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作者:聆聽史紀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文丨聆聽史紀

編輯丨聆聽史紀

前言

秦漢時期,全國形成了較為統一的封建政權,統一的國家政策,統一的經濟制度,農業生産在全國範圍内得到了大發展。但由于當時生産力水準低下,加上戰争和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以在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也是不同的。

秦漢時期,在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形成了三大經濟中心,這三大中心不僅在當時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對後世産生了深遠影響。由于這些中心的存在,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的農業生産得到了較快發展,使得全國農業生産水準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秦漢時期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特點也是一種曆史現象。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秦漢時期,封建經濟制度已經确立,但生産力水準仍然很低,農業生産還處于原始的刀耕火種階段,是以農業生産發展的内在動力還不夠充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政策與制度起到了很大作用。政府實行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生産發展的政策,如為發展農業生産進行屯田、移民、興修水利等,這些政策對促進區域農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政府的倡導下,全國各地移民屯墾,開墾荒地,不僅增加了糧食産量,也對整個國家的農業生産起到了促進作用。此外,政府還組織移民到邊遠地區墾殖農田。比如西漢時西域都護府在西域設定屯田部隊和屯田官,招募中原地區流民到西域屯墾屯田。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秦漢政權對西北地區農業的開發與經營

秦漢時期,西北地區與中原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密切,是全國的經濟中心。這裡的農業生産水準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農業生産技術進步明顯,農作物品種繁多,種植方法也多種多樣。比如,當時在河西走廊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粟等;在關中地區種植的農作物有粟、黍、大豆等;在隴東地區種植的農作物有玉米、蕃薯等。

秦漢時期,由于西北地區處于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這裡少數民族也積極參與到農業生産中來。由于這裡居住着衆多少數民族,是以與中原地區之間存在着密切的關系。這也促進了西北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農業生産水準有了很大提高。秦漢時期西北地區的農業生産技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耕作技術:西北地區在古代曾是遊牧民族的主要分布區,這裡的農業生産技術相對落後,人們多以遊牧為生。但是,随着農業生産技術的進步,西北地區逐漸開始進入農耕社會。

秦漢時期,西北地區的耕作技術也取得了很大進步,這裡的農業生産已經實作了機械化。由于當時西北地區的人口較少,是以耕種土地也主要是依靠牛、馬等牲畜進行耕作。此外,秦漢時期在西北地區還出現了專門從事農業生産的農民群體。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這些農民主要集中在一些交通便利、有水源等自然條件比較好的地區,他們可以利用自然條件進行耕作,也可以将牛、馬等牲畜組織起來共同耕作。秦漢時期西北地區出現的大量農民群體,為當地農業生産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秦漢的江南開發與江南農業由點而面的發展

江南地區,一般認為是長江中下遊平原和太湖流域,在秦漢時期成為全國經濟重心所在。《史記》記載:“楚漢相持于垓下,兵馬之多,甲于天下”。在這場戰争中,項羽率兵10萬,而劉邦僅帶3萬軍隊,但戰争卻最終以劉邦勝利告終。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就地理位置而言,長江中下遊平原、太湖流域是兵家必争之地。當時,項羽的兵力占據絕對優勢,但經過多次交戰之後,劉邦的軍隊逐漸占據了優勢。《史記》記載:“沛公至霸上,與群臣宴飲。酒酣之時,項王舞劍。沛公見之驚,謂項王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罵曰:“天下苦秦久矣”。由此看出劉邦對項羽的态度是比較輕蔑的。

兩漢時期,江南地區得到了較快開發與發展。江南地區是全國重要的農業基地之一。其中,以蘇州、揚州為代表的長江下遊地區農業最為發達。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江南地區在秦漢時期經濟上比較發達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戰争頻仍造成了人口和勞動力向東南方向的遷徙;二是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産;三是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四是這裡水利資源豐富;五是政府實行了鼓勵墾荒政策等。

人口遷徙:秦漢時期,随着戰争頻仍,人口和勞動力向東南方向的遷徙,給江南地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在秦末楚漢戰争中,項羽和劉邦都将大量軍隊派到了江南地區。據《史記》記載:“項羽為人長臂善射”。項羽的軍隊中多為北方人,而在南方則多是一些被稱為“蠻夷”的楚人,這些人大多來自中原地區。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劉邦軍隊中也有一部分來自北方的士兵。随着項羽和劉邦在江南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戰争,這些士兵都被派到了江南地區。據《漢書》記載:“楚兵皆被甲持戟,楚亦以甲士八萬人先之,故漢王之軍無前卒”。在楚漢戰争中,項羽和劉邦的軍隊都是以騎兵為主,而江南地區卻大多為步兵。

