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作者:三門峽日報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編者注

為了提升三門峽攝影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影響力和學術品味,2020中國三門峽"天鵝湖收藏獎"将與本次展覽同時舉行。

今年,評委對參賽作品進行了嚴格的初審和最終評審,最終評選出了12部(組)獲獎作品(均為非三門峽作者),并進行了層級評定。獲獎作品将在收藏層面制作,并由中國攝影藝術博物館收藏。

近年來,我市以光影藝術為紐帶,以攝影節為載體,以打造中國攝影文化城為目标,建立立立了"中國三門峽自然生态國際攝影展"攝影品牌,成功榮獲"中國攝影小鎮"桂冠、中國攝影家協會(三門峽)教育訓練中心落戶三門峽, 三門峽攝影氛圍日趨濃厚,攝影事業蓬勃發展。中國三門峽從2017年開始頒發"天鵝湖收藏獎",逐漸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自然生态攝影界的"奧斯卡獎"。同時,繼續以白天鵝資源為平台進行整合,整合民族乃至世界攝影界的智慧,努力推動三門峽攝影文化建設更上一層樓。

本報現将2020年中國三門峽"天鵝湖收藏獎"獲獎的12部(群展)作品出版,以吸引讀者。

"天鵝湖收藏獎"獲獎作品欣賞1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鹿王的裝飾品》(合影金獎)

内容介紹:圖為一隻野鹿在黃海濕地戀愛期間,為了恐吓對手,吸引異性的注意力,用鹿角充斥各種漁民的糞便來裝扮自己。塗有黑泥、鹿角的漁民在水面上留下漁網、竹竿等奇特裝飾品,成為盛夏的一道美景。

簡介:孫華進,著名生态攝影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進階會員,中國國家地理特約攝影師。

"天鵝湖收藏獎"獲獎作品欣賞2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雪舞》(銀獎)

商鋪介紹: 兩國二級保護動物紅腹殭屍電腦,動作靜靜,周雪樹樹幹舞細長,姿勢優美。

簡介:山西省義城縣郭強,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山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宜城縣攝影家協會副會長。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歡迎來到春花》(銀獎)

簡介:來自西伯利亞的客人的嘴巴像鮮花一樣盛開。

反嘴蟒蛇(名稱:Recurvirostra avosetta)是一種反嘴反嘴鴕鳥。中型涉禽,黑嘴,細長上翹。腳也更長,呈藍灰色。從前額到後頸,頭頂是黑色的,翼尖和翅膀和肩膀是黑色條紋,其餘是白色的。飛翔的黑色頭部、黑色的翅膀尖端、背部和翅膀上的黑色腰帶和白色的身體羽毛與遠處深色的腳後尾巴形成鮮明的對比,非常醒目,野性不難辨認。

簡介:郭莎,中國女攝影師協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湖北省女攝影師協會會員,宜昌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海洋生物(銅獎)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檔案描述: (1)"Mussards的大魚丸"于2019年10月16日在墨西哥藍馬林拍攝。

經過五個小時的往返海浪和颠簸,我和八個小夥伴終于看到大約50條藍槍魚在捕獵超大沙丁魚球。據船長說,沙丁魚球隻有一艘船那麼大,在35年裡隻見過三次。我們很幸運,這是藍槍魚的大魚丸,也是我們的大魚丸,是常見的大魚丸。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2)《入海》于2019年10月4日在墨西哥拍攝。

一隻大白鲨(被稱為Carcharodon carcharias)的頭部跳出水面狩獵的特寫鏡頭。盡管與籠子分開,但五米長,四噸半重的大白鲨落入離你不到一米的水中會導緻你的腎上腺素飙升。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3)《尼諾》于2019年2月12日在古巴拍攝,鹹水鳄魚(名稱:Crocodylus porosus)。

Niño(發音為niniu)的意思是西班牙小男孩,niño是這種鳄魚的名字,它生長在海邊的紅樹林中。潛水員說,12年前第一次看到尼諾現象時,它隻是一條50厘米長的鳄魚。十二年過去了,這個小男孩已經成長為三米多遠的成年鹹水鳄魚。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4)"淺灘"于2019年10月5日在墨西哥拍攝。大白鲨吃咬的那一刻是最害羞的時刻!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5 "THE ROCK"于2019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拍攝。一塊岩石在海邊"運動、靜谧、光明、陰影"!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6)翔于2019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奧塔裡納拍攝。

一隻小海獅迅速"飛越"沙丁魚群,并将沙丁魚"洞"出"隧道"。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7)"藍槍魚的領袖"于2019年10月16日在墨西哥拍攝。

潛入水中約15米深,射殺馬林魚群圍攻沙丁魚誘餌球,藍槍魚的"頭魚"突然平靜地慢慢遊向我,趁機,趕緊向藍槍魚"大老闆"拍了一張"大頭照",連它的寄生蟲都能看得很清楚。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8)2019年2月12日在古巴拍攝的兩栖穿越照片。

