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深海獅子魚的環境适應機制

圖檔來源:網絡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和水生生物研究所聯合對生活在馬裡亞納海溝7000米以下的獅子魚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明确了它們在分類學中的系統地位,首次在形式上發現了它們适應深淵的變化, 并在多組資料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了深淵适應的遺傳基礎。研究結果于英國夏令時4月15日23:00線上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據介紹,深海作為地球表面最後一個尚未被人類大規模進入或承認的空間,蘊含着人類社會未來發展所需的各種戰略資源和能源。參與研究的深海獅子魚樣本是由深淵科學探險船"發現一号"在2016年底和2017年初通過"天亞"和"海角"深淵着陸器獲得的。相關科研團隊對獅子魚進行了全面研究,從形态和遺傳功能層面明确了深海魚類的起源和進化以及适應機制。
人民網絡
2
高分5是全球首張高分辨率細顆粒氣溶膠分布圖
中國GF-5衛星DPC傳感器獲得的陸地上細顆粒氣溶膠光學厚度(AODf)圖
4月16日,中國科學院空間資訊研究所獲悉,基于高分V衛星上攜帶的多角度偏振成像儀(DPC),近日獲得了全球首張3.3公裡空間尺度細粒氣溶膠光學厚度(AODf)分布圖。這是世界上空間分辨率最高的AODf遙感觀測資料集,可以為擷取大氣中主要污染物成分(PM2.5等)的空間資訊提供關鍵基礎産品。
據中國科學院空間資訊研究所國家環境保護衛星遙感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李正強介紹,DPC可以提供空間遙感觀測資料,用于快速監測全球空氣污染,獲得的氣溶膠參數可用于監測分布, 大氣中細顆粒污染物資訊的來源、組成和傳輸。在全球範圍内,DPC獲得的AODf高價值區域與全球環境空氣污染優先區域的空間分布更加一緻,而低值主要分布在更清潔的大氣區域,如北美,歐洲,澳洲等。
科技日報
3
棉花轉化為多功能水凝膠,可用于電子皮膚
4月16日,南京林業大學獲悉,該校姚建豐團隊在最新一期的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的研究成果《無機鹽誘導熱可逆防凍纖維素水凝膠》,通過簡單的方法使棉絮成為導電、熱可逆、低溫、3D列印的水凝膠材料。
"傳統的水凝膠通常使用石油基聚合物,我們更喜歡從大自然中選擇可再生的綠色材料。姚建峰介紹,他們利用無機鹽溶液實作棉絨纖維素的高效溶解,形成機械穩定的水凝膠材料。這種水凝膠易于制造,可在室溫下使用。
4
國家天文台的研究人員首次測量了南極冰穹A的夜間大氣酒體水準。
2019年4月12日KL-DIMM望遠鏡的視覺測量結果
随着南極極夜的降臨,位于南極冰穹A座昆侖站的國家天文台視覺測量望遠鏡(KL-DIMM)首次直接測量了冰穹A的夜間大氣證明,也證明了在地表以上8米的高度進行極好的大氣證明(小于0.3角秒)的機會。
大氣湍流的視覺表征引起的望遠鏡成像抖動的模糊程度是光學紅外天文台站點最重要的參數之一。聲波度越小,成像的角度分辨率越高,望遠鏡探測黑暗和弱物體的能力就越強。是以,在地面上建造大型望遠鏡需要選擇一個優良的場地。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地點集中在夏威夷和智利,平均大氣視圖約為0.6克秒。大氣湍流集中在靠近地面的邊界層,其上方的自由大氣湍流非常小。正常地點的邊界層厚約幾百米,南極内陸冰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非常薄的大氣邊界層,使得可以将望遠鏡放置在邊界層之上。在中國冰穹A已經進行的現場測量表明,邊界層每年隻有14米左右,是南極冰穹C的一半,但過去沒有直接測量夜間視覺。
5
"基因剪刀"使癌症模組化更加準确和高效
根據4月16日發表在開放擷取期刊《基因組醫學》(Genomic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報告了一種模拟癌小鼠的新方法——使用被稱為"基因剪刀"的CRISPR/Cas9系統,将癌症相關基因快速挖掘到小鼠的DNA中。這種方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效,滿足了對動物快速準确模組化的需求。
研究作者,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RNA治療研究所的Wen Wang說:"現有的利用緻癌基因來模拟癌症的方法要麼效率低下,要麼難以控制被敲入和敲擊的拷貝數量。CRISPR / Cas9可以将大片DNA插入靶基因基,并且可以在實驗室中用于人類細胞和小鼠。我們開發了一種新系統CRISPR-SONIC,該系統允許在肝癌小鼠模型中以高精度進行靈活的基因敲擊。"
6
研究人員在隕石中發現"彗星碎片"
美國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在一顆原始小行星的隕石中發現了一小塊彗星碎片。這一新發現有望為太陽系的形成、結構和演化提供新的線索。
小行星和彗星形成于曾經環繞早期太陽的氣體和塵埃盤中,但它們與太陽的距離和化學成分不同。彗星比小行星含有更大比例的水冰和碳。
4月15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南極拉巴斯冰蓋中發現的一小塊富含碳的物質非常小,其高度與形成彗星的物質相似。
- 新華網
來源:微信公衆号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服務科技工作者、創新驅動發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的責任,推動建設開放、中心化、平台化的科協。長臂而行,紮根基層,團結上司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和行動,促進科技興旺發達,促進科普推廣,真正成為團結和聯系廣大人民團體科技工作者的黨的上司, 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