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切”出流程體系——結構化思維的重要作用

作者:bobo侃管理

今天的标題是“切”出流程體系,朋友們肯定有點奇怪

用“切”這個詞,來源于bobo的一點感受:

流程體系是流程在立體層面的展現

換句話說,流程體系其實可以叫流程“網”。

一個組織的流程是很多的,它們要能夠連結起來,才能發揮好作用。就像中歐鐵路,中國和歐洲是一個軌距,原蘇聯國家是一個軌距,相當于流程是斷的,每次來回換很麻煩,是以現在要争取都一個軌距,真正連通,一條路走到底。

但是這張網太大,很難看清楚,是以要把它轉化成一段一段流程,但又要能把它連起來,就像看導航,既要能看到細節,也要能看到全景,這就需要體系化、立體化。

如何“切”出流程體系——結構化思維的重要作用

怎麼把“網”變成“線”,這就需要“切”;但又不讓“線”變成“亂麻”,這就需要“切”的到位。

看來“切”流程得要有招,這個招就是:

結構化思維

蓋房子需要結構,寫文章需要結構,做流程體系也需要結構。

知乎說:結構化思維(Structured Thinking)指從整體思考到局部,是一種層級分明的思考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借用一些思維架構來輔助思考,将碎片化的資訊進行系統化的思考和處理,進而擴大思維的層次,更全面地思考。沒有結構化的思維是零散混亂無條理的想法集合,而結構化思維是一個有條理有層次,脈絡清晰的思考路徑。

如何“切”出流程體系——結構化思維的重要作用

繼續回到流程體系的問題,就是怎麼結構化的切好流程網,bobo目前想到了三點:

[中國贊]一個次元切

我們在切分的時候,可以按業務功能來切,可以按PDCA來切,也可以按時間順序來切,但是切記切記:一件事隻能用一個次元切,不能同時用幾個次元切。

想一想,我們要是把“人”分為“女人”和“皇帝、太……”

瞬間迷亂

​[中國贊]用好MECE原則

什麼是MECE原則,就是“互相獨立、完全窮盡”——來自于麥肯錫第一個女咨詢顧問巴巴拉·明托(Barbara Minto)

互相獨立就是子分類互相獨立無重疊。

完全窮盡就是子分類加起來窮盡全部可能。

為什麼要這樣做,又要提到一個詞“高内聚低耦合”——來自軟體工程。

内聚是從功能角度來度量子產品内的聯系,一個好的子產品應當恰好做一件事,一個好的流程應當恰好做一件事。

耦合是各子產品之間互相連接配接的一種度量,一個好的子產品不能跟其他子產品關系雜亂,一個好的流程不能跟其他流程關系雜亂。

“高内聚低耦合”其實也是一個良好運作的流程體系的關鍵,符合MECE原則的切分就是其基礎。

​[中國贊]顆粒度一緻

百度百科說“顆粒度”來源于網際網路術語,bobo覺得它扯淡,顆粒度不應該是攝影的術語嗎

大家都知道,照片、電視等等的圖像都是由一個個像素顆粒組成的,每個像素大小都是一緻的,如果大小不一緻,估計畫面也就沒法看了。

流程體系也是同理,同一層級的流程應該保持顆粒度一緻,要不然就會失去“美感”。!——來自bobo

聊了這麼多,最後說說我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

導師:“今天切了嗎?”

學員:“切了。”

導師:“切幹淨了嗎?”

學員:“呃……我再看看。”

對,就是來自于上面這段話的出處,下面這本書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收集整理資料不易,還請多多關注、點贊、轉發

如何“切”出流程體系——結構化思維的重要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