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中台與業務中台的差別與聯系

業務中台更多偏向于業務流程管控,将業務流程中共性的服務抽象出來,形成通用的服務能力。比如電商平台,有C2C、B2C、C2B、B2B四種模式,其中訂單、交易、商品管理、購物車等子產品都是有共性的。将這些元件沉澱出來,形成電商行業的業務中台,再基于這些業務中台元件的服務能力,可以快速搭建前台應用,譬如C2C模式的淘寶、B2C模式的天貓、B2B模式的1688、C2B模式的聚劃算,使用者通過這些前台業務觸點使用業務服務。業務中台不直接面向終端使用者,但可以極大提升建構面向終端使用者的前台的速度和效率。

業務中台是抽象業務流程的共性形成通用業務服務能力,而資料中台則是抽象資料能力的共性形成通用資料服務能力。比如,原始業務資料通過資産化服務化,形成客戶微觀畫像服務,這個服務可用于電商平台的商品推薦,也可能用于地産購房意願,還可能用于金融領域的信用評級等。同一個服務,在應用層面展現的内容可能不一緻,但是底層的資料體系是一緻的。資料中台也将極大提升資料開發的效率,降低開發成本,同時可以讓整個資料場景更為智能化。

如果同時擁有業務中台和資料中台,則資料中台與業務中台是相輔相成的。業務中台中沉澱的業務資料進入到資料中台進行體系化的加工,再以服務化的方式支撐業務中台上的應用,而這些應用産生的新資料又流轉到資料中台,形成循環不息的資料閉環。

  • 從資料層面看,業務中台隻是資料中台的資料源之一,除此之外,企業還有很多其他的資料來源,如App、小程式、IoT等多源資料,可以将這些資料的價值直接賦能于現有業務或某個創新業務。
  • 從服務層面看,資料中台的資料服務也不一定經過業務中台作用于業務,它可能直接被上層應用系統進行封裝,如電商領域的“千人千面”系統。
  • 從業務中台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資料中台,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資料處理,如分析和統計等,而通過資料中台賦能,則可以使業務系統擁有“全次元”、“智能化”的能力,譬如推薦、圈人等,系統将從資訊化更新成為一個智能化的業務系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