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旦發作病死率100%!近期這類患者增多,很多人以為沒出血不用就醫…

入夏後,随着氣溫攀升,“汪星人”“喵星人”也會“情緒中暑”,不再那麼溫順乖巧。

據浙江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陳闖副主任醫師表示,尤其是進入5月後,寵物傷人的病例明顯增多,每日來院初診的就有30餘例。天氣正越來越熱,貓貓狗狗等寵物也會因為溫度變得興奮、脾氣暴躁。并且,大家穿着“清涼”,皮膚露出較多,此時更容易發生被撓傷、咬傷的情況。

而這些小傷口帶來的危險性極高,因為可能會引發兇險的狂犬病。這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傳染病,一旦發作尚無有效治療手段,病死率100%。

天氣漸熱

犬傷患者人數呈上升趨勢

5月以來,杭州市職業病防治院的犬傷門診就診人數每天有八九十人,多的時候100多人,比之前多了一倍。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急診科曹恺祺醫生說,5月以來,急診科接診犬傷患者明顯增多,“從門診情況看,以二三十歲的年輕患者為主,主要是被家養寵物狗、寵物貓等抓傷、咬傷;還部分是被野貓野狗抓傷。城市裡,發生特别嚴重的撕咬傷不多見。”

多地出現了寵物傷人案例:

據南甯晚報4月10日報道,南甯市第四人民醫院接診了一名8歲狂犬病患兒。該患兒被小狗抓傷右手背後家屬未做相應處理,傷人的小狗當天晚上死亡,而患兒則從第5天開始發熱。結果該患兒從被狗咬傷,到發病、死亡僅20天時間。

據都市快報報道,杭州一名大學生小王課後去喂流浪貓,結果手指被流浪貓牙齒劃傷一個小口子,見沒有出血,小王當時沒去就診。第二天才去醫院,被醫生給予清創、打疫苗等緊急處理。

據浙江媒體報道,5月上旬,一位26歲男子在狗主人陪同下急診。“鄰居家的小狗平時我常會逗着玩。早上出我走過去逗狗,剛蹲下,沒想到小狗突然撲上來,對着我的前臂就抓。”男患者身着短袖,雙手前臂的兩條紅色抓痕很深,還有流血情況。

醫生表示,被貓狗等動物抓咬傷

即使是小傷口危險性也極高

記者從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公共衛生專家王鳴處得知過這樣一個病例:

多年前,一名中年男子被刀割傷,拇指上出現了一個1.5厘米長的傷口,到醫院做傷口清創後縫合,過了大約二周後拆線,傷口用紗布包紮。随後,他的一位親戚在加油站被流浪狗咬傷。男子在幫助親戚處理傷口的過程中,親戚的傷口流出血水,弄濕了他拇指上的紗布。之後,他隻是扔掉了紗布,但卻沒有對自己手上的傷口做進一步處理。

一個多月後,該名男子開始出現夜間躁動、睡眠障礙、腿上有刺痛感等症狀。他的唾液經由國家傳染病診療重點實驗室檢測,證明其感染了狂犬病;随後他在發病的第10天死亡。相反,他的親戚由于是被流浪狗咬傷,去醫院做了傷口處理及打了狂犬病疫苗,沒有發病。

由此可知,狂犬病極其兇險。

被抓咬傷該怎麼處理?

沒流血也要就醫嗎?

要打狂犬疫苗嗎?

萬一被動物抓咬傷怎麼辦?

記住這些要點↓

第一時間處理傷口自救很重要!

沒有明顯出血也要及時就醫!

一定要及時接種狂犬病疫苗!

一旦發作病死率100%!近期這類患者增多,很多人以為沒出血不用就醫…

1、第一時間處理傷口:

被咬/抓傷後,立即擠壓傷口排出污血,但絕不能用嘴去吸傷口;

用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比如自來水)及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堿性清潔劑交替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

沖洗後用稀碘伏(0.025%~0.05%)塗擦傷口;

傷口一般不予縫合或包紮,不塗軟膏或粉劑等不利于傷口排毒的藥品。如傷口傷口大且深,立即到正規醫院進行處理。

2、根據咬傷部位及嚴重情況,及時、規範地接種人用狂犬病疫苗:

被動物咬傷後,盡早接種狂犬疫苗,保護效果越好,最佳注射時間是受傷後24小時内,最好不要超過48小時。

如果因意外情況延誤,48小時内沒能及時注射,也不要放棄注射。

那麼,狂犬疫苗怎麼接種?

目前狂犬病疫苗有“五針法”

和“四針法”兩種。

研究資料顯示,

兩種程式首針免疫後第14天、

45天抗體陽轉率都達到100%;

“四針法”由于第一劑劑量加倍,

早期抗體産生更快更高。

一旦發作病死率100%!近期這類患者增多,很多人以為沒出血不用就醫…

需要注意的是,

因為注射疫苗後約2周才能産生保護性抗體,

是以,應按時完成全程接種。

3、必要情況下,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目的是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中和”傷口裡的狂犬病毒,減少侵入人體内部的狂犬病毒的數量;并可以在接種狂犬病疫苗産生抗體前的7天内作為“先頭部隊”,在第一線發揮抵抗狂犬病毒的作用。

來源:都市快報、廣州日報、此前報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