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許正中教授指出,“數字經濟是大國競争的‘新賽道’,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賽道’”。

在為國内提供豐富應用與服務的同時,數字科技企業出海步伐也在不斷加速。目前,微信跨境支付已覆寫69個國家和地區,境外合作機構超千家,境外商戶超400萬。過去兩年,來自東南亞商戶的活躍微信小程式數量增長了10倍。包括泰國最大商超BigC、營運新加坡動物園的萬态保育集團等知名商戶均入駐微信小程式。華為雲已布局全球29個區域、75個可用區。華為在全球發展了超3.8萬家夥伴,覆寫金融、政府、營運商、物聯網、教育等各個領域。直播、短視訊帶貨等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商模式,也随抖音、快手、視訊号等應用出海,為中國聯通世界創造更多機會。

“軟科技”也是“硬實力”,大模型可先應用再完善

ChatGPT釋出以來,AI大模型在全球掀起熱議。與會專家均認為,過去關于“卡脖子”技術,往往首先想到以晶片為代表的硬體,而AI大模型讓大家意識到,軟科技也是“硬實力”。

中國在軟體技術領域依托龐大市場和廣泛應用,已處于全球優勢地位。但軟體疊代迅速,一旦錯過某一輪更新變革,就可能面臨掉隊風險。“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中國科技大企業無法回避的問題,但各家公司要根據自身特點和需求找到發展方向和盈利點。”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萬勁波表示。

“中國發展AI大模型有自身優勢。我們有14億人口,孕育着廣大市場。我們要走‘中國特色道路’,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複旦大學教授肖仰華指出,“中國企業擅長市場應用和産品化,我們要重視市場的力量,将大模型能力應用到千行百業,再回過頭來完善基座能力”。

今年以來,國内多家科技企業已先後披露相關領域進展。既有百度“文心一言”、阿裡“通義千問”,也有騰訊推出面向大模型訓練的新一代高性能計算叢集HCC。緊跟世界科技前沿的背後,是相關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重視自主創新的結果。

全國工商聯《2022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創新狀況報告》指出,2021年研發投入最多的企業分别是華為、騰訊和阿裡巴巴,三家企業當年研發投入合計超2500億元,占全國研發經費總額比例超6%。國家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民營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報告》顯示,2021年,華為、騰訊、比亞迪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列前三。

目前,騰訊與三一重工合作、百度與華能集團合作,分别在内蒙古鄂爾多斯煤礦區實作了遠端礦用卡車實時操控,這是“軟硬結合”的典型代表。以騰訊為例,利用基于5G和騰訊實時音視訊(TRTC)技術的騰訊雲遠端礦車解決方案,實作時延100毫秒以内的車輛一對多集中遠端實時控制,助力行業生産安全與效率雙提升。

平台是“流動的實體”

“平台是‘流動的實體’”,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表示。“純粹的線上并不存在,線上的背後是線下方方面面的‘實’。平台的興起與發展,尤其是以視訊号為代表的數字工具,使得每個人都可以是獨立經濟實體,創造更多價值。” 楊偉民也指出,實體經濟包括了數字經濟,數字經濟不是虛拟經濟,是未來經濟的主要形态,而平台經濟是數字經濟的核心。

來自湖北的90後視訊号達人“洪湖趙美麗”,其微信賬号擁有26萬粉絲。她在直播間幫助父老鄉親銷售蓮藕、菱角等洪湖特色農産品。高峰時半月内菱角銷量超二十萬斤。而傳統線下農産品銷售管道,同時段内很難銷售三萬斤。線上直播平台帶動湖北當地農業生産、物流等一條龍線下實體産業與服務。視訊号這樣的“新農具”大幅提升農産品流通性,降低農村商品交易門檻,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平台企業以專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為制造業提供生産性服務,他們是實體經濟的新表現形式。”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指出,數字化轉型第一階段,往往是高端數控裝置、機器人等硬體設施投入,而第二階段則是以模型算法為驅動的“軟領域”發展、數字技能提升和數字化意識的建立與鞏固。“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軟硬’同樣重要。”

以騰訊雲智能與富馳高科合作為例,通過“軟硬結合”,利用騰訊雲遷移學習和缺陷生成技術,設計低成本光度立體成像解決方案,實作工業質檢一體機智能化。該機器質檢效率相較傳統方式大幅提升,可減少95%的産線投入,檢測能力也全面超越過往水準。

平台經濟創造就業突破2億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謝康在會上釋出了由中國資訊經濟學會等機構聯合研究的《2023中國數字經濟前沿:平台與高品質就業》報告。報告指出,2021年以微信、淘寶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平台創造就業約2.4億,為當年約27%的中國适齡勞動人口提供就業機會。中國信通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2019年)》報告也指出,2018年數字經濟發展相關領域就業崗位就已達1.91億個。

随着移動網際網路日益普及,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等技術快速發展,數字生态催生了大批新職業、新崗位。2022年6月,人社部在官網釋出了《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等18個新職業資訊向社會公示》。其中,包括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數字孿生應用技術員、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農業數字化技術員等在内的9個新職業都與數字經濟密切相關。

針對中小微企業數字化人才匮乏,對數字化工具運用能力不足,企業微信和服務商共同推出“專屬服務”,小微企業可以極具成本效益的價格,便捷預約一對一服務,由專業的“數字化咨詢顧問”提供遠端或上門服務,協助打通數字化服務“最後一公裡”。“數字化咨詢顧問”既是平台生态下衍生的新就業形态,又為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重要助力。

數字經濟是中國式現代化主賽道,“軟科技”已成大國競争“硬實力”

2023數字經濟(東湖)論壇現場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支援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争中大顯身手。“2023全球市值100強上市公司排行榜”中,科技企業占比最多,美國尤為突出。“前20裡,中國大陸隻有騰訊1家”,陳文玲表示,“我們仍要看到中美之間存在差距,中國需要更多像華為、騰訊這樣的世界級科技企業”。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