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目風險常見清單清單庫前言一、需求二、人員風險三、流程四、計劃編制風險五、溝通六、技術七、外部依賴八、組織和管理風險九、開發環境風險十、客戶風險十一、産品風險十二、設計和實作風險十三、過程風險十四、其他總結

文章目錄

  • 前言
  • 一、需求
  • 二、人員風險
  • 三、流程
  • 四、計劃編制風險
  • 五、溝通
  • 六、技術
  • 七、外部依賴
  • 八、組織和管理風險
  • 九、開發環境風險
  • 十、客戶風險
  • 十一、産品風險
  • 十二、設計和實作風險
  • 十三、過程風險
  • 十四、其他
  • 總結

前言

        很多項目經理對于項目風險非常重視,但是在風險管理中經常不清楚會遇到什麼風險,其實在項目的每個階段遇到的風險都不盡相同。

        比如需求階段,經常會遇到的需求變更問題,産品規劃問題,需求不清晰等等,還有人員、流程、計劃,溝通等風險。提供給大家一些常見的風險清單,不過因為每一家企業群組織的環境不同,項目的不同,風險也各不相同。

        需要每個項目經理建立屬于自己的風險庫,并且對應的建設風險應對措施庫,這樣在當你遇到相關風險的時候就再也不會無所适從了,輕松自如應對,方能顯示你的專業能力。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參考

一、需求

  • 需求變更導緻的項目計劃變更風險
  • 需求變更導緻的測試用例追加以及測試工作變更風險
  • 産品規劃和定位不清晰
  • 幹系人對需求的決策視角較長
  • 頻繁添加額外的需求,産品規模比估算的要大
  • 需求不清晰,産品定義模糊混亂的部分比期望 需求更多的時間
  • 需求涉及到子產品重構導緻額外工作量
  • 涉足不熟悉的産品領域,花費在設計和實作上的時間比預期的要多
  • 開發額外不需要的功能(鍍金)延長了計劃進度
  • 需求已經成為項目基準,但需求還在繼續變化
  • 需求定義欠佳,而進一步的定義會擴充項目範疇
  • 在做需求中客戶參與不夠
  • 缺少有效的需求變更管理過程

二、人員風險

  • 項目人手不足。(一般會有一個估算資源需求,但實際資源)
  • 招聘人員所花時間比預期的長
  • 項目結束前有人離職
  • 新入項目成員,額外的溝通成本
  • 有問題的成員拖慢團隊效率
  • 項目缺乏關鍵核心人員
  • 關鍵人物隻能兼職參與
  • 沒有找到項目急需的具有特定技能的人
  • 任務的配置設定與人員技能不比對
  • 新人太多,學習上手時間長
  • 開發人員與管理層之間關系不佳,導緻決策緩慢,影響全局
  • 缺乏激勵措施,士氣低下,降低了生産能力
  • 項目後期加入新的開發人員,需要進行教育訓練并逐漸與現有成員溝通,進而使現有成員的工作效率降低
  • 由于項目組成員之間發生沖突、導緻溝通不暢、設計欠佳、接口出現錯誤和額外的重複工作
  • 不适應工作的成員沒有調離項目組,影響了項目組其他成員的積極性

三、流程

  • 缺乏必要的标準規範,增加了工作失誤與重複工作。(一般采用技能教育訓練、代碼Review、過程優化等進行對應)
  • 文檔工作多影響進度
  • 進度跟蹤不準确,導緻無法預知項目是否已落後于計劃進度
  • 任務描述資訊不清晰,導緻溝通成本高
  • 變更管理不能及時跟蹤記錄,導緻未能及時進行開發和測試

四、計劃編制風險

  • 計劃是“最佳狀态”(但計劃不現實,隻能算是“期望狀态”)
  • 計劃遺漏了必要的任務
  • 工作量遠大于估算
  • 沒有預留緩沖時間(學習、評審、分享等)
  • 任務配置設定不合理,工作量不均衡
  • 加班過多影響效率(其實加班過多還嚴重影響項目品質,如果測試比較細緻和完整會導緻返工時間過多,如果測試不細緻,可能會導緻很對缺陷流到客戶)
  • 先決條件的任務不能按時完成,影響後續任務(任務之間依賴)
  • 目标日期提前,但沒有相應地調整産品範圍或可用資源
  • 人員休假影響
  • 節假日前後請假過多,效率降低
  • 計劃、資源和産品定義全憑客戶或上層上司口頭指令,并且不完全一緻
  • 計劃基于特定的小組成員,而特定的小組成員其實指望不上
  • 産品規模(代碼行數、功能點、與前一産品規模的百分比)比估計的要大

