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AP PUSH淺談(轉載)

WAP Push是要将網際網路上的資訊主動推送到使用者的手機等移動終端上。達到這個目标需要解決如下兩個問題:

(1)網際網路伺服器如何主動地連通位于無線網絡上的手機,通信問題。

(2)網際網路上的資訊内容采用什麼格式,資料表現問題。

WAP論壇(現在歸到OMG)在2000年時就提出了WAP1.2規範,相比WAP1.1增加的主要内容就是WAP Push的整個體系。 WAP Push分為Confirmed Push,即需要對方回送接收确認資訊的Push,和無連接配接模式的Push,即發送出去後,是否收到不管了。

整個WAP架構包括PI(Push Initiator,即網際網路的伺服器)、PPG(Push Proxy Gateway,一般為WAP網 關)、移動終端三大部分。PI到PPG之間是基于HTTP的PAP(Push Access Protocol)協定(PPG和PI互為HTTP服務 器),PPG到移動終端之間是OTA(Over-The-Air)協定。

基本流程是網際網路的伺服器将要發送的資訊内容,采用XML表現形式,通過PAP協定發送給WAP網關。這裡發生了很多細節過程後(計費、SP标 識、通路控制、資訊内容二進制壓縮編碼、終端發現、終端能力特性檢查、終端位址解析),通過OTA協定将内容發送到手機上(2.0以下的規範用OTA- WSP,2.0以上的規範用OTA-HTTP)。

這是很理想的目标,可是在目前全球所有營運商部署的無線網絡那裡,實作這個基本都不現實。第二代無線網絡GSM/CDMA95A是基于信令的電路 交換的通信技術,并不支援IP協定,能進行WAP這樣資料業務,需要先在信令協定棧上借用modem撥号機制封裝成IP/PPP包。WAP網關通過信令網 找到手機并建立WSP會話的連接配接,是不可能實作的。第二代半過渡性的網絡技術GPRS/CDMA1.x理論上是可以讓手機永久線上,擁有固定的IP位址, 可現實并不是如此。空中信道的有限容量、計費管理、網絡容量等方面都不成熟,是以,移動終端要像一台伺服器那樣,接收并處理WAP網關随時發起的主動連接配接 請求,隻能等到第三代無線網絡技術全面普及的那一天了。

正是由于上述局限,目前,在世界各地,所有營運商和所有方案供應商那裡,都采用SMS方式承載OTA側的推送。SMS是信令通道上傳輸的,處于網 絡覆寫中的手機通過BTS、BSC、MSC與短信中心随時随地可以互相通信。是以,作為這種伺服器到終端的資訊傳輸載體,SMS是最适合不過了。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對SP提供了WAP Push接口,他們是通過WAP網關與短信中心的接口用SMS發送到手機上。既然他們也是用短消息來實作的,那麼,如果我擁有一個短信發送通道,從理論上說,自然而然也可以發送WAP Push。

下面要說的就是WAP Push的資訊表現形式問題。WAP Push的内容有兩種,一種是SI,service indication;另一種 SL,service loading。這兩種内容類型的目的都是發送URL連結到手機上。SI是以異步方式發送一個通知、警示、提醒等資訊到手機上,用 戶會看到螢幕上顯示這條通知文字内容,然後,提示你是否去那個頁面,如果去,手機将激活為WAP浏覽器,打開這個連結,浏覽其内容。SL則是直接發送一個 URL連結到手機上,手機不會給使用者任何提示,自動地啟動WAP微浏覽器,下載下傳這個URL對應的内容,顯示在手機上。讓人覺得好像是推送了一個頁面下來了 似的。MMS就是利用這個機制實作的。

至于為什麼不直接發送一個基于XML的WML頁面(包括多媒體資訊圖像、聲音),WAP論壇的規範設計者找了一通理由,說這種方式存在很多弊病,是以,WAP Push就沒有直接推送内容的規範了。我想未來3G肯定會有這樣的規範出台。

目前大部分手機并沒有實作對SL的支援,近幾年新出的WAP浏覽器版本高點的手機基本都支援SI(OEM Openwave微浏覽器的手機如果 WAP Browser版本在4.0以上的都支援)。國産手機基本都是貼牌生産,核心全是國外的,是以,國内手機技術現狀基本跟歐洲一樣的格局。

中國聯通的WAP網關和WAP Push業務都是有Openwave提供,Openwave出于對市場的壟斷和控制,在CDMA手機上的 WAP Push支援非常封閉保守,有些接口沒有遵循國際規範,通過聯通的短信中心發送WAP Push的SI消息到CDMA手機上,隻能借用聯通和 OpenWave提供的接口标準。

下面介紹如何,通過中國移動的SMS接口發送SI到其GSM/GPRS手機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