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網飛出品了一部《埃及豔後》紀錄片,預告剛面世便掀起軒然大波,因為該片無論主角克利奧帕特拉還是其他埃及人,多數由黑人演員出演。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這一選角變化被不少人質疑“篡改曆史”,外網還針對此片發起了抵制投票,大量網友給予支援,但沒多久投票頁面便因“未知原因”被删除。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目前該事件在外網已經發展到被埃及、希臘多名專家批評的程序,外國網友也針對此事玩起了“黑化”名人梗,吐槽未來可能英女王等名人也會成為黑皮膚。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客觀來說,外國網友的吐槽應該很快便能實作,網飛早前出品的架空曆史劇《夏洛特女王》便由黑人演員出演,平行世界裡的夏洛特皇後變了種族?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真實曆史人物伊麗莎白一世的母親安妮·博林,在影視作品裡也有了黑人版本。伊麗莎白一世已經成了混血,伊麗莎白二世變成黑人還會遠嗎?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隻要我們活得久一點,相信一定能看到,如果等不及未來,近一點的作品,也還有黑小美人魚、黑白雪公主等待觀衆欣賞,經典角色黑化ing……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與美人魚、白雪公主黑化帶來的沖擊一樣,《埃及豔後》黑人版消息傳到國内後同樣引發争議,有網友吐槽歐美影視行業“瘋”了,也有網友懷念經典版本。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埃及豔後》裡的伊麗莎白·泰勒版與《凱薩與克麗奧佩拉》費雯·麗版提名最高,大衆普遍認為費雯·麗版最為曼妙,泰勒版最符合性感豔後人設。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在衆多回憶聲中,有一波反應非常耐人尋味,不少網友慶幸我們還擁有過“選角正常”的老版《埃及豔後》,未來的年輕人,可能接觸的都是“篡改的”豔後。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但,“篡改”真的是從選角“黑化”才開始的嗎?并非如此,“篡改”,某種程度上來說,一直是西方的頑固底色。兩版《埃及豔後》便是典型代表。

不僅内網觀衆認可伊麗莎白·泰勒版最符合豔後形象,外網抨擊新版《埃及豔後》紀錄片的理由,也多是聲明“她是歐洲白人”。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很明顯,國内外觀衆都認可老版選角,或者說,深受老版選角影響。

但老版選角真的那麼契合嗎?

曆史上的克利奧帕特拉是古埃及最後一任女法老,按國籍她是古埃及人,按種族她是古希臘人,她的血統基本上不存在什麼争議。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然而,古埃及人,等同于歐洲白種人嗎?

并不是。

古埃及人種較為複雜,并不能直接用白、黑來界定,當地人種的膚色也具有多樣性,但可以确定的是,古埃及人膚色是介于黑白之間。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簡單來說,克利奧帕特拉既不是泰勒般的白人,也不是新版紀錄片中的黑人,當年老版《埃及豔後》将演員膚色塗深,顯然也清楚她與白人之間的不同。

不出意外的話,新版紀錄片會用老版選角錯誤、豔後其實是有色人種來證明新版選角是“修正曆史”,而事實上,兩版都不那麼符合真實的曆史人物。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老版以白人代替少數族裔,新老以黑人以偏概全,變的是膚色,不變的是歐美固有的“篡改”操作,是黑是白,由他們想要的導向決定,而不是由真實決定。

想要更全面的了解歐美導向到底是什麼,也許需要從上世紀初的影視作品說起,如今網友深受“黑化”困擾,而曾經,他們是“白化”的堅實執行者。

刻闆“白化”時代

如果你會對挖老資源感興趣,可以在古早歐美劇中看到一群白人披着中國元素服飾拍清宮戲、民國戲、抗日劇,甚至農村年代劇。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以“白”代“黃”,其中深意大家自行體會,當時歐美影視圈的理由是黃種人不夠優秀、沒有票房号召力,關于亞洲人的故事,需要用白人演員來诠釋。

為數不多由華裔演員出演的角色,也帶着濃郁的西方刻闆印象,總是離不開眯眯眼或吊梢眼、陰郁妝容與反派設定,長期下來,偏見深入人心。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瞬間全宇宙》中94年歲的華裔演員吳漢章曾在獲獎時提到一部電影《大地》,借當時片中的演員形象吐槽了當時歐美影視行業的兩個畸形特色。

一個是以白代黃,邊緣化華裔演員。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大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代表作,講述了中國舊社會農民的故事,原作者從小旅居中國,直到中年才回國,是少數能客觀描繪中國人的歐美作家。

在西方沉迷于用荒誕手法營造中國人形象時,賽珍珠堅持以真實、客觀的視角講述了有思想局限卻勤勞樸實的中國人民形象,在西方産生了一定影響。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但這部有着廣泛知名度且原本有反歧義意義的作品,在影視化後,并沒有成為華裔演員的機遇,而是成了白人演員的作品之一,相當諷刺。

二是刻闆印象,讓白人演白人眼中的中國人。

穿上中國人衣服的白人演員,也被畫成吊梢眼形象,捏着腔調的英語台詞進行表演,明明演的是正面角色,卻仍舊沒離開西方對中國人的固有印象。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以中國人為主角的故事尚且如此,那些沉迷于将中國人設定為反派形象的作品可見一斑,影視藝術作為宣傳風口,卻一直邊緣其他族裔。