五、溝通

  • 跨團隊協調資源,溝通鍊路過多
  • 缺乏激勵措施,效率打折扣
  • 項目成員間有沖突,導緻資訊溝通不到位
  • 溝通方式、資訊傳遞方式不明确、不統一
  • 對其他外部依賴溝通不到位
  • 與客戶溝通不到位
  • 與項目幹系人溝通不到位

六、技術

  • 複雜的技術調研選型時間長
  • 開發環境不穩定導緻聯調延期
  • 線上緊急問題修複影響目前開發進度
  • 上線計劃不完善
  • 測試環境問題影響測試進度
  • 研發提測品質低于預期影響測試進度
  • 設計有邏輯漏洞導緻返工
  • 方案設計評審不夠,設計存在漏洞和問題
  • 對技術難點調研評估不足
  • code review 未能提前發現代碼問題
  • 開發自測不充分
  • 代碼管理不到位
  • 測試難度和複雜度未提前充分考慮
  • 部署過程不熟悉導緻時間過長

七、外部依賴

  • 外部依賴接口沒有按承諾傳遞
  • 外部依賴産品不穩定,有問題
  • 外部合作關系難以預期

八、組織和管理風險

  • 僅由管理層或市場人員進行技術決策,導緻計劃進度緩慢,計劃時間延長
  • 低效的項目組結構降低生産效率
  • 管理層審查、決策周期比預期的時間長
  • 預算削減,打亂項目計劃
  • 管理層做出了打擊項目組織積極性的決定
  • 缺乏必要的規範,導緻工作失誤與重複工作
  • 非技術的第三方的工作(預算準許、裝置采購準許、法律方面的審查、安全保證等)時間比預期的延長

九、開發環境風險

  • 設施未及時到位
  • 設施雖然到位,但不配套,如沒有電話、網線、辦公用品等
  • 設施擁擠、雜亂或者破損
  • 開發工具未及時到位
  • 開發工具不如期望的那樣有效,開發人員需要時間建立工作環境或者切換新的工具
  • 新的開發工具的學習期比預期的長,内容繁多

十、客戶風險

  • 客戶對于最後傳遞的産品不滿意,要求重新設計和重做
  • 客戶的意見未被采納,造成産品最終無法滿足使用者要求,因而必須重做
  • 客戶對規劃、原型和規格的審查、決策周期比預期的要長
  • 客戶沒有或不能參與規劃、原型和規格階段的稽核,導緻需求不穩定和産品生産周期的變更
  • 客戶答複的時間(如回答或澄清與需求相關問題的時間)比預期長
  • 客戶提供的元件品質欠佳,導緻額外的測試、設計和內建工作,以及額外的客戶關系管理工作

十一、産品風險

  • 矯正品質低下的不可接受的産品,需要比預期更多的測試、設計和實作工作
  • 開發額外的不需要的功能(鍍金),延長了計劃進度
  • 嚴格要求與現有系統相容,需要進行比預期更多的測試、設計和實作工作
  • 要求與其他系統或不受本項目組控制的系統相連,導緻無法預料的設計、實作和測試工作
  • 在不熟悉或者未經檢驗的軟體和硬體環境中運作所産生的的未預料到的問題
  • 開發一種全新的子產品化将比預期花費更多的時間
  • 依賴正在開發中的技術獎延長計劃進度

十二、設計和實作風險

  • 設計品質低下,導緻重複設計
  • 一些必要的功能無法使用現有的代碼和庫實作,開發人員必須使用新的庫或者自行開發新的功能
  • 代碼和庫品質低下,導緻需要進行額外的測試,修正錯誤或重新開發
  • 過高估計了增量型工具對計劃進度的節省量
  • 分别開發的子產品無法有效內建,需要重新設計或開發

十三、過程風險

  • 大量的紙面工作導緻進度比預期慢
  • 前期的品質保證行為不真實,導緻後期的重複工作
  • 太不正規(缺乏對軟體開發政策和标準的遵循),導緻過多的耗時無用的工作
  • 過于正規(教條地堅持軟體開發政策和标準),導緻過多的耗時于無用的工作
  • 向管理層撰寫進度報告占開發人員的時間比預期的多
  • 風險管理粗心,導緻未發現重大的項目風險

十四、其他

  • 伺服器沒有及時到位
  • 移動裝置機型不全面
  • 法律法規
  • 技術大趨勢
  • 商業模式
  • 市場競争

總結

        整理内容比較粗糙,一般在實際應用中首先會進行分類,并對具體的風險制定應對措施,甚至影響比較嚴重的會有Plan A 和Plan B,主要目标是盡可能降低風險對項目消極的影響。

下一篇: Tipsa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