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作者:腳條人

乾隆皇帝性格獨特,體恤民情,他在處理日常國家大事之際也會經常南下巡視,看看在自己的統治下老百姓們過得如何?此外他很喜歡一群人圍在一起吃飯的感覺,大擺宴壽酒席就成了乾隆皇帝的一大愛好。

但離奇的是,趕來京城參加宴席的老人在吃過飯菜後竟然接連去世了,這到底是為何?是乾隆命人在飯菜裡動了手腳呢?還是有人在路上陷害了這些老人?又或者有其他隐情。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宗“乾隆千叟宴”。

一、特别的乾隆

要想知道為何乾隆要舉行千叟宴就要先了解一下乾隆這個人。乾隆皇帝名為愛新覺羅弘曆,他和自己的父親爺爺不同,前人喜歡政治,後人則喜歡文治書畫等等,而且還尤其喜歡擺宴壽。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他一生風趣,作詩高達四萬二千多首,想一個大文人一樣暢遊在詩詞的海洋,樂在其中,詩歌就像他的血液,日日生生,生生日日在他的體内流動,而他也很喜歡南巡,一生南下六次,要知道古代交通不便,南巡一次來回就是一年多的時間。

屢次南巡使他眼界大開,看見了更多此前曾聽聞卻從未見過的事物,這也為他肚腹内增添了幾份墨水,支援他真情實感的寫出首首婉轉詩詞。

而南巡也讓他看見了南方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況,皇帝南巡也給南方帶來了發展的經濟同時還鞏固當朝統治。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二、離奇千叟宴

前文提到他很愛大擺宴席,這是有原因的,康熙皇帝在1722年于乾清宮舉行了第二次乾隆宴,他的皇子皇孫都參加了這次宴會,宴會之壯麗場景,千人共飲給當時隻有十二歲的乾隆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以乾隆的愛好是有來曆的。

是以他在1785年即乾隆五十年舉行了第三次乾隆宴會。這次宴會目的是為了慶祝他自己七十四周歲生日,他特意擺一次千叟宴。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古代的皇帝因為大量的工作和憂國憂民的思想,導緻普遍壽命都很短,基本上平均下來每個人也就四十三歲左右。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而乾隆活到了七十四歲屬實了得,而這也不是皇宮第一次千叟宴了,他的爺爺康熙皇帝早在康熙52年擺了千叟宴來慶祝自己六十歲生日,要知道康熙工作繁忙關系政事和百姓能活到六十歲已經很長壽了,是以他特意請了六十五周歲以上的老人參加宴會。

宴會之宏大令人驚奇,桌席高達八百桌,彩旗紅布長廊連綿不絕,一路從西直門到暢春園,場面之壯觀令無數百姓大開眼界,别說百姓了,就連宮中大臣們都沒有見過此場景。前來參加宴席的老人接近兩千人次,而且還有數位九十歲以上老人。

一次不夠來兩次,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康熙第二次擺千叟宴。這次被乾隆見着了,是以在自己七十四歲時他也照葫蘆畫瓢的來了一次“千叟宴”,比起康熙的規模,乾隆的可一點也不落下風,甚至比肩康熙。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他指令大臣準備好食物和酒席用品,桌子一定不能少,一定要招呼好老百姓們,随後便釋出了皇宮大擺“千叟宴”的消息,讓國内凡是超過六十五周歲的老人都可以進城參加宴席。

老百姓一聽那叫一個激動啊!要知道古時候很多人因為離皇宮比較遠,一輩子都見不了一次皇上的龍顔,如果此生有機會見一次豈不是風光無限光宗耀祖了。是以很多人說什麼也要進城,連夜趕路出發上京,就連一些南方的老人也動身前往京城。

乾隆也位明君,他早就考慮到了有不少老百姓進京路途遙遠,風餐露宿的也不好,進京來回一次路費也高昂,是以他下令凡是符合規定進京的人一律報效路費,聽到這消息老百姓還猶豫什麼,趕緊上京的同時感激乾隆皇帝體恤民生,這也為他的光輝偉岸形象描邊。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皇宮也早就準備好了桌席,從大廳到走廊,從當鋪裡到當鋪外,前前後後一共擺了八百桌,宴會熱鬧非凡,飲酒聲叫喚聲聲聲不斷。據統計後續參加的人數高達三千九百人,其中不乏百歲老人。

乾隆也是尊老愛幼之人,他特意邀請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到庭前來一一對其敬酒,而且他也要培養自己後代的尊老美德,要求他們也對老人一一敬酒,子孫後代們也照辦。

其中有一位老人年齡高達一百四十一歲!乾隆一聽這可不得了啊,皇宮京城裡也沒有聽說這麼長壽的人啊!趕緊前去拜訪老人,同時他也特意為這個老人換了一個座位,自己和紀曉岚為他題對聯一副: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内多一個春秋。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這可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啊,要知道當時的人連見皇上一面的機會都沒有,更别說得到皇上的賜品什麼的,而這幅對聯更是出自皇上之手,而且還是皇帝面對面傳給他的,這在當時無疑是風光無限的,足夠他吹噓到下輩子了。