鹹水鳄魚是一種兩栖動物。我想展示它在兩個世界中的樣子,而這個半水作品很難拍攝,我花了兩個小時,将近500張照片才選擇了這個相對令人滿意的作品。

商鋪介紹: 錢伯申,清華大學大學學曆,在媒體廣告行業有20多年的經驗,曾擔任某知名垂直時尚網站的CEO、中國太平洋協會影視分會副會長,曾為沖繩旅遊局水下拍攝工作。

"天鵝湖收藏獎"獲獎作品欣賞3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龍》(銅獎)

2019年6月在非洲塞倫蓋蒂拍攝的檔案照片。一種警覺而靈活的哺乳動物,以其對抗毒蛇的能力而聞名,它們也吃幾乎所有的小動物,包括昆蟲,蜥蜴,鳥類和老鼠。

作者簡介:王偉祥,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吉林省攝影師協會會員,第一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生态影像文化委員會委員,長春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新華社吉林分社簽約攝影師,國際攝影協會五星會員, 資深國際攝影師。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絲綢洞穴》(銅獎)

簡介:2020年夏天,院子的角落裡有一顆跳珠,幹蓮花雨披上有蓮子,其中一個蓮花洞要大一些,蓮花掉了出來,跳珠鑽進去,仿佛準備築巢回家。難得的機會,趕緊用相機捕捉,看到幹蓮花雨披上有很多洞,還有蜘蛛,是以得名"盤絲洞"。

作者簡介:鄧紹新,1982年出生于貴州六盤水,2005年畢業于貴州大學藝術學院,當時他正在大學接觸攝影,從此一直處于攝影的"坑"中。享受拍攝過程,享受與攝影朋友的互動。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長白山紅狐狸(優秀獎)

簡介: 冬季在長白山森林地區,天氣寒冷,空氣清新,當雪花靜靜地落在寂靜的森林裡,一隻美麗的紅狐狸,正集中在雪地裡尋找它的晚餐。

作者簡介:蔣峰,野生動物攝影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委員,自然圖像-中國簽約攝影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生态影像文化委員會委員,CCTV10頻道地理中國,CCTV9自然力量攝影隊,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進階會員。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晨間攻擊(優秀獎)

檔案照片:2019年4月4.m 5點46分,一頭虎鲸襲擊了海邊的兩隻海豹,沖進海灘捕捉它們并離開了它們所依賴的水。這些作品生動地展示了自然界中海洋野生動物優勢與劣勢的生存關系。

簡介:HJ Yang,佛羅裡達州主任,美國攝影學會,國際100ASA攝影線上策展人。

"天鵝湖收藏獎"獲獎作品欣賞4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首頁(優秀獎)

導讀:作品将白天鵝置于大場景中,以視覺和中間場景為主場景,突出"家"環境感,強調動物與環境的關系。作品非常注重捕捉不同場景中的光影和色彩,通過快門速度的控制,展現白天鵝在現實中歡快優雅的姿态。作品引人思考這個主題:人與動物在一起,和諧的"家"是如此美麗!

作者簡介:Mali Jun(筆名歌曲),生于1963年4月。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藝術攝影學會會員,Yantu.com 簽約攝影師。自2011年以來,多年來在河南三門峽、山西平麓黃河濕地堅持拍攝天鵝的冬季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拍攝經曆,激起了他對人類、野生動物與生态環境關系的深刻思考,進而挖掘出通過攝影創作展現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的深刻主題。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育兒(優秀獎)

描述: 2013年,在台灣南投國拍攝,目标是台灣的綠貓蜘蛛。每年7月至10月,兩個孩子的母親都會生産300多隻小綠貓蜘蛛。雌性綠貓蜘蛛在蘆葦上編織網,并精心培育其後代。

簡介:王龍才,GMPSA/GPSA/PSA電影學會,台灣導演 美國攝影學會會員。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耳語(優秀獎)

描述: 2019年5月22日,在山東省濰坊花鳥公園,漣漪腹中的兩個"小兄弟"在親密的愛情中低語。

簡介:周向基,2010年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1961年畢業于江蘇新聞大學,曆任記者、農民、教師、煤礦勞工、機關幹部。退休學習攝影後,100多件作品在國際、國家和省級攝影藝術大賽上獲獎,并在《中國攝影雜志》《大衆攝影雜志》《中國攝影雜志》上發表,并被評為2007-2011年度"無錫市十佳攝影"。

特刊(10-13)“天鵝湖典藏獎”獲獎作品欣賞

《尋找綠洲》(優秀獎)

檔案照片:一頭孤獨的西藏野牛在沙丘中行走,仿佛在Arkin尋找綠洲,2020年9月22日。通過鏡頭,作者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号,即人類的行為與野生動物密切相關。過度開發放牧,造成水土流失、草原荒漠化,嚴重影響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作品呼籲人們保護自然,敬畏自然,與野生動物和諧共生。

簡介: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林業生态攝影協會理事長、青海省攝影家協會副會長、格爾木攝影家協會會長何其進。

聲明:這篇官方原創文章拒絕媒體轉載。如經授權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來源:三門峽日報微信公衆号(ID:smxrbwei)。"。

策劃:李海峰 俊森 編輯:史寶華 徐偉

貢獻郵箱 [email protected]

新聞線 0398 -2981057

法律顧問:河南玉子(三門峽)律師事務所

趙雙亮 胡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