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反對無效?英偉達收購案迎來“助攻”,中國芯也迎來“助攻”

作者:柔清鋒

近期,一場震動晶片行業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美國GPU巨頭英偉達(NVIDIA)計劃以40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這一消息一出,就立即引起了世界範圍内的關注和争議。

對于中國而言,這個消息尤為重要。在中美科技競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晶片産業已經成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領域。而英偉達收購ARM,無疑會對大陸晶片産業的發展造成極大的沖擊和影響,這也是中國反對此次收購的原因所在。

中國反對無效?英偉達收購案迎來“助攻”,中國芯也迎來“助攻”

然而,盡管中國政府對此進行了反對,但是随着英偉達收購案的進展,中國企業也開始積極應對,并迎來了一系列的“助攻”,展現出了強大的适應能力和競争實力。

首先,在這個領域,中國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更新。從半導體材料到晶片設計,再到制造和封裝,中國企業一直在這些領域投入巨資并進行持續的創新,提高産品的品質和性能,以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求。例如,中國企業紫光集團就推出了一項名為“芯能力”計劃,旨在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先進半導體産業鍊,以此推動大陸半導體産業的發展。

其次,在國家層面上,中國政府也一直在加大對晶片産業的支援和投入。如《中國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檔案,都強調了晶片産業的重要性,并提出要促進晶片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創新,推動大陸晶片産業向全球舞台邁進。

最後,在市場層面上,中國企業也開始與國際巨頭開展合作。例如,在Arm生态方面,華為等公司都參與了Arm開放架構标準化組織(Arm Ecosystem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的工作,共同推動Arm平台的開放和創新。

總的來說,盡管英偉達收購ARM引起了中美科技競争的敏感神經,但是中國企業仍将繼續遊刃有餘地應對這個挑戰,并不斷地加強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和國際合作,提高晶片産業的核心競争力。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政府将繼續加大對晶片産業的支援和投入,推動大陸晶片産業實作跨越式發展,成為全球晶片産業的重要力量之一。

綜上所述,盡管英偉達收購ARM引起了很多熱議和争議,但是中國晶片産業并不失去應對的機會和能力。相反,這個挑戰将激勵中國企業更加努力地進行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國際合作,推動大陸晶片産業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國反對無效?英偉達收購案迎來“助攻”,中國芯也迎來“助攻”

2022年2月8日早間,美國半導體巨頭英偉達宣布放棄收購日本軟銀集團旗下晶片公司ARM。這筆高達66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4200億元)的交易原本有望成為半導體史上最大規模的并購案。此前,歐美多國監管機構表達了嚴重關切。雖然英偉達方面表示,由于擔心監管部門反對而不得不放棄收購,但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的反對态度也是影響該交易失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一直在加強對半導體産業的掌控,近年來不斷推進技術和人才的積累,而英偉達收購ARM将會加速中國半導體産業的崛起,這是中國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标。從國外市場的角度來看,英偉達收購ARM是想要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的行動,但對于中國來說,這個收購案對于中國晶片行業的發展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

盡管如此,最近一些新聞足以讓中國晶片市場未來的前景變得更加光明。2022年4月15日,美國福布斯雜志刊發文章《華為半導體公司的崛起讓美國驚慌失措》。文章指出,華為半導體公司在2021年實作了超過600億美元的銷售額,增長率達到了約60%。這意味着,華為晶片公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制造商,并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展現出強大的競争力。

除此之外,中國另一家IC設計公司展訊通信(Unisoc)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據報道,在世界四、五個主要的電子産品市場中,展訊的手機晶片銷售市場佔有率分别超過了西班牙的高通、日本的聯發科和美國的銀聯晶片,排名世界第三。這位于深圳市的晶片制造商憑借着自主研發的技術和穩定的供應鍊優勢,正在逐漸擴大自己的産業規模。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當英偉達宣布放棄收購ARM的消息傳來時,中國又同時迎來了好消息。4月21日,中國内地晶片制造企業中芯國際宣布,已成功生産出首顆12英寸晶圓,标志着中國內建電路制造業取得了重大突破。中芯國際是世界領先的內建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內建電路制造業上司者,擁有領先的工藝制造能力、産能優勢和服務配套。該公司的成就彰顯中國在半導體制造領域的進步,并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的來說,中國政府一直在加強對半導體産業的掌控,嘗試将這個行業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産業之一。随着中國半導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中興、華為等中國公司已經成為全球半導體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在自主研發晶片、推動本土産業化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同時歡迎外資進入本土市場。雖然英偉達收購ARM遭到挫折,但中國晶片市場仍充滿着光明的前景。中國芯将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掌握更多重要技術,為走向全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中國反對無效?英偉達收購案迎來“助攻”,中國芯也迎來“助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