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 删除分區

作者:前行者lw

https://blog.csdn.net/fuhanghang/article/details/128917715

首先對硬碟進行分區,然後對每個分區分别進行格式化,接着Linux系統給每個硬體

(包括磁盤的分區)自動進行裝置檔案名的定義,最後給每個分區配置設定挂載點。

1、磁盤分區

磁盤分區是使用分區編輯器在磁盤上劃分幾個邏輯部分。

碟盤一旦劃分成數個分區,不同類的目錄與檔案就可以存儲進不同的分區。

簡單來說,磁盤分區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快捷更友善的存儲資料與使用資料。

1.1、兩種分區表格式

首先說明,無論是Linux系統還是Windows系統,都有這兩種分區表格式。

換句話說,磁盤分區是在作業系統的底層,先要有磁盤分區,再安裝作業系統。

1.1.1、MBR分區表

MBR(Master Boot Record,主引導記錄分區表)。

MBR分區表,是最古老的分區表。最大支援2.1TB硬碟,最多支援4個分區(每塊硬碟)。即如果給電腦裝上超過2.1TB的硬碟(比如3TB),那麼電腦将隻能識别2.1TB的存儲空間,剩下的1TB将不能使用。

1.1.2、GPT分區表

GPT(GUID Partition Table,全局唯一辨別分區表)。

GPT支援9.4ZB的硬碟,理論上支援的分區數沒有限制,但Windows限制128個主分區

1.2、分區類型(MBR分區表)

主分區:最多隻能有四個。

擴充分區:每塊硬碟最多隻能有一個;主分區加擴充分區數量最多有四個;

不能寫入資料,不能格式化,隻能包含邏輯分區。

邏輯分區

為什麼除了主分區之外,還要增加擴充分區和邏輯分區呢?本質上是因為,如果隻有主分區的話,那麼MBR最多隻能分四個區,如果我們需要更多分區的話,就需要進行改進。

擴充分區以及邏輯分區的組合即可以實作增加分區的效果,

雖然擴充分區加主分區最多隻能有四個,

但是擴充分區内部可以分成若幹個邏輯分區,這就實作了超過四個的分區數量。

最後要注意的是,一塊兒硬碟如果要安裝作業系統,則必須要留有一個主分區,

因為作業系統隻能安裝在主分區内,擴充分區和邏輯分區都不行。

2、格式化

首先糾正一下錯誤的觀點,格式化的目的不是為了清空資料,

格式化的目的是為了寫入檔案系統,附帶把資料清空。

并且,格式化針對的是硬碟的各個分區,而不是硬碟。

格式化(進階格式化)又稱邏輯格式化,它是指根據使用者標明的檔案系統(Windows中:FAT32、NTFS、exFAT等;Linux中:EXT2、EXT3、EXT4、XFS等),在磁盤的特定區域寫入特定資料,在分區中劃出一片用于存放檔案配置設定表、目錄表等用于檔案管理的磁盤空間。

檔案系統有很多種,簡單來說,越先進的檔案系統,支援的分區容量越大、支援的單個檔案大小越大、讀寫速度越快、越安全。

舉個通俗的比喻,一塊硬碟就像一個塊空地,檔案就像不同的材料,我們首先得在空地上建起倉庫(分區),并且指定好(格式化)倉庫對材料的管理規範(檔案系統),這樣才能将材料運進倉庫保管。

檔案不會受所在分區的檔案系統影響,就像同樣是汽車輪胎在A倉庫可能直接堆在地上,而B倉庫則會挂在牆上,僅僅是放置和管理方法不同而已,是以,在不同檔案系統的分區的檔案可以随意在分區間移動,内容不會是以産生任何不同。

裝置檔案名

最開始的Linux系統,是沒有圖形使用者界面的,是以為了找到硬體裝置,需要給每個裝置定義一個裝置檔案名。

再直接一點來說,在Windows系統中,系統分區的最後一步是配置設定盤符,由于有GUI,是以在硬碟分區格式化後,可以直接右擊分區,配置設定盤符了。但是在Linux中,由于沒有GUI,我們就需要一個中介來找到硬碟的每個分區,然後給硬碟的每個分區配置設定挂載點(類比于Windows系統中的盤符),這個中介就是硬體的裝置檔案名。

每個硬體有了裝置檔案名之後,系統就能夠索引到所有的硬體裝置了。

如下是常用的裝置檔案名。

挂載點

在Linux系統中,要使用已存在的空目錄作為挂載點。

這一點與Windows是有所區分的,Windows中是使用英文字母作為盤符符号的。

可以這樣了解:挂載點與盤符的作用基本一樣,挂載點就是進入分區,通路分區内資料的入口。即挂載點可以當成盤符來了解。

但要記住,在Linux系統中,隻有挂載點一說,沒有盤符一說。

将裝置檔案名與挂載點連接配接起來的過程就稱為挂載。

4.1 用哪些已經存在的空目錄作為挂載點?

首先,有三個必須存在的分區:

/:根分區。根分區是Linux的最進階别的目錄,如果未配置設定根分區,就無法存儲資料。

swap:交換分區。可以将其與虛拟記憶體進行類比,即當真實記憶體不夠時,使用這部分分區來頂替記憶體,提升計算機性能。此分區是給核心使用的,普通使用者是無法向其寫入資料的。配置設定swap分區時:如果真實記憶體小于4GB,swap為記憶體的兩倍;如果真實記憶體大于4GB,swap應和記憶體一緻;實驗環境(無用戶端通路,伺服器壓力很小的情況),swap應不大于2GB。

/boot:啟動分區。如果沒有增加/boot分區的話,系統有可能出現開不開機的情況。首先明确,系統在啟動時需要釋放一部分檔案,占用幾十兆的空間才能啟動成功。當系統隻有/和swap兩個分區的話,系統寫入資料時會隻向/分區内寫入資料,當/分區寫滿資料時,由于系統在啟動時無法釋放檔案,是以就會出現無法開機的情況。是以,一定需要增加/boot分區。

其次,根據伺服器的不同需求,可以增加不同的分區:

/home:用于檔案伺服器。

/www:用于Web伺服器。

理論上,所有的空目錄,包括建立的目錄都可以作為挂載點。但是/bin、/etc、/lib等目錄不能作為挂載點。

推薦的分區方案: https://blog.csdn.net/fuhanghang/article/details/128712723

--------------------------------------------------------------------------------------------------

  1. 檢視挂載情況

df -hl

  1. 檢視硬碟資訊以及進入分區

fdisk -l

fdisk /dev/vdc

  1. 挂載分區、

mount -a

  1. 取消挂載

umount /dev/vdb1

用lsblk指令檢視

linux 删除分區

比如我們要删除vdc9這個分區

進入fdisk界面進行删除(如果分區有挂載請先解除安裝)

linux 删除分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