而到了上菜的環節是本次千叟宴的重點,各種提前準備好的山珍海味齊齊登場,雞鴨鵝等常見的也自然不缺,火鍋,辣湯,烤肉,鹿肉,鮑魚,對蝦等等食物應有盡有,很多老百姓這輩子都沒有見過這些食物,更别說品嘗了。

因為宮中規矩比較多,這些美食一上來大家是不能動手的,進宮見皇上時必須要叩拜喊聲“皇上萬歲萬萬歲”,然後在開飯之前要等皇上先動筷子下面的百姓才能動筷子。是以當宣布開動時衆人早已經餓得不行了,紛紛動手大吃起來。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而酒席上還有各種美酒,開心了就和隔壁的朋友或者陌生人來上一杯,一口美酒一口肉,這些老人很久都沒有吃得這麼開心了。也許是太餓了,又或者是因為菜肴過于美味了,很多人吃飽了,肚子圓圓的還要繼續塞,喝不動了也要繼續喝,衆人皆醉酒。

這幅皇天在上,百姓在下,其樂融融的場面令乾隆很是欣喜,對這次的“千叟宴”很是滿意,很明顯這種面子工程是成功的,它實際上反應了國家治安穩定,社會繁榮,百姓歸心,皇帝統治有方的結果,這一次的成功也為乾隆第二次千叟宴埋下了伏筆。

但是當千叟宴結束之後,很多老人剛剛到家或者還沒有到家在路途中悄然去世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三、民間猜測

當不少老人去世之後,民間就起了疑心,紛紛猜測起他們的死因。總結起來猜測大緻有以下四點:

1、乾隆命人下毒

這種猜測是最早的猜測,但也是可能性最低的一種,畢竟乾隆的功績和光輝形象深入人心,他一生緻力于服務百姓為百姓造福解憂,為什麼要反過來害老百姓呢?這也與他本人尊老的責任心不符合。同時這些老人與他無冤無仇的沒有必要害死他們。

2、菜肴涼透了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規矩有很多,像皇上也動筷子是人盡皆知的,但是在等待開飯時老人也是一動都不動的,哪怕是面對蚊蟲叮咬,他們也不能亂動,當大臣們喊“跪”時他們也要一同下跪以表示對皇上的尊重和敬重。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是以到正式開飯時,飯菜難免會發涼,老人吃這些涼了的菜肴多多少少對腸胃也負擔,但是沒見過這等美味的老百姓又怎麼會拒絕呢?哪怕是涼了他們也會認為這是人間美味。

3、路途遙遠疲累過度

這種說法是要一定依據的,因為當時的交通很不便捷,大多數人都是靠馬車出行,靠近河道的也可以選擇走水路,一般來說從南方乘坐馬車進京最快也要兩個月才到,如果加上遊玩住宿什麼的基本上要差不多三個月才到京城。

來宴席的都是六十五周歲以上的老人,他們要在車上颠簸兩個多月,換成年輕人也可能受不了了,更何況有些老人九十多歲了。長期坐車也容易引發其他疾病,一來一回就四個月時間了。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4、吃過飽難以消化

我們發現不少人因為沒有見過這些山珍海味和美酒,就在皇宮放開了吃,一口肉一口酒的,吃到自己吃不下了還要往嘴裡塞菜,他們知道自己日後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是以要多吃些,但這恰恰也是她們斃命的關鍵所在。

老人不适宜吃太飽了,這樣會會加重腸胃負擔,如果在一頓中攝入了過度的蛋白質或者脂肪,會給消化系統帶來嚴峻的挑戰,當這些食物長時間停留在胃部和腸道内就容易誘發腸胃疾病,同時這些食物也容易産生緻癌物質。

此外吃太飽也容易造成腦動脈硬化,這對于大腦供血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總之吃太飽加上路途遙遠才可能是這些老人斃命的根本原因。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四、結語

毋庸置疑在古代皇上就是最高地位的統治者,他就是萬人之上的角色,百姓對于皇上是有着無比崇高的敬意的,是以有機會入宮見皇上那是一定要去的,更何況這個皇上是締造康乾盛世之一的乾隆皇帝。

而老百姓受到了皇上的恩賜自然也不會含糊,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沒有人會拒絕的。是以這就形成了一種隐性的“盲目崇拜”了,他們認為皇上給的一切就一定是最好的,當然物質上面确實是最優的,但适不适合每一個人這就不确定了。

像本次千叟宴的參加對象都是老人,路途遙遠和涼了的飯菜對于他們來說都是挑戰,但面對皇上的崇拜感他們不會拒絕,而是感到十分感激,感激皇上能給自己這一次大吃特吃的機會。但也是以忽略了這些因素疊加之後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危險和挑戰。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接連去世?他們究竟吃了什麼

是以我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去衡量一下其中的利弊關系,去确定這件事情自己幹了會大概有什麼後果,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正所謂三思而後行,要确定事情是有利的我們才去做為好,否則就容易出現像那些老人的情況。

好了以上隻是筆者的個人觀點和見解,那麼大家對于乾隆皇帝個人的形象和功績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認為他的“千叟宴”舉辦的好不好呢?又該不該舉辦“千叟宴”呢?歡迎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