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滿,可能是最中國的節氣

小滿,可能是最中國的節氣

我和我的地球

節氣|中國

小滿,可能是最中國的節氣

最幸福不過是舉家團圓歲月靜好 | 豐子恺漫畫(公版)

小滿是一個非常特别的節氣,因為它蘊含着中國人最喜聞樂見的一個道理,叫“知足常樂”。

有小暑一定有大暑

有小寒一定有大寒

但是小滿

一定沒有大滿

因為大滿

不符合我們古人的智慧

小滿的這一天

雨水開始增多

江河漸滿

麥穗開始逐漸飽滿

但是

還沒有完全飽滿

是以小滿這種狀态特别好

小滿代表了一種人生态度

就是我們一直在

追求完美的路上

但并不要求 

一定要十全十美

是以從這個角度

小滿

其實是一年中

最好的一個節氣

也是我最喜歡的日子

送你一首我喜歡的詩

花未全開月未圓

半山微醉盡餘歡

何須多慮盈虧事

終歸小滿勝萬全

以上這段文字來自于擁有五百萬粉絲的抖音部落客”北大滿哥”,絕對是少數寫出了小滿神髓的一段現代漢語。

這段話後來被劉德華擔綱的奧迪廣告照抄,可能是代理商M&C Saatchi意識到自己無法再搞出同樣水準的小滿文案。

百度百科記載:

“滿之名,有兩層含義。第一,與氣候降水有關。小滿節氣期間南方的暴雨開始增多,降水頻繁;民諺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小滿中的'滿',指雨水之盈。”

“第二, 與農業小麥有關。在北方地區小滿節氣期間降雨較少甚至無雨,這個'滿'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麥的飽滿程度。”

小滿之時,南方的暴雨開始增多,但絕對不能太多,太多會搞出洪水。

同樣,北方的小麥雖然缺水,但依然在茁壯成長,這可能是一種最好的狀态,因一旦成熟,就要面臨被收割了。

人生如月,月滿則虧。人生如水,水滿則溢。

這是中國人的傳統智慧。

一百年前,英語世界的中國文化代言人林語堂先生就指出:“幸福人生,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聽夫妻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一百年過去了,中國人的幸福人生四件事可能也不再有那麼标準的答案。但去年封控期間,大家倒是突然有了好好享受這四件事的機會。

《吾國與吾民》是林先生的一部散文集,用英文寫成,于1935年在美國首次出版,向全世界介紹了中國人和中國人的文化。

這個文化的特點于外是相容并蓄,于内則是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這個成語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現代漢語的譯文大緻是:“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可以得到長久的平安。”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此文的前一句是“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

現代文意思大緻是:“過分偏愛就會有大的耗費,太多收藏就會有大的損失。”

什麼樣的人才有條件“大費”或者“厚藏”呢?大機率應該是有錢人或者有權人。

是以有不少學者對這句話的解讀是:老子這些話主要是在提醒當時的權貴階層不要過分放縱自己的貪欲,而不是普通老百姓。

他們進一步質疑:對普通老百姓,是不是反而應該提倡“知不足”呢?你不努力打工,生頭胎的錢都不知道從哪裡來,難道默念着"知足常樂"就地躺平嗎?

中國人的另一部生活哲學巨著《菜根譚》中也寫到:

“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侯,權豪自甘乞丐;”

“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編民不讓王公。”

意思是:貪得無厭的人,分到金銀卻惱恨得不到美玉,被封為公爵還要怨恨沒有封上侯爵,明明是權貴之家卻甘心成為精神上的乞丐。

而知足常樂的人,覺得野菜比魚肉味道還要美,粗布衣袍比狐皮貉裘還要溫暖,雖然身為編戶平民卻比王公過得還要自在滿足。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儒家經典,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

書籍主要告誡世人及時轉念,戒貪少欲,取中庸之道。

最後選一首明人的小滿詩送給大家,這是描寫南方人在小滿興高彩烈努力插秧的場景,而這時北方的麥穗都已經飽滿,隻等一個收獲的金秋。

《四月》明朝·文彭

我愛江南小滿天,

鲥魚初上帶冰鮮。

一聲戴勝蠶眠後,

插遍新秧綠滿田。

作者:KW

編輯:框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