是以說在秦漢時期江南地區的人口和勞動力都是向東南方向進行遷徙的。此外,在北方戰亂中,北方大量人民向南方遷徙。據《史記》記載:“關東為秦所燒殘破蕩然無存者凡四十四萬戶”。在這四十四萬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遷往了江南地區。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因為北方戰亂而不得不向南方遷徙。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秦漢時期西南夷地區的農業開發與經營

秦漢時期,西南夷地區與中原地區的關系一直比較密切。西漢武帝時期,西南夷地區成為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漢武帝派張骞通西域,開辟了西南夷與中原往來的道路,加強了中原和西南夷的經濟聯系。到西漢末年,西南夷地區成為“郡國萬餘家”的大農業區,土地肥沃,物産豐富,開發利用程度很高。

在當地的大開發中,以糧食生産為主。由于開發較早,已經具備了較好的農業生産條件。在生産過程中,還創造了許多農業耕作技術,如犁田技術、間苗技術等。西漢後期至東漢初年是西南夷地區農業發展的高潮期。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東漢初年,西南夷地區“田疇辟土,有桑麻之利”“水多魚鹽”“山多果栗”。西漢時期的“蜀布”、“蜀布織成布”“蜀布素輕軟”等已成為當時的産品品牌,在全國享有盛譽。

嶺南地區的農業開發與發展

秦漢時期,嶺南地區的農業開發和發展也是比較快的,特别是在嶺南地區的某些地方,如桂林郡、象郡、南海郡等地,農業生産發展的速度要比其他地區快得多。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從西漢到東漢,嶺南地區的農業生産和社會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如漢昭帝時,嶺南地區“民或為寇掠,或為水潦”,“漢興以來三十餘年間,吏民日遷,多失其業”。而到東漢時,“民庶稍安”。這說明嶺南地區的農業生産水準得到了較大提高。

漢代嶺南地區農業生産技術水準比較高,主要展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耕作方式;二是栽培技術。為了提高農業生産水準,漢政府還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如“興屯田”政策,漢武帝時期在嶺南地區設定了屯田官進行屯田開發。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耕田方式:從文獻記載來看,漢代嶺南地區的農業生産技術水準在當時全國範圍内還是比較高的,其耕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鐵器農具的使用。如《漢書·食貨志》記載:“漢興,承秦制,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嶺南地區的農業生産中,鐵器農具使用廣泛,這為當時嶺南地區農業生産水準的提高提供了條件。

二是土地耕作制度的變革。秦漢時期嶺南地區普遍推行“一夫一婦”制,這為當時嶺南地區農業生産水準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證。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三是耕牛、農具等生産工具的使用。嶺南地區普遍使用牛耕,這對提高農業生産水準起了很大作用。如《漢書·食貨志》記載:“嶺南以牛耕,多為谷食”。這說明當時牛耕已經成為嶺南地區主要的耕作方式之一。

栽培技術:1.對土壤的認識。從秦漢時期的文獻記載看,嶺南地區的土壤類型比較多,包括紅壤、黃壤、石灰土等,不同類型的土壤有不同的耕作方式,不同土壤的肥力也不一樣。漢代嶺南地區農業生産水準高,除得益于耕作方式比較先進之外,還得益于土壤肥力水準比較高。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2.農作物栽培技術。在秦漢時期,嶺南地區農作物栽培技術有了很大發展。在這裡所說的農作物栽培技術,主要指的是在一定地域内選擇和培育一種或多種适應當地氣候、土壤、水資源等條件的優良品種。這種優良品種不僅産量高、品質好,而且具有較強的适應性和抗逆性,既便于耕作管理,又有利于作物生長發育和提高産量。

筆者觀點

秦漢時期,由于農業生産的發展,促進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使南北、東西之間形成了較為密切的聯系。秦漢時期,由于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形成了三大經濟中心,并對後世産生了深遠影響。

聆聽史紀丨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内在基礎與動力

北方地區由于農業生産發達,商品經濟也得到了很大發展,并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中央政權統一政策和措施下,北方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呈現出很好的勢頭。西北地區在開發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績,西北地區農業生産對整個國家經濟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西南地區由于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産和移民開發,使其社會經濟得到較快發展。

三大經濟中心的形成和發展是以當時先進的生産力為基礎的。北方、西北和西南地區由于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較為優越,再加上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産和移民開發,使得這些地區農業生産有了很大發展,并對大陸北方和西南地區農業生産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同時也為以後曆代統治者所重視和采取相應措施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錢穆:《秦漢史》,香港:大中國印刷,1969。

2、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林劍鳴:《秦漢社會文明》,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

4、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5、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