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西走廊》同款打卡地——涼州

作者:涼州融媒

當你提到河西走廊時,你能想到什麼?

小編的第一反應是河西走廊紀錄片。這部電影向我們詳細展示了在河西走廊這片狹窄的土地上,多年來一直存在的曆史痕迹。而良州是從南到北穿過河西走廊的第一站,那麼就讓我們重溫這部紀錄片的酷态片段吧

天台山石窟

《河西走廊》同款打卡地——涼州

公元400.M,佛教在涼州盛行,僧侶受到尊敬。北涼國孟舜主運河後,遷至酷國,"獻身弘揚佛,在南百裡懸崖兩涼舟營造出大形象,千變萬化,令人眼花缭亂。這個石窟就是天台山石窟。天台山石窟,又稱良州石窟,别名涼州大佛石窟,位于武威市以南50公裡處的樟宜鎮輕山村,由良州著名高僧鑿而成。

《河西走廊》同款打卡地——涼州

天台山石窟壁畫

石窟從此已有1600多年的曆史,曆朝曆年曆來已開鑿,其餘洞窟有北良5個洞窟,北魏4個洞窟,唐代窟3個洞,不明朝窟7個。它是中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曆代建築,分層分布文物是天台山石窟壁畫和雕塑的重要特征。

《河西走廊》同款打卡地——涼州

天台山石窟隧道

《河西走廊》同款打卡地——涼州

天台山石窟亭

天台山石窟是中國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中國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學術界有一個"石窟祖先"之稱。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良州盟紀念館

《河西走廊》同款打卡地——涼州

在白塔的右側是佐賀班志達的雕像

兩洲聯合紀念館,位于武威市東南20公裡處的武南白塔村。

《河西走廊》同款打卡地——涼州

1237年,蒙古鐵騎.M駐紮在涼州。為了實作統一西藏的戰略目标,大頭首領實施了恩威的戰略,向西藏活佛佐佐賀班志達發出邀請函,來涼州商讨西藏的歸屬問題。

《河西走廊》同款打卡地——涼州

薩加班·志達寫給人民的書

1247年,薩加班志達在武威白塔寺舉行了著名的"酷國會談",達到了西藏回歸蒙古汗國的條件,并向彜族人民頒布了《薩加班志達書》,結束了西藏近400年的亂象。

《河西走廊》同款打卡地——涼州

如今,兩洲聯合紀念館靜靜地矗立在750多年的曆史長河中。但在這裡舉行的"冷态會談"仍然對中國産生了深遠的影響。1992年9月21日,國務院發表《西藏主權與人權狀況白皮書》,提出武威兩州聯盟紀念館(白塔寺)是西藏被列入中國地圖的曆史見證。

《河西走廊》同款打卡地——涼州

良州南城門樓

河西走廊紀錄片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可以帶我們沉浸其中體驗這片土地的曆史事迹,欣賞漢、蒙、藏文化融合的無限魅力。兩州在河西走廊的文化内涵,不僅在紀錄片中得到了展現。來到良州,體驗穿越曆史的震撼。

注:部分圖檔取自河西走廊紀錄片

轉自:涼州式廣電旅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