類似的待遇黑人也有不少,早期好萊塢不乏白人演員塗黑皮膚飾演黑人角色,直到2016年,還出現了混血黑人演員塗黑皮膚出演非裔黑人的情況。

篡改“洗白”時代

早期有刻闆的“白化”,後續又有潛移默化的篡改“洗白”,老版《埃及豔後》便是典型代表,操作方法便是讓白種人出演其他族裔曆史知名人物。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這種現象歐美影視行業相當常見,一度給不了解他國曆史的年輕人帶來錯誤認知,同時,也在悄無聲息中讓其他族裔失去了話語權的轉變與機遇挑戰。

名著人物、經典IP中的其他族裔人氣角色也是這類操作的災難區。

比如大表姐的《饑餓遊戲》系列,不可否認,詹妮弗·勞倫斯是一位很優秀的演員,但女主在原著中是北美土著人,有着印第安人标志的黑發、灰瞳。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她的名字凱特尼斯便取自印第安語,讓金發碧眼的白人演員出演土著角色,即使染黑的演員發色,也掩蓋不了邊緣化土著裔演員的痕迹。

換成非歐美IP,這一操作的影響更加明顯,比如讓白人演員出演《奇異博士》裡的中國人古一法師,讓斯嘉麗·約翰遜出演《攻殼機動隊》主角草薙素子。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屬于黃種人的機遇與角色影響力,大量都被“洗”成白色。

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有的在無人察覺中成功扭轉人們對角色的印象,有的則引發争議,《攻殼機動隊》的“洗白”行為,便引發過亞裔聲讨。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到了迪士尼籌備真人版《花木蘭》時,一度曝出白人男主拯救花木蘭的劇本,遭到亞裔抵制後制片方才澄清劇本會以動漫為核心,主角由中國人出演。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如果不是輿論當時已經洶湧起來,花木蘭和她的男友中會不會成為白人,還真不好說,這一變動會造成的影響,當下《小美人魚》的黑化話術便是最好的解釋。

針對《小美人魚》選擇美人女主的決定,輿論針對抨擊聲的典型話術便是黑人兒童看到預告時的反應,他們的驚喜、自信與驕傲,有點給孩子有能量的起點那味兒了。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道理他們是真的懂,可将黃種人、黑人“洗白”的時候,怎麼不考慮孩子了呢?不斷向其他國家傳遞西方刻闆印象可能造成的影響,他們顯然也很清楚啊。

當然,這種間也偶爾出現有色人種出演白人經典角色的操作,比如劉玉玲版的華生,但這類操作不僅是小機率事件,沖突點還會集中到演員身上。

生硬的“黑化”時代

曾經的“洗白”多麼極端,後來的輿論反噬便多麼嚴重,大量其他族裔角色被“白化”,再加上歐美影視圈對其他裔演員的邊緣,最終引發衆怒。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在反歧視的意識形态影響下,歐美影視圈似乎開始“拔亂反正”,并對其他族裔帶來了一定的變化,比如首位黃種人奧斯卡影後楊紫瓊的誕生。

多年來一直被邊緣化的亞裔,終于迎來了高光時刻,委實讓人淚目。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最擅長“聲讨”權益的黑人演員,似乎得到的“公平”待遇更多一些,不僅有了更多黑人主演的作品、獲獎機會,還有為他們打造的大IP,委實讓人羨慕。

由一味“洗白”向多元的轉變,原本是件好事,但這一程序的推進,剛剛起步便進入“生硬”期,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多元化,便制造出大量争議。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幾乎與早期“白化”操作一模一樣的“黑化”,成了當下的沖突焦點。

大部分觀衆并不反感黑人演員,但大部分人希望的多元,是客觀的開發每個族裔的IP,公平、合理的面對不同膚色的演員,抛開刻闆與歧視,傳遞多元。

以增加熒屏黑人形象為例,真正能給這個族裔帶來長遠能量的道路,應該是開發屬于黑種人的專屬故事,呈現他們的曆史、當下與未來,文化與魅力。

歐美影視行業又發“瘋”了?《埃及豔後》“黑化”引發争議

不會有人覺得《黑豹》中的超級英雄主角由黑人演員出演有什麼問題,因為這個超英故事屬于黑皮膚,但大部分人都會對黑人飾演白雪公主感到荒謬。

因為這樣的黑人女主,更像在掠奪不屬于他們的資源,就像當初白人掠奪黑人、黃種人的資源一樣,公平與多元,不應該由掠奪來實作。

野蠻底色,一直沒變。

掠奪,也實在不了真正的多元。

帶着原生争議的“黑化”,在資訊時代,會讓黑人演員更快速的迎來當初白人大量掠奪其他族裔資源後遭遇的反噬,《埃及豔後》遭遇的抵制便是實證。

有人說“黑化”是XX正确,為了讨好其他族裔與當下的意識形态刻意為之,這一點或許存在,與當初他們進行極端“白化”想要達到的效果是一緻的。

但如此生硬的“黑化”,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是也在刻意揠苗助長?畢竟,“黑化”挨到的罵聲,多數由被選擇的演員承擔了,而不是背後的制片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