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品經理的brd/prd/mrd的寫法

第一:撰寫文檔的工具

1. Excel:(産品經理的神器)資料統計、資料報表、資料分析、資料圖列制作、進度控制;

2. PowerPoint:示範;

3. Word:文檔;

4. Microsofo visio 2013:流程圖、資訊結構圖;

5. Axure6.5:原型圖;

6. Mockups:原型圖草圖(不幹擾UI設計);

7. Mindjet:思維導圖,手機、歸納、整理想法與思路(固定畫圖習慣、顔色等);

8. 2B一下:筆頭記錄,最快速,頭腦風暴。

第二:三大文檔在産品生命中的誕生階段與主要架構以及相關工具

三大文檔誕生的順序:BRD  →  MRD  →  PRD

1. BRD:

    A. 作用:講述市場機遇和盈利方式;

    B. 目的:向公司申請需要的費用,資源得到各級上司支援;

    C. 包括:商業價值,成本估算,收益預期;

    D. 工具:PowerPoint 、Word 、Mindjet(言簡意赅)。

2. MRD:

    A. 作用:收集、分析、定義主要使用者需求和産品特征;

    B. 包括:産品介紹,競品分析,使用者需求調研結果,産品輪廓,功能需求;

    C. 工具:PowerPoint 、Word 、Mindjet 、visio 、Mockups。

3. PRD:

    A. 作用:對MRD中的内容進行名額化和技術化,明确産品的功能和性能;

    B. 包括:産品驗收标準,産品流程圖,産品用例,産品功能點說明,性能需求;

    C. 工具:Word 、Mindjet 、visio 、Axure。

4. 三大文檔的差別:

    A. BRD:發現并講清楚你發現的商業價值;

    B. MRD:構思并講清楚如何實作商業目标的方式;

    C. PRD:把這種方式具體實作的方式描述出來。

    這是一個宏觀到微觀的過程;

    這是一個有邏輯,經得起推敲,層層深入,逐漸細化落地的過程;

    這是一個獲得認可 → 拿到資源 → 表述想法 →指導實施 → 進行實施的過程。

第三:BRD的撰寫方法與技巧

1. BRD文檔的目的:

    發現:現有産品的改進或創新産品的可能性;

    需要:要權重,要項目,要資源。

2. 不要提筆就開始寫,首先要想清楚:

    BRD也是一個産品;

    BRD的使用者是誰:你、回報對象(上級上司);

    彙報對象的使用場景:他的職位、思維方式、他需要什麼?(告訴他們想知道的事)

3. 文檔内容結構:

    A. 方案形成背景:

        市場環境分析;

        我們要做什麼;

        要解決什麼問題:這個問題是否迫切?是否強烈?是否高頻?

        如果那這麼做,我們的優勢在哪?(技術優勢?經驗優勢?資源優勢?...);

        得到可行的結論。        

    B.  方案價值:

        得到什麼好處:非經濟類的好處(戰略性優勢等)、經濟類的好處(收入);

        提出你的預測:目标,對應得到的好處;

    C. 産品規劃:

        産品結構;

        産品路線;

    D. 盈利模式:

    E. 收益與成本評估:

    F.風險與對策: 

        風險的種類:政策風險,經濟風險,市場風險,行業風險,公司風險,技術風險,資本風險等;

        應對辦法:規避,接受,降低,分擔,轉移;

* 注意 *

* BRD文檔不要扯太多産品形态細節的東西 *

* BRD文檔目的在于獲得認可,才做具體的東西 *

* 重要的是打到目的,方法是靈活的,戰術是多樣性的,結合自身情況思考問題,切勿生搬硬套,要辯證的思考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第四:MRD的撰寫方法與技巧

1. MRD是什麼:

    它是一系列的分析後,拿出一套你認為最合理的幹某個事情的方法與指導實踐的文檔。

2. MRD也是一個産品:

    MRD的使用者是誰:你、所有參與其中的團隊成員;

    MRD首先需要說服的人就是産品經理自己

    * 文檔是寫給别人看的,要考慮别人的思維邏輯 *

3. 文檔内容結構:

    A. 文檔說明:

     文檔基本資訊:公司名稱,産品名稱,文檔建立日期,文檔建立人,聯系人的聯系方式、部門、職位等;

     文檔修改記錄;

     文檔目的:用于xx的相關市場、使用者、産品規劃、核心目标、産品路線圖、項目規劃;

     文檔概要。        

    B.  市場分析:

     摘要;

