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年--獻給逝去的歲月(2)

第一次看到電腦,看到别人神奇的開關機、趁着老師不在玩起小遊戲,浏覽激情圖檔,真是崇拜不已。每天跑到機房套上鞋套,學習打字,背五筆,不亦樂乎,一次又一次的讓人幫忙調出英文打字程式“tt”,和五筆打字練習程式“wb”,終于可以盲打鍵盤。

周末的時候,偶爾到學校禮堂觀看電影,知道了大片,看到了“真實的謊言”。

南京的廣播的電台節目真是多,李婵聲音真是甜、大衛更是富有磁性。

上計算機基礎課,老師老是說“到死(DOS),到死!”,感覺真難聽,洋人真奇怪起這樣的名字!不久也偷偷的在學校機房玩起了“Mario”,也編了一個小病毒程式,試驗了一下。

每個星期團裡還要組織活動,還記得有“要高速公路”還是“航母”的争論。深秋的時候,集體到珍珠泉爬了一次萬米長城,燒烤,留下了永恒的鏡頭。

雙休日的時候,偶爾從浦口到新街口逛,中山像矗立在路中心,憋急了也會拐到南醫到此一遊。

每個星期總是能收到幾封信,都是高中的女同學。高中并不怎麼接觸的幾個女生,到了大學反而書信來往了,看來是相見不如懷念阿。

每個傍晚的時候,學校電台總是要放起一些歌曲,與高中不同的是經常聽到外國歌曲,不過聽到“Yesterday once more”隻是感覺到曲調很好,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

閱覽室的雜志真是多,于是知道了很多奇聞轶事。

《法制概論》課上老師點名:卞晨輝,全場大笑,老師怒。

冬天特别冷,于是宿舍另外一個人跟我同床而眠。隔壁宿舍牛人一天看完C語言,敬仰萬分。冬天某日,很冷,該君光腳從早晨看書看到傍晚,書看完,起來對我說,好像今天很冷阿。真神人也。

要考試了,教學樓的教室不夠用,人與人之間至少得隔一個空位,更有人占位置,用書包、書、甚至紙巾圈座位,終于有一天把占位的書扔到講台上了。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的最後一門考完已經下午四點多種,外面大雪紛飛,仍然義無反顧的走上了回家之路,深夜到家,風雪夜歸人啊。

春節前高中同學聚會,又見到暗戀的對象,發現已經無共同語言了。

1997年春,草長莺飛的時節,任賢齊的“心太軟”和“我讓你依靠”響遍校園,路上一塊走的戀人更多了。學校的池塘裡,龍蝦也在翻騰,于是在校園裡釣起了龍蝦。

專業課開上,一周白天有30多節課,晚上還有選修課,作業多,忙。老師說畢業需要足夠學分,于是幾乎有什麼選修課大家都去上,《中國社會問題分析》在學校大禮堂,很多系的學生都來上,晚上上課就跟看電影一樣,不停的有人進進出出。

3月的時候有個宿舍湊錢購買了我們辦的第一台電腦,第一次知道了“奔騰”,看到了神奇的Windows95桌面,也看到了人玩掃雷遊戲,聽到了《仙劍》優美的音樂。

翻過學校邊的一座山,去看山那邊南京氣象學院的高中同學,都有很多新奇的事情來叙述。也跑到市區的師範學院去看高中并不是很熟悉的同學。

學校辦起來雙修外語班,學日語、法語、德語,一開始雄心萬丈,日語、德語課還經常去,教室裡面也是人滿為患,漸漸的人越來越少了,最後當李陽來學校瘋狂的時候,也走出了德語課堂看熱鬧去了。

某天對着鏡子看,發現阿諾與自己似乎很相似,于是全班叫得最響的别名誕生了。

上《軍事理論》課,認識了中文系的妹妹,考慮良久,沒有下手,依然閑雲野鶴。

5月楊振甯來到學校,慶祝95周年校慶,一大堆上司圍着他轉,懷着神聖的心情看着顫巍巍的他做完“中國的科技發展史”報告,從此對名人不再莫名敬仰。

每個星期偶爾還能收到一封信,寫信已經缺乏動力了。

到了第二學期要期末考試的時候鄰近的幾個宿舍突然迷戀上了看武俠小說,于是上完課甚至考試的過程中都想到精彩的情節,宿舍閑談,經常是七八個人坐在一起探讨情節,考察細節,諸如 黃藥師 夫人姓什麼之類的問題,害得大家常常挑燈細讀金庸的十幾部小說。

在6月的時候,大二的師兄要搬到位于市中心的主校區了,有宿舍甩賣電腦,于是我們宿舍幾個人湊錢買了下來。有了電腦晚上出去自修的時間也少了,偶爾自修到8點鐘,就找個借口回來玩電腦了。

有電腦的宿舍越來越多了,于是開始了聯網打遊戲,“紅色警報”讓人留連忘返,觀戰人群更是不可勝數。 “侍魂”高手對決,成敗隻在細節。老是用霸王丸亂砍一痛,結果被人一招緻命。

7 月 1 日 ,香港回歸,為了慶祝回歸,當大家都複習備考的時候,特地跑到市區的珠江路買了幾張CD光牒,一張CD光牒要25元。第一次知道了mp3格式,一張CD光牒可以放100多首歌曲,也看到了很多“拔辣”的片子。

考完試,大一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