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底一萬米的生物:反正看不見,長相随意

作者:跟我一起去看看世界

人類對未知的探索從未停止,直到宇宙,直到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最神秘的海洋,大約71%的地球表面被水覆寫。人類自古以來就對深海充滿好奇,但由于當時技術有限,是以對海洋世界的認識也非常有限,對深海的了解也少了一些。經過科學技術的發展,深潛技術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地球上最深的海底也可以到達。

已知深海海底最深的深度是北太平洋西部的馬裡亞納海溝,在太平洋闆塊和亞歐闆塊受到擠壓時形成,長約2,550公裡,寬約70米。那麼它有多深呢?

海底一萬米的生物:反正看不見,長相随意

馬裡亞納群島

11月10日,中國"奮鬥"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10909米深處成功下潛,創下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海底一萬米的生物:反正看不見,長相随意

中國奮鬥者 否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是在2012年,當時著名的好萊塢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成功地潛入了海洋最深的海底,挑戰者深淵,10,929米,登上了深海挑戰者号。

海底一萬米的生物:反正看不見,長相随意

卡梅隆執導《奮鬥》體驗

那麼這個概念是什麼呢?這麼說吧,珠穆朗瑪山是衆所周知的世界最高峰,海拔約8,848米,許多登山者都成功征服了它。如果珠穆朗瑪峰被放置在馬裡亞納海溝中,除了完全被淹沒之外,它還将距離海平面2,061米。

我們需要知道,海底和地面是不一樣的,深海是一個充滿高壓、黑暗和寒冷的世界。在水下,你走得越深,壓力就越大,在海溝底部有高達1,100個大氣壓的巨大水壓,通常在隻有2攝氏度的溫度下。

那麼,在如此深的深度,海底的生物是什麼呢?讓我們慢慢來看看

首先,當我們潛入1000米的深度時,太陽已經遙不可及,海底是黑暗的。此時,水壓為90标準大氣壓,如果一個人沒有裝置可以在短時間内因内部碾壓而死亡,如大鱿魚、抹香鲸等動物會活躍在該地區。

海底一萬米的生物:反正看不見,長相随意

一條大嘴鲶魚,配上小燈籠

當潛入兩三公裡深時,會有一種奇怪的魚叫大嘴鲶魚,它的頭頂上有一個小發光的燈籠,在生物學上被稱為誘餌。小燈籠是由鲱魚的第一背鳍逐漸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像一根釣魚竿,在它的遊動中,"釣魚竿"一直在水中晃動,引誘着周圍的小魚。

海底一萬米的生物:反正看不見,長相随意

獅子魚

然後,在8000米的深度,海底以下8000米的壓力是生命生存的極限,任何生物都必須在如此強大的壓力下被壓碎。2014年,科學家們在這裡發現了一條魚獅魚,他們将其描述為一隻奇怪的卡通狗,遊泳時鼻子後面漂浮着一條濕紙巾。魚是白色的,頭部大,眼睛小,沒有鱗片,與成年手掌的長度大緻相同。英國科學家賈米森說,"這種深栖魚類,不同于我們見過的任何東西,也不同于我們所知道的任何東西",無疑是從馬裡亞納海溝的條件進化而來的一種新型魚類。

一直有一種誤解,認為生物越深入海底,它們就越大,但事實并非如此,生物越少下海,肉眼基本上看不見。

海底一萬米的生物:反正看不見,長相随意

短腳雙眼鈎蝦

最後我們來到了海底最深處10929米,當時深度超過1萬米,這裡可謂"荒涼地獄",據2012年潛入海底最深處的卡梅隆說:在黑暗的海底很難看到太多的生物,這裡隻能看到一些小的端足生物。

這種末端的生物是一種類似蝦的甲殼類動物,我們不知道卡梅隆認為什麼是深海物種,但它可能包括短腳鈎蝦,這是生活在極深海的少數生物之一。短腳雙眼鈎蝦不大,體長約2-5厘米,身體接近漂浮白色,皮膚看起來像海蟲。但它們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們在馬裡亞納海溝中幸存下來。

至于海底還有什麼,我們不知道。

據說人類隻探索了5%的海底,剩下的95%仍然是個謎。深海中仍有許多生物,至今人類進步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探索還會繼續,還有許多海洋資源等待着人類的探索和探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