     現有市場存在的問題與機會(産品方面、技術方面、營運方面、使用者方面、商業模式方面等);

     * 由于上面分析可能會涉及到使用者相關的内容,可以先提到使用者分析的結果并說明詳見使用者分析章節 *

     目标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特征,發展趨勢,時間邊界(基于該機會點下的市場分析說明);

     市場分析結論。

    C. 使用者分析:

     目标使用者群體(找準):年齡段,收入,學曆,地區等;

     目标群體特征:共性特征和非共性特征特點;

     建立使用者虛拟角色(形象化);

     使用者角色卡片:針對目标yoghurt群體進行歸類,抽取典型樣本,數量不限,能代表目标使用者;

     使用者使用場景(建立使用者角色後,放入使用場景中):就是描述使用者在某個環境中完成某個任務的故事;

     使用者動機總結(讀懂表象);

     使用者目标總結(明确實質);

     影響使用者使用的主要因素(重要分析);

    D. 産品說明:

     産品定位:
  •  産品定位決定了産品的一切;
  •  産品定位于市場定位的差別:

     市場定位:對使用者或使用者市場的選擇,如手機發燒友、白領或者移動通訊裝置市場;

     産品定位:我們用什麼樣的産品滿足使用者或使用者市場,如陌陌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動社交工具,QQ空間是一個異步資訊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是同步通訊工具QQ的補充;

  • 使用者定位的描述:針對什麼目标群體,做什麼事情,用最本質的,無修飾的語言表述。
     産品核心目标:網際網路産品的核心表現為要解決目标市場或目标 使用者一個什麼問題。
  • 此問題分析越透徹,産品核心目标也越準确;
  • 解決核心目标的工作優先級是最高的;
  • 産品經理要注意對使用者需求與産品核心目标關系的拿捏。
     産品結構(不同于功能結構,而是産品的整體結構):
  • 産品結構是概念;
  • 功能結構是實作概念的方法。

     産品路線圖:是産品成長中的每一個任務節點組合而成,是以任務為導向的時間節點圖, 如6月線上販賣 > 8月社交化 > 10月全國平台

     産品功能性需求:如注冊于登入(直接注冊,第三方注冊),交流(留言、回複、贊、上傳圖檔),管理(檢視、删除、修改)

     産品非功能性需求:有效性的需求,性能需求,擴充性需求,安全性需求,健壯性需求,相容性需求,可用性需求,營運需求,使用者體驗需求。

第五:PRD的撰寫方法與技巧

1. PRD是什麼:

    它是把MRD文檔中的各種理論需求技術化,向研發部與設計部說明産品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2. PRD也是一個産品:

    PRD的使用者是誰:研發人員、設計人員;

3. 表達方式:Word、原型圖、圖形

4. 文檔内容結構:

    A. 文檔說明:

     産品版本号:如1.26版本,1為版本号,2為子版本号,6為修正版本号;

     版本号的命名原則:歸零原則,收費原則;

     曆史修訂:

  • 修訂資訊:編号,版本号,修訂原因,修訂日期,修訂人;
  • 作用:對修訂前後進行比較,有利于維護和管理PRD,友善查閱修訂人、修訂日期等;
     名詞術語表:如積分、威望、享币等。        

    B.  産品說明:

     産品資訊結構圖:按照産品經理思路中的産品表現資訊來整理産品,能幫助我們整理産品結構,同時是研發人員履歷資料庫的參考;

     産品結構圖:按照産品邏輯與表現方式,結構化的表現産品的構造;

     使用者使用流程圖:用于表述使用者在使用産品過程中的行為走向;

    C. 全局功能需求說明:

     由于接下來要詳細的表述每個類與子類的功能,有些不能放在子類裡面的全局性東西需要在此說明,如加載更多的互動;

     也可分類說明:如UI、互動等等;

    D. 詳細功能需求說明:

     常見的表述方法:
  •  按照功能的邏輯表述:如編輯子產品,使用者管理子產品;
  •  按照産品結構來表述:如頻道、頁面、子產品、元素的邏輯表述。
     基本結構:
  • 産品的整體用例;
  • 功能子產品1需求

    1-1功能子產品的子功能1的元素說明(用例描述)

    ...

    1-2功能子產品的子功能1的元素說明(用例描述)

    ...

  • 功能子產品2需求

    2-1功能子產品的子功能1的元素說明(用例描述)

    ...

    2-2功能子產品的子功能1的元素說明(用例描述)

繼續閱讀