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分析必備五大思維(一)——結構化思維

作者:資料分析師修煉手冊

本文精選了五大思維,作為資料分析必備思維,分别是結構化思維、分類思維、對比思維、統計思維、歸因思維。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是這五大思維?這幾個思維都挺常見,為什麼是資料分析必備?

結構化思維的要點在于思考的全局性、架構性、層次性,資料分析師可在宏觀層面上對分析主題有個整體架構性的把握,否則容易出現隻是散點的簡單羅列,顯得沒有邏輯和深度。

分類思維的要點在于思考分類方法時選擇分類的次元以及交叉方式,分類思維是歸因思維的基礎,在分析拆解時不容易遺漏重要因素、也不會重複考慮(即遵循MECE原則),資料分析師可以在升維過程中,對分類對象了解更全面、更立體、更豐富。

對比思維的要點在于找到恰當的可比項,進而得出對比後的結論,這是基本的論證過程。缺乏對比思維,可能就不會下判斷做結論,或者與他人做出完全相反的判斷。

統計思維的要點在于把業務問題抽象到數理統計層面,繼而可通過數理統計的方法,能夠把概念性的結論,用數值化的方式論證出來。

歸因思維的要點在于拆解并量化不同因素的影響程度。這比隻知道可能的原因不知道各自具體的貢獻更進一步,更具備現實指導意義。

完整掌握這五大思維就能産生資料分析師專家與普通人在專業性上的差别:

1、很多人對于應用這些思維時是蜻蜓點水、淺嘗即止,典型的“有意識,但不多”,最終思考的結果未必正确、深刻

2、思維像是健身訓練,不練到一定強度之前,起不到鍛煉效果,花了時間,但沒有有本質上的提升

3、思維是一種技能,通過有意識地訓練可以獲得提升。

結構化思維

什麼是結構化思維?

結構化思維簡單地概括就是:以事物的結構為思考對象,來引導思維、表達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考方法。

而結構化思維是一種将資訊要素從無效轉化為有序,提煉核心要點,将資訊轉化為有結構的知識,更好的幫助大腦了解和記憶,并支援我們清晰表達的通用能力。

資料分析必備五大思維(一)——結構化思維

首先,結構化思維是一個思考的提示工具,找不到思考方向時,可以通過架構的提示,找到一些方向,進而總結歸納思考結果。

其次,結構化思維要求有全局觀。

再次,結構化思維的層次性,在思考的深度上,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在彙報的内容上,有概況有分解,适應不同彙報場合。

關鍵詞:架構、層次、全局

舉個例子,如果有人問你“拼多多成功因素有哪些”,你會嘗試從哪些角度來回答?

先思考一分鐘。

如果隻從内部、外部兩個視角來看,當然也可以,但有點粗,這時候可以套“天時、地利、人和”架構來思考,可能更能說明清楚拼多多成功的因素的。

常用思考架構有哪些?

以下這個圖列舉了1958年以來“發明”的各種架構,架構多如牛毛,大多數我們隻需要簡單了解即可。

資料分析必備五大思維(一)——結構化思維

圖檔來源:https://www.peterfisk.com/2015/10/the-incredible-growth-of-strategy-frameworks/

部分常用的,摘選如下:

1、PEST模型

适用于:制定政策、大的發展戰略、分析宏觀環境

1)P:政治

2)E:經濟

3)S:社會

4)T:技術

2、雲雨傘模型

适用于:基于目前現狀推測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1)雲-目前現狀

2)雨-預測未來

3)傘-行動幹預

3、SWOT模型

适用于:企業戰略分析。個人職業規劃/職業定位分析、市場調查、競品分析

1)S:優勢

2)W:劣勢

3)O:機會

4)T:威脅

4、波特五力模型

适用于:企業戰略規劃、分析一個行業的基本競争态勢

1)供應商議價能力

2)購買方議價能力

3)新進入威脅者

4)替代品威脅

5)同行業競争

5、4P架構

适用于:營銷場景

1)産品

2)價格

3)管道

4)促銷

6、馬斯諾需求金字塔

适用于:在讨論商業行為時,用來解釋這個商業行為為什麼會成功或失敗、讨論如何才能帶領一個團隊、用來讨論分析一個人的行為。

1)生理需求(水、食物、衣物、性)

2)安全需求(人身财産安全、家庭、工作穩定)

3)情感和歸屬需求(親情、友情、愛情)

4)尊重需求(稱贊、仰慕、認可)

5)自我實作需求(創造、改變、成就)

7、功能價值判斷模型

适用于:解釋你為什麼做了這個決定/選擇、讨論在衆多備選方案中最先應該做那件事情

1)廣度:這個功能可能覆寫的使用者群體有多大

2)頻度:使用者使用此功能的頻次高低

3)強度:使用者是否真的非常需要此功能,現在是不是沒有解決辦法?替代強度的強弱?

4)難度:開發這個功能投入多少成本?技術上是否允許,實作是否困難?5)見效程度:該功能實作後能否徹底解決問題?

8、VRIO模型

适用于:識别可以将哪些能力打造成讓你職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争力

1)V-價值:對你的職業發展而言,它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2)R-稀缺性:它是否是稀缺的,其他人一般都不擁有?

3)I-可複制性:其它人想擁有它的成本和難度是否很高?

4)O-可組織性:你是否在不斷地刻意訓練、應用和提升這些能力?

9、生命周期模型

适用于:講解所有産品及服務的發展軌迹

1)引入

2)成長

3)成熟

4)衰退

10、SBI模型

适用于:提供回報、傳達感受等

1)S:背景

2)B:行為

3)I:影響

11、時間軸結構

1)過去

2)現在

3)未來

12、黃金圈法則

why+what+how。

可以用5W1H法則,即why+what+where+when+who+how。

如何訓練結構化思維

多練習,不要當架構模型收藏家,要拿出來用,用了體會更深;

多打磨,不要隻是看起來結構化;

多總結,總結不同場景下适用的思考架構,本質上是提高思考效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