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本文作者是撰稿人@闵思嘉

電影可以解釋那些無法解釋的東西

廢土、末世、面具、黃沙遍天,再加上飛車狂奔,你會想到什麼?

可能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瘋狂的麥克斯》。

最近網飛的科幻題材韓劇《末日騎士》,大概就是抱着這樣的“模仿”姿态制作的。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可惜的是,在上周五釋出全集後,《末日騎士》在豆瓣僅獲得及格分,雖然拿出了宋承憲+金宇彬這樣的人氣帥哥搭配,但成片效果讓人失望。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這或許跟劇集混搭了太多同類影劇中常見的、老套的末日元素有關。

《末日騎士》改編自網絡漫畫,基礎設定是我們很熟悉的末日廢土世界。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2071年,因為彗星撞擊地球,絕大部分大陸沉沒,北韓半島變成難以生存的沙漠,幸存人口僅有原來的1%。

末日裡改變的不隻有地貌還有氣候,由于空氣污染嚴重,含氧量極低,人們基本已經不能在地表自主呼吸,必須佩戴氧氣裝置,還由此研發了制氧裝置。氧氣,由此成為了稀缺的生存資源。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由于涉及資源稀缺的設定,是以末日烏托邦類型裡常見的階層劃分也毫不意外地在《末日騎士》中出現。

通過特定的二維碼,幸存者被分成不同的等級。有二維碼的人群,分為一般、特别、核心三個等級——

特别與核心人群,當然就是權貴階級,他們居住在地表以下,那裡有靠科技建成的現代建築和安逸的環境。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一般人群,則隻能居住在地表由混凝土建成的房屋裡,依靠“快遞員”定期送來的氧氣等物資度日。那裡出門就是黃沙,毫無居住體驗可言。

但能成為一般人群,就已經值得“慶幸”了,因為至少還擁有居所,還有證明身份的二維碼。

另外一群更龐大的群體,甚至連二維碼也沒有,隻能在沙漠裡自生自滅,被劃分為“難民”。很多難民生存難以為繼,就靠在沙漠裡搶奪“快遞員”運送的物資為生,做“獵人”。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末日騎士》的故事,就從運送物資的“快遞員”開始。

這裡的快遞員,和我們既有認知中的外賣小哥和快遞小哥不同,他們既是這個龐大烏托邦機器螺絲釘的一部分,又是帶有騎士精神一般的人物。

他們一面要執行運送物資的官方工作,一方面又要抵禦獵人的侵襲,是以需要有過人的實戰能力。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故事的主角,金宇彬飾演的快遞員5-8,雖然隻是屬于勉強維生的“普通人”階層,但憑強勁的實戰能力成為了集團的标杆。

與之相比,宋承憲飾演的柳錫,則是财團老大的兒子、掌權人、絕對的核心階級,但也面臨如何從父親手中獲得更多實權的困境。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整體故事看起來,也确實有不少看點。

比如雙男主,一白一黑,低階反抗高階的經典搭配;

比如被割裂的社會和依靠微弱聯系來維持的階層關系;

還比如漫天黃沙、外出要戴面具的設定也與當下現實有了一層重疊。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但盡管如此,熟悉末日題材的觀衆,應該已經能從《末日騎士》的故事裡看到很多既有元素了。

首先是末日世界裡,階級決定居住環境的設定,很容易讓人想到《雪國列車》裡的不同車廂,隻不過《末世騎士》把它豎過來了,變成了縱深次元上的地表VS地内的階級劃分。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傳奇快遞員5-8運送物資的設定,則很明顯受到經典遊戲《死亡擱淺》的影響。在這檔遊戲的末日世界裡,玩家可以操作名為山姆的主角,穿越地圖、完成貨物配送。

因為末日形态設定為黃沙漫天的沙漠,《末日騎士》拍了很多在黃沙中打鬥、追逐、飙車的戲份,這些視覺奇觀構成了劇集大部分的末日感,但要是看過《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末日騎士》裡的黃沙打戲/追逐戲甚至都算不上緻敬。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瘋狂的麥克斯4》,實拍的狂野畫面

它很顯然想要營造一個廢土美學中的世界,但過于缺乏層次的黃土空間、毫無創新的沙漠飙車、太明顯的後期特效和棚拍塑膠感,讓它最終隻能淪為《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的拙劣模仿。

甚至于把氧氣作為稀缺資源的設定,都很顯然是對《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中水資源短缺的化用。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除了影視經典作品,《末日騎士》也不忘蹭一波時下熱點《鱿魚遊戲》或《饑餓遊戲》。

在傳奇快遞員5-8外,劇集還編織了另外一條叙事線:沒有二維碼的難民少年尹四月的成長之路。

尹四月被軍隊少校雪娥收養,卻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5-8的事迹是他反複咀嚼的精神食糧,他夢想着成為和5-8一樣的傳奇快遞員,拿到二維碼和身份,跻身上一個階級,是以報名參加了“快遞員大賽”。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原本,在故事剛開始時,我們還對尹四月的身份感到好奇,他看起來似乎有些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明明中彈了卻沒事。

少年從哪裡來?為什麼被收養?但這些好奇很快就被無數人争搶做“快遞員”的生死角鬥淹沒了。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這就像是追随《鱿魚遊戲》而選擇的偷懶創作,覺得觀衆都愛看競賽者之間的厮殺,可《末日騎士》裡的這個“快遞員大賽”顯得非常雞肋。

它既沒有《鱿魚遊戲》裡那種在童稚遊戲中突然植入殺氣的反差感,也沒有《饑餓遊戲》裡那種野外生存和大女主最終勝出的爽感,最終給觀衆的觀感,就是一場場視覺疲勞的純肉搏戰。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

一個末日故事,可以有很多種成功的途徑。

要麼建構世界,要麼令觀衆共情人物,甚至也可以制造絕望。《末日騎士》既沒能成功學習既有案例,也沒能生發出自己的模式,就連對所謂末日的描繪,也很難帶來令人窒息的絕望感。

它最令人“絕望”的部分,或許就是已經借用了那麼多經典元素,卻還是如此平庸吧。

想模仿《瘋狂的麥克斯》,打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