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廠面試幹貨:大廠社招與HR溝通offer經驗分享前言如何積極回答HR提出的問題如何同HR提目前的薪資包你是否有其他抓手offer薪資包怎麼報總結

大廠社招與HR溝通offer經驗分享

  • 前言
  • 如何積極回答HR提出的問題
  • 如何同HR提目前的薪資包
  • 你是否有其他抓手
  • offer薪資包怎麼報
  • 總結

前言

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主要有以下兩點:

  1. 在2020年4月剛換了工作,有了些實際的經驗,剛好想對之前的社招經驗做個個人總結。
  2. 春節剛過,身邊很多朋友也剛好要陸續換工作了,希望我能分享一下跳大廠的經驗。

    既然有這麼多的訴求,索性總結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找工作有一個好的參考價值。

如何積極回答HR提出的問題

  2020年是很特殊的一年,在2020年2月份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候,我在原來的公司疫情和美國對華政策等導緻管理成本投入極高,再加上由于已經工作了多年,本身對工作已經很厭倦了,索性換了工作。下面就我本人的實際面試經驗來談下拿offer的過程,希望能供各位有需要的兄弟參考。我是從菊廠跳槽去的螞蟻金服。屬于他們在BOSS上面主動挖掘找我聊的,由于本身是做分布式存儲的,這個經驗在目前大廠比較稀缺,是以,自身還算有點優勢。

  直奔主題,在同HR聊天的時候,她不太會關注技術,畢竟螞蟻的技術面試有4-5輪能足夠了解面試者的技術水準。是以,她會比較關注你的做事積極性。比如,關注你遇到解決困難的事情時是如何應對額,個人做過對團隊貢獻大的事情有哪些,你是怎麼想到的(工齡大點的HR都是人精,能分辨出你是否說的是真話,舉個另外的例子,曾經有個朋友面試菊廠,在HR面的時候不明确地說明除了工資獎金以外的收入,比HR直接挂掉,後來我問了HR原因,他覺得誠信問題是原則問題)。這時候要把正能量的事情表達出來,如果是很清楚的事情也可以借用,但前提是你要把事情搞清楚,特别是你怎麼想到的。這裡我提醒一點,即使你是個很不想加班,也不要向HR明确表達對加班的反感。因為HR很不喜歡不積極的人,這個會導緻結果很不理想。千萬别做理想主義的人,資本家的家裡會給工具人免費的面包嗎?

如何同HR提目前的薪資包

  HR一般會先了解你目前的薪資包。是以就需要提前把自己的薪資算好,不要被問到的時候懵了。假設一個人對自己的收入都不清楚的話,這個人對其他的事情會很用心嗎?你的收入是要能夠大概提供證明的,你的工資是有流水的,你的獎金也是有流水的,你所持的股票是有系統記錄的。這些都是要提供實際證明的,是以,你目前的薪資這塊需要根據你能提供的證據做基礎,千萬不要信口開河,報給HR的同實際的偏離太多。

你是否有其他抓手

  如果你恰好有其他公司的offer ,可以把其他公司給你的offer 包提供出來,這點很重要,這個是你的一個大籌碼。比如我在談offer的時候就明确給HR說了騰訊也給了offer。這個時候要接offer前就需要綜合考慮下,這樣壓力就能傳遞給HR了(這裡有個大的前提,首先你得明确技術面試過程中你的表現很好,他們對你很認可)。 你有備選offer,HR就會認為你是被多個公司肯定的人,那也就極大可能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offer薪資包怎麼報

  這個問題面其實有點廣,首先得有個前提,這和你所在的城市以及從事的行業有關。不同城市不同行業差别大。一般一線城市對比二線城市工資會高30%左右。是以如果你是從一線城市回到二線城市,那麼你可以保持原來總包不降。如果你的面試情況很好,這個時候你是可以要求上浮20%以内的,為啥可以提這個要求?通過一組資料你就知道了(拿阿裡來講,過了一面到發offer的比例大概1/30,如果是螞蟻則大概是1/50,這是通過了一面的情況,是以真正的海量撈履歷可是幾百進一。其次,到HR面說明前面經過了筆試面試一共差不多4輪,職級高的可能還有交叉面試,這些過程是要很多人投入時間成本去完成的,是以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及财力。如果這個人是獵頭給推薦的,那麼公司還要給獵頭的推薦費至少面試人總包的30%)。基于這個前提,HR是不想輕易放棄你的,但是度要把握住,别過了。

  一般來說,HR會面試完幾天後告訴你組織給你的包是多少,這個時候如果你對薪資包還有疑問,就要根據面試情況做為籌碼來商榷了。等HR的過程個人建議除非很熟(99%情況下這個不可能),否則不要追着HR去問結果,HR那邊定了之後肯定會主動聯系你,你問的次數多了反而會造成漏底,他就你很着急換工作,這個時候給你的包肯定會被原計劃大大縮水。

  這裡提醒你不直接問HR,不代表讓你就不要關心HR那邊的動态,你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委婉的去詢問HR對這次面試的看法等,以便彌補資訊不對稱造成誤判。

總結

  最後畫下重點: 1. 心态積極向上,有激情 2. 有其他offer則傳遞出去 3. 對目前自己薪酬包以及行業的包有個大概了解 4. 不要多次追問HR結果,對自己要有把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