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張昕迎

來源:圖蟲創意
AI晶片龍頭股寒武紀(688256.SH),最近因股價飙漲備受關注。
4月21日,寒武紀釋出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不直接從事人工智能最終應用産品(例如類ChatGPT應用)的開發和銷售,“公司相關産品正處于适配階段,尚未産生收入;客戶是否進行規模化采購受産品技術能力、傳遞能力、産品價格及客戶采購意願等因素影響,存在不确定性。”
在資本市場上,寒武紀是近期炙手可熱“香饽饽”。受AI算力利好頻出的影響,寒武紀股價飛漲,目前市值已突破千億大關。自2022年12月30日以來,該股股價從55.60元/股開漲,最高上攻至271.47元/股高位,區間漲幅已達298.92%。
不過,時代财經注意到,近日在職場社交平台脈脈上,多名自稱寒武紀的員工爆料稱公司正在裁員。
4月21日,有接近寒武紀的人士向時代财經确認,公司裁員情況屬實。
曆經數年發展,寒武紀上市至今還未曾盈利。4月21日,某晶片業内人士告訴時代财經,“初創想要盈利很難,不盈利才是要裁員止損降本的源頭。”
截至4月21日收盤,寒武紀跌6.82%,報248元/股,市值1028.3億元。
研發費用遠超營業收入
股價飙漲的同時,寒武紀近期裁員風波也引發業内關注。
4月21日,時代财經聯系到一名2021年入職寒武紀的上海員工林平(化名),崗位為研發人員。根據其向時代财經提供的書面資料顯示,其與寒武紀簽訂的合同日期始于2021年,為期三年,經雙方友好協商,确認自2023年5月19日解除勞動合同。
不過林平告訴時代财經,“公司和團隊此前沒有過任何通知,在4月19号突然逼我們簽字,說自己是主動離職。”
“應得的賠償也沒有,沒有年終獎,沒有N+1,賠償隻給N”,林平表示,“不同團隊(項目組)略有差别,(裁員比例)基本在20%甚至更高,隔壁團隊裁掉50%。”
“我們組裡好幾個,都是被強迫離職,還有一些剛續簽合同的也裁掉了。”林平說。
在林平看來,這次裁員完全沒有任何預兆。“年終獎也沒有了,往年通常是随4月份工資一起發放,前兩周還說5月份發,結果就直接裁員了。”林平告訴時代财經,“如果提前通知,至少不這麼被動。”
林平還稱,寒武紀此前承諾的股票并沒有按時兌現。“我的入職合同寫明的配股份額,公司拖到現在都沒開通購買通道,往年這會已經啟動内部購買了。”
4月21日,時代财經聯系寒武紀證券部,其從業人員回應稱,以公司官方的回複為準。對于林平所說的年終獎與配股相關問題,上述接近寒武紀的人士表示“不知情”。
同日,寒武紀HRD(公關總監)王海波(經認證)也在脈脈平台上針對寒武紀多名員工爆料内容發表評論聲明稱,“溝通後都會按照法律規定給予一個月的待通知金及N的補償金,即N+1,不存在‘沒有N+1’一說。”其還表示,“公司根據績效考核結果進行績效兌現,是通行、正常的管理手段,也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管理舉措。根據績效考核結果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并給予N+1的補償金是不違反勞動法規定的。”
截圖來源:脈脈
作為一家“燒錢”的科技企業,寒武紀近年來的研發投入已遠遠超越其營業收入。财報資料顯示,2020年、2021年,寒武紀的研發費用分别達7.68億元、11.36億元,而同期營業收入為4.59億元、7.21億元。
研發人員方面,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分别為978人、1213人、1207人。2021年,公司研發人員平均薪酬為60.88萬元,同比增加34.48%。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董事長陳天石是出身中科院的頂級晶片專家,寒武紀的技術團隊更是“硬核”。2021年财報顯示,公司員工中超80%為研發人員,其中77%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核心研發人員多畢業于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多名骨幹成員擁有知名半導體公司多年的工作經曆。”寒武紀表示。
2021年,公司研發人員平均薪酬為60.88萬元,同比增加34.48%。
寒武紀自上市以來還未曾盈利。其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2年實作營業收入7.29億元,同比增長1.11%;淨利潤虧損11.6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41.40%。
對于虧損的原因,公司稱主要系複雜計算晶片涉及需要持續大量的研發投入所緻,研發人員薪酬、流片費用、研發裝置及IP對應的折舊和攤銷等費用較上年同期顯著增加。
“(晶片)流不了片就出不了貨,沒東西賣,可能還是會有影響。”4月21日,某晶片行業業内人士告訴時代财經,“寒武紀原來招了不少中科院、中科大的員工,但其實從前年開始就已經開始減少招聘需求。”
參與定增機構大賺17.5億
時代财經注意到,此前4月13日,寒武紀16.72億元的定增終于宣告落地,公司上市以來募資金額(包括IPO和定增)已超過40億。
從參與機構來看,寒武紀此次定增的發行對象最終确定為18家,其中包含财通基金、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富榮基金、銀河資本等知名機構。其中,獲配金額最多的為财通基金,達2.01億元。
受益于節節攀升的股價,參與此次定增的機構或已實作大幅盈利。截至4月21日收盤,寒武紀收報248元/股,與定增價121.10元/股相比,浮盈已逾一倍。上述18家參與定增的機構,已合計大賺17.5億元。
除了定增機構,受益的還有寒武紀的股東科大訊飛(002230.SZ)。
據科大訊飛2023年一季報,公司雖在一季度虧損近5800萬元,但卻因出售三人行、寒武紀股票,投資收益1.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61.22%。而2022年全年,科大訊飛曾因持股寒武紀、三人行、商湯等金融資産損失了5.82億元。
同花順資料顯示,原持股比例1.77%的科大訊飛在2022年第三季度對寒武紀進行了減持,目前已退出其前十大股東名單。
除此之外,在寒武紀IPO前入股的“招銀系”股東南京招銀、湖北招銀同樣于今年2月計劃減持311.46萬股、153.95萬股股份,若以4月21日收盤價來計,兩家主體已合計套現約11.5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